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再次得到印證。財新今日周一(4月1日)發佈的3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報51.1,較前值提高0.2個百分點,創2023年3月以來新高。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傢王喆介紹,財新制造業PMI連續五個月穩定在榮枯線上方,今年首兩月中國經濟各項指標亦全面好於預期,兩者相互印證表明“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起步平穩”。有受訪專傢指出,3月制造業數據的超預期表現,得益於新訂單反彈的推動,體現瞭春節後偏強的復工程度。考慮到中國經濟仍處在需求相對不足、供給大於內需的階段,未來需求端仍需政策進一步提振。

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報告顯示,3月制造業供給、需求擴張速度均有所加快,市場景氣度持續改善

  財新的報告稱,需求改善帶動3月制造業景氣度向好,樣本企業反映,國內外市況改善,推動新訂單加速增長,“上月制造業新出口訂單增速雖低,但仍刷新略逾一年來最高記錄”。新訂單的加速增長,促進制造商相應提高產量,3月產出增速升至去年6月以來新高,積壓業務量重現回升,惟升幅輕微。

  新業務量增長背景下,制造商為滿足當前及未來的生產需求,普遍在上月選擇增加采購,並主動提高原材料和半成品庫存。同期,企業出貨量隨之上升,成品庫存連續兩個月下降。不過,制造業企業用工規模仍續收縮,盡管部分原因與員工辭職有關,但樣本企業也反饋“為控制成本,對招聘持審慎態度”。

  企業增加采購加速去庫存

  價格指標方面,3月中國制造業平均投入成本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下降,但降幅僅算輕微。樣本企業反映,投入品價格下降與原材料降價有關。與之對應的是,制造商已連續三個月調降產品售價,3月價格降幅為八個月來最勁。當月,制造業出口價格同樣下降,降幅與整體售價降幅相當,同屬小幅;企業方面表示,隨著成本的下降,產品售價得以下調,從而進一步推動銷售。

  記者留意到,3月財新制造業PMI與官方數據走勢一致。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中國制造業PMI報50.8%,較前值提升1.7個百分點,時隔五個月重返擴張區間,並創去年4月以來新高,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華金證券首席宏觀及金融地產分析師秦泰認為,3月制造業數據體現瞭春節後偏強的復工程度,綜合官方數據看,3月制造業PMI的超預期表現,主要得益於新訂單反彈的推動,生產、從業人員等分項指標的改善幅度基本符合季節性特征。他並指,鑒於今年前兩個月制造業新訂單表現不及預期,當前內需不足仍是最大的制約因素。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傢鐘正生觀察到,從2013年以來中國制造業PMI走勢看,制造業數據在春節所在月份的前後往往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今年3月制造業生產指數表現強於季節性。總體看,外需帶動制造業景氣擴張,制造業“去庫存”仍在進行中,且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開始顯現。

  中金公司料首季GDP超5%

  市場情緒方面,3月財新制造業整體信心度連續三個月改善,得益於中國經濟前景的持續好轉,樣本企業預期未來生產活動將趨於活躍,信心度走高至去年5月以來新高。

  展望未來,中金公司宏觀研究部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得到邊際改善,而海外經濟較好表現,也令其庫存周期對中國出口帶來拉動,“我們已將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預期值從此前的4.5%左右,調高至5%至5.5%”。他並指,中國仍處金融周期下行階段,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未來經濟復蘇的基礎需借助財政發力來鞏固。

  秦泰強調,中國經濟仍處在需求相對不足、供給大於內需的階段,加之日趨復雜嚴峻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中國新質生產力需加速迭代,借此推動供給能力的持續升級,“如何促進內需可持續高增,是未來一段時間宏觀經濟政策和工業企業信心的主要關註點”。

  王喆總結說,上月中國制造業供給、需求擴張速度均有所加快,市場景氣度持續改善,企業生產和需求維持擴張,預示經濟總體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他並提醒,當前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仍然偏多,就業市場壓力大、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未來內外部需求還需進一步提振,“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頗為進取,加力、提質、增效的總體政策方向還應保持一慣性與連續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