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能源消費仍以化石能源為主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近年來呈現煤炭消費占比下行、清潔能源消費占比穩步提升的趨勢,但整體來看傳統化石能源仍居於主導。截至2021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仍占據主導地位,對應的占比讀數為56%。相較於十年前(2011年),中國煤炭的占比已從70%以上的高位顯著下行;天然氣的占比則呈現出小幅的抬升,讀數穩步從2011年的4.6%升至2021年的8.9%。

  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其中原油的對外依存度維持高位,能源安全仍不容忽視。根據國傢統計局數據,2020年中國能源的總體對外依存度為22.9%,且基本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具體觀察煤炭、原油和天然氣這三類主要消費能源:1)由於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用電用煤需求持續提高、國內煤炭供給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矛盾,因此中國煤炭的對外依存度呈上升態勢,但7.3%的絕對水平(2021年值)並不高;2)原油是三類主要化石能源中對外依存度最高的能源,根據測算2022年中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1.5%左右,因此原油供應安全仍不容忽視;3)中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在40%左右波動,2022年最新讀數為40.8%。

  中國的能源格局與地緣政治格局關系緊密,國際關系的構建和維護對於原油和天然氣這類對外依存度較高的能源進口安全影響不容忽視。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貿易跨境收付和交易計價等領域的人民幣國際化正穩步推進:

  首先,大宗商品貿易人民幣結算實現快速增長。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1年全年,“原油、鐵礦石、銅、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為4054.69億元,同比增長42.8%。全年,鋰、鈷、稀土等新能源金屬大宗商品貿易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為1005.63億元,同比增長27.7%。

  其次,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為相關大宗商品貿易提供定價基準。2018年,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瞭以人民幣計價的INE原油期貨,這也是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截至2022年,中國已上市的、且向境外投資者開放的期貨品種共計七個,包括原油、鐵礦石、精對苯二甲酸(PTA)、20號膠、低硫燃料油、國際銅、棕櫚油,覆蓋能源、有色金屬、化工、農產品領域。逐步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期貨,為中國與貿易夥伴之間的大宗商品貿易提供瞭定價基準和風險對沖工具。

  關註央企發展機遇

  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商品貿易結算和以油氣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貿易結算方面屢有突破,有望進一步增強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功能。商品貿易方面,根據新華社、央廣網等公開信息披露,今年2至4月,伊拉克、巴西、阿根廷等國陸續宣佈瞭關於以人民幣進商品貿易結算的相關進展;大宗商品貿易結算方面,自去年12月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傢合作委員會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提及“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以來,人民幣在以油氣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貿易結算領域更進一步。3月28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用人民幣結算完成瞭5.6萬噸的進口天然氣采購交易。此外,隨著沙伊和解,用人民幣等美元以外的其他貨幣出售石油將成為一個越來越被認真對待的選擇。

  盡管在“雙碳”目標下,中國將逐步建設高比例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但考慮到:1)傳統化石能源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仍占據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轉變;2)在地緣政治風險頻發的當下,全球綠色合作或面臨擾動;3)近期中國與中東、俄羅斯等經濟體在國際能源貿易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所加強;4)人民幣國際化需要依托大宗商品尋找突破口,包括擴大中國與重要原油出口國之間的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以石油人民幣為代表的增強人民幣在大宗商品貿易中的定價能力等,均對人民幣國際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中短期視角下,中國對於化石能源仍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在油氣能源安全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雙重邏輯支撐下,石油石化行業的央國企或迎來機遇,同時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背景下,相關主題投資機會或也有所凸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