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2月全面通關後,內地訪客來港購買保險的需求大釋放。

  【大公報訊】保監局昨公佈2023年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810億元,按年升34.2%。繼第三季按季向下調整32.9%後,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在第四季減少18.9%至121億元,全年保費則錄得590億元,按年急增27.5倍,占個人業務總額32.6%。

  去年2月全面通關後,內地訪客來港購買保險的需求大釋放,但隨著市場消化有關需求,新造保費開始正常化,第三及第四季新造保費按季下跌。內地訪客保單中約97%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終身壽險、危疾及醫療保險分別占已發出保單份額的55%、34%和4%。

  終身壽險占比81% 最受歡迎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中美息差擴大,加上人民幣兌美元走弱,本港儲蓄壽險大受內地訪客歡迎。以新造保費計算,終身壽險比重最大,占81.1%,保費按年升26.9倍至478.09億元;儲蓄壽險排第二,占9.9%,保費按年急增131倍至58.23億元。

  去年香港毛保費總額達到5497億元,較2022年下跌1.1%。2023年長期有效業務的保費收入總額為4824億元,下跌1.8%,主要受到2022年有關退休計劃業務的個別交易所影響。

  至於一般保險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673億元上升4.1%;及433億元上升2.7%。已償付申索毛額為321億元,升6.8%;整體承保利潤由42億元下跌至8億元。

  直接業務方面,整體承保利潤下降95.4%至1億元,已承付申索淨額比率從58.1%上升至64.1%,主要反映意外及健康業務、財產損壞業務和金錢損失業務因延後醫療申索浮現和疫後經濟全面復常而表現欠佳、2023年9月極端氣候事件以及安老按揭業務的準備金調整所致。然而,相同組合的因素在2024年再次出現的機會不大。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