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場上的資金沒有流失,隨著信心逐漸回復,房地產再成為熱門投資項目。
轉流率是住宅市場的靈魂。所謂轉流率,是以全年二手成交量占總存量的百分比來計算,活用二手供應和理順置業階梯有助增加轉流率。
轉流率起動而衍生瞭轉流量,意味著同一筆資金在市場多次被運用,而橫向即令到不同的消費板塊互相灌溉。當資金氾濫時,加上多次被使用和板塊之間互相灌溉,就很容易形成大泡沫。所謂泡沫,即是成交量遠高於實際需求,於是容易出現過度借貸。但這些問題並不是轉流所引起的。
2009年美國開始推行量化寬松(QE),肯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量化貨幣,香港面對流動性寬松的壓力,其實“樓市辣招”是很好的應對之策。事實上,面對環球資金氾濫,樓市辣招減低瞭轉流甚至凍結瞭市場購買力,市場是極慢甚至停止活動,財富很多時候都沒有去到其他板塊,因此重復多次去運用同一筆資金的情況是不存在。
但當社會及市場面對困難時,就應推出解凍措施,在這方面,香港樓市辣招是撤銷得比較慢。為何在今年2月28日全面撤辣之後,樓市表現後力不繼?筆者認為不是撤辣沒有作用,而是市場起動慢。
市場回復購買力有兩個范疇:一是回復每個板塊本身的基本購買力,二是回復資金流動情形之下,是否可以出現跨板塊的消費或投資。由於悲情令到基礎購買力隻能慢速復蘇,如果購買力回應市場太慢的話,一樣可以令到樓價繼續向下跌。
不過,我們也看到一些橫向發展,即個別板塊的購買力是回復得不錯,也見到很多有活力板塊的購買力是跨區進入樓市,筆者認為這部分是成功啟動的,問題是很多人察覺不到而已。
一手再現“西餅客”
我們見到很多朋友賣出股票之後就會去買樓,尤其是內地客戶近年來香港租樓,甚至買樓的案例正日益增加,此類跨區購買力正在灌溉香港樓市,一些原本做定期存款的買傢最近也開始進入瞭樓市。我們也見到以現金買樓的父幹(或者母幹)一族,基本上他們都是跨項目的消費群,而炒傢亦在市場流動中,所以樓花有不少“西餅客”成交。
如果上述評估是正確的話,筆者認為後市會進展得比較快。我再次強調,市場上的資金並沒有流失,所以不需要像牛熊市般需要太多時間去為市場休養生息,隻需要信心回復,香港的購買力很快會上升,地產又開始成為一個好的投資項目。正是因為很多人不看好,才衍生瞭更多機會讓其他人掌握。
筆者算是能在風浪中享受瞭一點點時代的紅利,隻是作一些分享給讀者作參考,因為每個人的際遇都不同。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