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中國學術紫荊論壇2024:邁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中國經濟”昨在港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左八)、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左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左六)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左五)等一眾主禮嘉賓合照。\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香港中國學術紫荊論壇2024:邁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中國經濟”昨日在香港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發表主題為“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中國經濟”的開幕演講,他認為,2024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良好,市場銷售穩定增長,就業物價總體平穩,工業增長速度較快,投資持續恢復向好,外貿出口保持穩定增長。

  “深度融合科技與產業創新”

  王昌林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制造業高端化取得重大進展,數字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成長壯大,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健康產業、綠色能源等新興產業活力湧動,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種趨勢性、格局性變化表明新質生產力對中國經濟增長形成瞭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王昌林強調,要充分發揮香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金融支援;積極打造教育高地,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加強香港與內地聯系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於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總體來講,當前中國在研究成果落地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從0到1”的基礎性研究仍是發展短板。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在基礎研究領域發力,重視大型創新企業的作用,形成鼓勵創新的氛圍。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根本,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亦如此認為。他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既要有“從0到1”的原創研究、“從1到10”的應用研究,也要有“從10到100”的科技成果轉化和“從100到N”的大規模產業化。

  香港中文大學原校長劉遵義指出,被引次占全球前1%的中國科研文章數量不斷上升等一系列資料,說明國傢的創新能力有明顯提升。他認為,未來應進一步增加在人力資本、研發資本等方面的無形資產投資,以及在醫療、教育、環境等方面的公共物品供應,並保持在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的開放政策,推動經濟長期高品質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則認為,數字金融將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和支撐。他指出,數字金融的本質是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金融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分析和應用,實現金融業務的資訊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和場景化。要通過一系列措施優化金融服務,提升數位金融服務效率、統籌推進數位金融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和基本制度,構建寬松、有序、良好的數字金融外部發展環境。

  金融工具充足 助力控制風險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也提到,金融需為實體經濟服務,技術創新亦需要大量投入。若僅靠單一方面投資,可能會造成投資回報率低、風險偏高等後果。香港的金融市場發展成熟,可以成為重要的風險分散機制,為內地和香港本地的技術創新提供充足金融工具,創造可控風險。

  論壇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和東盟事務代表神谷(Marco Kamiya)則從海外視角解讀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他表示,中國提出的“新質生產力”代表著對基礎研究的重視,而後者是當前新興經濟體在發展產業過程中所欠缺的。同時這一概念也融合瞭對氣候變化的關註和企業的社會責任等,為其他新興經濟體發展同類經濟提供瞭借鑒。

  是次紫荊論壇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紫荊雜志社協辦,海內外近百名政商學界人士就新形勢下中國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發揮香港獨特優勢,講好中國經濟故事進行研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