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支持亞洲其他經濟體過渡至低碳經濟。\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右圖:在亞太區氣候業務論壇上,各專傢分享亞太區氣候轉變及能源轉型面對的挑戰。

  金管局與國際金融公司(IFC)舉辦首屆亞太區氣候業務論壇,探討氣候融資機遇、綠色轉型等話題。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表示,氣候變化的問題不會自動消失,相反變得越來越迫切,而亞太地區將首當其沖,深受影響。雖然香港地理面積細小,但希望借著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也是連接中國內地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門戶,以及亞洲的可持續金融中心的角色,支持區內其他經濟體過渡至低碳經濟。|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文)、蔡文豪(圖)

  餘偉文昨日在“氣候業務論壇”上致辭時說,面對氣候轉變的威脅,亞太地區顯得“非常脆弱”。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在過去30年,亞太地區平均每年錄得六次自然災害,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發展中國傢的兩倍,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三倍。此外,亞太區內發生極端天氣的強度和頻率升級,也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海平面上升,以及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災害趨升。

  二氧化碳排放 亞太占全球逾半

  亞太地區占全球一半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故對於整個地區來說,他認為需要減少排放,適應氣候變化,建立韌性並擁抱創新。餘偉文指出,這種需求並不意味著發展進程的倒退,關鍵是找到解決氣候變化並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的平衡之道,盡管這將是“一條非常艱難、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雖然香港的地理面積細小,也盡一己之力,力求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主要通過四個脫碳策略,分別是淨零發電、節能建築、綠色運輸、廢棄物及污水處理。

  除自身努力以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連接中國內地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門戶,以及亞洲的可持續金融中心,餘偉文認為香港可以“做得更多”,過往也一直持續支持可持續融資、促進創新,以支持亞洲區的轉型。

  他舉例說,本港已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協調整個金融部門(包括銀行、證券和保險)的努力。特區政府也推出瞭“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為符合條件的債券發行人提供財務津貼。港交所成立瞭碳交易平臺Core Climate,並發佈瞭有關氣候相關風險的披露要求等。

  港綠色融資顯著增長

  在各方持續努力之下,香港在可持續金融方面也取得成績。餘偉文介紹說,在2022年,亞洲地區超過三分之一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和貸款是在香港安排,反映香港在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地位日益重要。香港每年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債券及貸款)也在過去幾年取得顯著增長,於2022年增長至800多億美元。

  應對氣候轉變不能單打獨鬥,必須全球共同努力。餘偉文以氣候業務論壇為例,指論壇廣邀300多位全球商業及金融領域的決策者出席,期望透過一系列活動,促進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討論,同時確保在轉型過程中,不論經濟規模大小,每個國傢都有機會發揮作用,公平參與。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