圖:中國出口增長實際值與預期值

  年初以來,市場對出口預測較為悲觀,但近期公佈的3月份出口數據同比增長14.8%,遠超此前預期,這裡面有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空置”的集裝箱

  港口上成堆空置的集裝箱一直是擔憂出口的重要理由。事實上,集裝箱吞吐量增速與出口增速的歷史相關性並不強,兩者的歷史相關性僅為23%(剔除異常值)。相關性低原因是集裝箱的吞吐量,既不區分進出口方向,也不區分內外貿方向,而2022年內貿集裝箱的吞吐量也占到瞭43%。

  過去一年受供應鏈的影響,集裝箱吞吐量與出口的相關性進一步減弱,2022年兩者相關性僅為-0.08。原因在於2022年開始,集裝箱供過於求,疫情期間中國集裝箱產量比疫情前增長瞭66%,且中國港口的集裝箱存放成本較低,導致去年末大量空箱回流,集裝箱吞吐量明顯走高。

  更重要的一點是,出口運輸方式不僅有海運,也有陸運和航空。運輸也不僅有集裝箱裝載,還可以通過乾散貨、油輪和管道。而今年3月出口高增的商品主要是汽車(拉動出口1.5個百分點)、鋼材(拉動出口1.3個百分點)和成品油(拉動出口0.3個百分點)。其中汽車的海運使用滾裝船,陸運通過中歐班列;鋼材的海運使用乾散貨船運輸;成品油的海運則使用專門的油船運輸。這讓集裝箱吞吐量的數據更加無法跟蹤實際出口的變化。

  誤區二:“低迷”的航運價格

  3月份國內航運價格持續回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3月均值同比下滑70%,環比下滑9.3%。其中,美東航線和地中海航線的CCFI運價指數同比分別下滑59.7%和71.6%,環比分別下滑9.2%和8.7%。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3月同比下滑80%,環比下滑6.6%。

  出口運價指數體現瞭外貿集裝箱的供需緊張情況,但也會受到運輸成本(主要是油價)、航次運輸效率等因素的影響。從相關性上看,2020年以前,CCFI指數同比與出口同比之間的相關性為58%(剔除異常值)。但在2020年後,受供應鏈因素影響,運價數據與實際出口數據存在明顯偏離,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系數下滑為48%(剔除異常值)。

  2020年下半年,受供應鏈不暢等因素影響,各大航線效率大幅下滑,2020年全球各大航線準班率僅為22.93%,大幅低於此前60%左右的平均準班率,疊加旺盛的出口和後續上行的油價,CCFI指數同比增速一度超過200%。但2021年下半年開始,情況開始逆轉,隨著原油價格回落、全球供應鏈壓力逐漸緩解以及需求開始下行,集裝箱市場從原先的“一箱難求”變成瞭“空箱堆積”,疊加去年高基數,CCFI運價指數同比降幅達到瞭70%。

  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開始於2020年的周期行情也就導致瞭其與出口同比增速的相關性回落,市場或許要等到這一輪運價周期結束之後,才能夠再次通過跟蹤CCFI等運價指數來跟蹤出口。

  誤區三:“暴跌”的韓國出口

  在中國3月出口同比走高時,韓國3月出口同比下滑至-13.6%,這也是韓國出口連續六個月處於負增長區間。以往韓國和中國出口增速走勢接近,在剔除1至2月春節因素情況下,中國和韓國出口同比的歷史相關性能夠達到76%。

  其中原因是中韓出口結構相似,機電類產品在中韓出口裡的占比均為43%,中韓出口金額占比前五的商品中有四類商品一致,占比前十的商品中有七類商品一致。但在細分口徑上,中韓出口也存在明顯差異,比如韓國機電類出口主要集中在半導體產業鏈,集成電路出口占比達到17%,而中國機電類出口裡的半導體占比較低,集成電路占比僅為4.6%。也因此,韓國出口受全球半導體下行周期的影響更加明顯。

  誤區四:“對不上”的越南進口

  3月中國對越南出口增長38.2%,但越南自中國進口僅增長7%,且絕對量存在明顯差異。中國對外國出口和外國自中國進口的數據存在差異,其實是常見現象,並不隻出現在今年初的數據中。這和原產地認定規則、計價規則(離岸價、到岸價等)、在途時間(中國出口瞭但是進口國還沒收到貨)等因素有關。比如,中國出口商品至越南,計入對越南出口,但越南再加工後轉運到美國,美國可能計入自中國進口。

  歷史上看,中國對越南的出口明顯高於越南自中國的進口,類似情況也存在於中國香港,中國內地對香港的出口高於香港自中國內地的進口,這些都可能與轉口貿易的旺盛有關。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