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Allison最近撰文指出,奧運獎牌顯示中美為體壇兩個超級大國,而這情況也同樣在經濟、軍事、科技及外交等多個領域出現,中國迅速崛起已帶來新的兩極格局。教授乃“修昔底德陷阱”專傢,認為中美對抗乃“陷阱”的典型例子,更擔心此種對抗大多會導致戰爭。他希望上世紀20年代大蕭條後引發世界大戰的歷史不要重演。他又指國際上可有Co-opetition即競合關系,稱商界便有此類例子,如蘋果與三星乃手機業的對手,但蘋果手機的主要零件供應商正是三星。

  教授所指中美兩極及“修昔底德”對抗乃客觀科學的判斷。本港學者劉兆佳去年也撰文提出“準兩極世界”(Quasi-Bipolar World)的觀點,認為中美已形成有如當年美蘇的兩極對抗格局,但又不完全相同,因為在經濟及社會上分割度、軍事及意識形態的對抗強度等均比當年低。“準兩極世界”確為當前世局的真實寫照,而中美經濟關系的演化尤為關鍵,值得更深入探討,使能準確定性及展望今後的大趨勢。目前中美經濟關系其實就如Allison教授所說的競合關系,中美間有日益激烈的競爭,但中美相互倚賴程度依然很高。但這正受到美方的積極改變,不斷推出脫鉤措施,近期還把這美其名為“去風險化”(De-risking)。因此中美相互倚賴正在下降乃不爭事實,對此必須作出適應,何況這趨勢隻會繼續而不會逆轉。

  脫鉤打擊美國財金霸權

  無疑脫鉤乃雙輸之局,會增成本減效率。但更具體分析顯示在過程中,美國會多輸,令中國變成相對贏傢,關鍵是中國的脫鉤成本低些,降低依賴較易進行而長遠效益也更好。這可從供需兩方面察看。在需求方面,美國限制出口最受打擊的是高科產業及高端制造的美國企業,許多有關企業的中國市場盈利占比不小。這些企業均為美國經濟及股市支柱,沖擊度遠比影響面深及廣。從長遠看,這也將影響美國的高科及相關金融、服務業發展,還可能影響到其科技及財金霸權,如是則相當不利。

  中國最受美國限制的是中高端產品出口,但這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大,容易轉往其他市場,尤其新興市場。中國近年出口已走向多元化,發達國尤其美國占比下降,而發展中國傢的上升。從長遠看這有利於出口產品及市場優化令效益更好。且對中國有利的是世界經貿重心東移:發展中國傢的全球經貿占比上升而可與發達國匹敵,如金磚集團的GDP已比G7大。中國出口轉向還可讓中國在第三方市場打擊美國,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傢市場遏制美國產品。相反,美國要找替代中國這樣巨大的市場殊不容易,如印度人口多但收入低,中短期不可能大量吸納美國的高端產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