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正積極向科技創新樞紐轉型,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將是有關轉型的核心引擎。
在全球科技浪潮洶湧澎湃,重塑經濟格局的大背景下,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下稱“河套合作區”)成為香港融入國傢發展大局的關鍵所在,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的重要載體。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向科技創新樞紐轉型,而河套合作區則是這一轉型的核心引擎,推動香港在國際創科領域邁向新高度。
近期發佈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意義非凡,從宏觀層面將河套香港園區的建設提升至國傢戰略高度。“十四五”規劃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河套合作區奠定瞭堅實基礎,明確瞭發展方向。“一區兩園”的設計理念,旨在充分發揮深港兩地優勢,形成協同創新合力。
筆者認為,政策實施細節方面仍有精雕細琢的空間。跨境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需充分考慮深港兩地在法律、制度、市場等方面的差異,以保障創新要素的順暢流動。例如,跨境資金流動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應借鑒已有的成功經驗並加以優化,提升執行效果。
河套香港園區一期總建築面積大幅增加至100萬平方米,這一舉措將加速園區建設,優化功能佈局,特別是濕實驗室及先進制造部分的規劃面積顯著擴大,占比達52%,為大規模研發和產業化活動提供瞭有力支撐,也預示著新型工業化和新材料領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驅動力。盡管《綱要》未有著墨,但可以預見,像低空經濟、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新興技術有望在港深創科園蓬勃發展。
科技創新:激發無限可能
河套香港園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毗鄰深圳,位於香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交匯處,為深港兩地及國際間的科技交流合作提供瞭便捷通道。香港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眾多頂尖科研機構和優秀人才,以及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園區科技創新提供瞭肥沃土壤。
不過,香港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方面仍可做得更好。河套香港園區應抓住機遇,加大在中試轉化、初創企業孵化等關鍵環節的投入,構建完善的創科生態圈。例如,學習國際成功的創科企業孵化和中試基地運營模式,提升園區國際競爭力。
產學研融合:構建國際平臺
河套合作區致力於打造聯通內地與國際的科技創新樞紐,而世界級產學研平臺的建設是關鍵任務之一。依托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和深圳的產業基礎,河套合作區有能力吸引全球頂尖科研機構、企業和人才開展合作。《綱要》中提出的“InnoHK 2.0”計劃就是重要舉措,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取得瞭初步成效後,加強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發與轉化。
未來,河套合作區應進一步拓展和深化與內地及國際科研機構的合作,吸引更多頂尖科研團隊和人才入駐。比如,在人工智能與生命健康深度融合等前沿領域,組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尖實驗室,聚焦核心科研工作,力爭取得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的重大突破。
中試轉化:催生新質生產力
在產業中試轉化方面,河套香港園區潛力巨大。其規劃佈局合理,功能區塊多元,配套設施完備,有利於形成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但要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仍需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大力度。
香港特區政府應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成果的中試轉化。同時,吸引更多風險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入駐園區,為初創企業提供充足資金支持。例如,借鑒國際知名孵化器的成功經驗,為初創企業提供定制化創業服務,降低失敗風險。
資源匯聚:打造創新高地
匯聚全球創科資源是河套香港園區的核心使命之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吸引海內外創科資源匯聚。
在人才方面,完善人才政策,吸引國際高端創科人才和團隊落戶園區,為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資金方面,發揮香港金融中心的樞紐作用,為園區科技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在技術交流方面,搭建高效平臺,促進跨地域科研合作和技術轉移。
此外,營造國際化、包容開放的環境,完善國際人才的生活配套設施,提供便利化服務,提升香港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通過舉辦國際創科交流會議、建設國際化社區等舉措,增強香港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
制度創新:開辟未來路徑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河套地區具有跨境合作的獨特優勢,可率先探索具有前瞻性的新政策和新制度。例如,在數據跨境流動、知識產權保護、金融科技創新等前沿領域,大膽探索全新模式和機制,為全國制度創新提供經驗借鑒。
具體而言,應建立數據跨境流動的監管機制,確保數據安全、高效跨境流通;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為創新者提供有力保障;探索建立跨境金融沙盒機制,助力企業在受控環境中進行創新試驗,加速新技術的應用推廣。
人才培育:築牢創新根基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力,河套香港園區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包括以下三方面:
教育改革:訂單式人才培育。從基礎教育抓起,強化科技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在高等教育階段,鼓勵高校開設前沿科技專業,與園區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育,實現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例如,河套園區可與內地及國際知名高校合作,定制化培育創新人才。
實踐平臺:提升實踐能力。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和科研人員提供充足實踐機會。在園區內打造一批高水平實驗室、中試基地和創新創業孵化中心,讓人才在實踐中鍛煉能力、提升素質。例如,園區內已成立多個專業化實驗室,為不同領域研究人員提供合作機會。
國際交流:拓寬國際視野。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開展人才交流培養項目。定期邀請國際知名專傢學者講學指導,派遣本地人才到國外深造交流,拓寬人才國際視野。例如,舉辦國際創科人才交流營,促進本地與外國創科人才互動合作。
突破封鎖:邁向科技自強
在全球科技競爭激烈、西方科技封鎖嚴峻的形勢下,河套香港園區應勇擔重任,在突破西方科技封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例如:
核心技術攻關:聚焦關鍵領域。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生物醫藥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加大研發投入,組建跨學科、跨領域科研團隊,集中力量攻關,力爭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香港與深圳科研力量聯合,攻克芯片和半導體技術“卡脖子”問題。
產業鏈完善:提升自主可控。以園區為核心,打造完整科技創新產業鏈。加強上下遊企業協同合作,提高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鼓勵企業加大對原材料、零部件等關鍵環節研發生產力度,降低對外依存度。
香港優勢發揮:促進國際對接。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的橋梁,在引進關鍵技術、先進設備方面具有特殊優勢。香港科研機構和企業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促進與國際先進技術對接,突破封鎖,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鏈,提升全球科技競爭地位。
國際合作拓展:攜手攻克難題。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以開放姿態拓展國際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和地區科技合作,共同攻克科技難題。吸引更多國際科技人才和企業入駐園區,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和經驗,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展望未來,河套香港園區前景廣闊。隨著園區建設推進,將崛起為世界級科技創新樞紐,匯聚全球頂尖科技資源和人才,催生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河套香港園區也將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科技創新格局中發揮關鍵作用,助力香港經濟轉型和國傢科技強國建設。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河套香港園區必將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為國傢乃至世界科技進步貢獻卓越力量。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筆者相信隻要香港特區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措施,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創新者勇於探索創新,充分利用園區優勢,定能實現河套香港園區的輝煌發展,譜寫香港經濟轉型和國傢科技強國建設的壯麗篇章。
(作者為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創會主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