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高慧超 江珊 庞成 实习生区妍 卢秀颖 广州报道
岭南春早,奋进当时。
2月18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在深圳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3年,广东率先成为全国首个“GDP13万亿元大省”,连续35年稳居全国经济总量第一。展望2024年,广东定下了GDP增长5%的预期目标。
上述目标如何实现?广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了什么重点方向?新一年经济如何开新局?
作为龙年广东第一会,大会预告,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广东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答题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大会会期一天,2月18日上午将举办全体大会,大会全程直播,下午围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发挥金融“活水”作用等主题展开分组讨论,对经济新开局“划重点”。
广东为何选择从这五方面发力?广东又该如何推动“五箭齐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一一拆解这五大关键词,透视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新空间、新生态、新势能、新红利与新模式。
新空间:激活县镇村发展密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建设焕然一新的县镇村,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这背后是县镇村蕴含着的巨大发展潜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认为,要想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目标,光靠珠三角地区不行,光靠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不够,必须把眼光投向广阔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投向广阔的县域,让县域这个重要支点强起来,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2023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仅一年时间,各县镇村就已展现出巨大的潜能与强大的发展后劲。
在揭阳惠来县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厂房林立,这座“超级炼化航母”年炼油2000万吨,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可生产全品类石化产品的炼化一体化工程。该项目总投资654亿元,将带动当地约5600亿元规模的中下游产业发展。2023年,揭阳市经济增速达7.5%,一跃成为全省增速最快的“黑马”。
放眼全省,一个个县域产业正轮番上演“破圈”“出海”的故事。立足本地、龙头引领、科技赋能让县镇村产业“火起来”。
茂名市借力“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协同发力,在广东率先跨过农业产业千亿大关;阳江市阳东区立足南药等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做活县域特色产业;云浮市罗定市,发挥龙头牵引作用,每年向海内外供给数千亿片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2023年,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6∶1;全省22个县(市、区)、110个镇、1062个村(社区)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案例;112个镇入选2023年全国千强镇,一批“小而美、小而精”的专业镇特色镇不断突破;总规模240亿元的省产业转移基金设立,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650个、总投资超3200亿元。
2024年,广东还将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引导各县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好22个典型县(市、区);聚力提升城镇建设能级,建设好110个典型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好1062个典型村(社区);深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落实“1+14+15”政策体系;持续深化县镇村体制机制改革。
新质能:挺起广东产业“脊梁”
实体经济是广东经济的脊梁。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东省政府参事杜重年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在于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2023年,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包括提质壮大了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高标准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加快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601万亩;抓好投资5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年批准建设用地40.4万亩、增长38%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也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因此,广东加快把新能源、超高清显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成新的万亿元级、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这也是广东的“新质能”所在。
产业强则企业强,2023年,广东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2家,19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A股上市公司总量、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得益于此,2023年,广东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253万辆,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在建新型储能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广东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两条12英寸芯片制造产线、高端光掩模产线等建成投产,广东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南沙还以“一箭一星一基金”产业发展格局为基础,布局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商业航天全产业链。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志强认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等产业,代表着当下和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可显著提升区域乃至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2024年,广东将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超高清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新培育超25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新势能:科创凝聚磅礴动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初创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在广东,重视科研“强筋骨”的企业创新主体已形成磅礴势能。
目前,广东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8家,居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4600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以比亚迪为例,其2023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要归功于十年来重金“砸”科研:比亚迪年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2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2.23亿元,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未来公司还将在整车智能上投资超1000亿元。”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
企业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广东也在强化“从0到1”原创成果供给,以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两廊三极多节点”区域创新格局为支撑,为广东企业创新主体科创研发提供更强支撑。
在深圳,鹏城实验室已研制出国内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鹏城云脑Ⅱ”;在广州,生物岛实验室在基因测序、生物3D打印、干细胞研究与制备等前沿领域孵化出诸多企业;在佛山、东莞,季华实验室与散裂中子源不断开花结果,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作为大湾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填补着国内脉冲式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2023年,依托“国之重器”,我国成功自主研制出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8年对外开放运行,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拥有约5000个注册用户,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航空航天、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创造出一批源头创新硕果。
为让科技与产业形成良性闭环,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南粤大地将为国家前沿科技发展提供最佳的成果转化试验场。
新红利:粤港澳人才协作深度融合
这个春节假期,深圳福田高铁站周边的停车场爆满,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的商圈更是客似云来。高铁呼啸而过,粤港两地往来的时间竟已压缩至一盏茶的工夫,催化区域间各领域的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架桥通路的“硬联通”已初见雏形,“软联通”也正加速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群之一,也是探路“人口红利”跃向“人才红利”的试验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认为,经济增长可以更多地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到更加依靠人才红利、生产力、科技创新等方面。
广东省委以2024年1号文发布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系统部署教育“八大工程”,突显了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坚强决心。近年来,香港、澳门多所院校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展合作办学,让粤港澳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的合作热度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汇聚科研人员总数超1000人,吸引港澳地区专家学者超200人,在港澳地区,已有近1万名内地人才通过往来港澳人才签注赴港。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下称“港科广”)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获批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学校自2022年开学以来,已面向全球招聘教师近240位,其中90%以上教师在海外(含港澳台地区)获得博士学位。2022年,全校香港教职工享受南沙“港人港税”优惠政策超过500万元。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介绍,大疆无人机、云洲电子无人船、晶科电子等优秀科创企业都孵化自香港科技大学,在广东落地成长,这也让学校认识到支持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重要性。港科广在港科大的根基下办校,就是要服务国家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同时,港科广又是一次办校的改革探索,将做出有影响力的科研,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并且坚持和企业在一起。
新模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型
广东既是科技大省,亦是金融大省。
2023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GDP的比重为9.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8%。
当前,广东正处于向制造强省迈进的重要关口期,金融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用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结合科技企业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充分发挥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等不同金融资源的优势,形成协同高效、分工明晰、分布合理、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浩表示,近年来,广东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市场化企业支持体系逐渐形成,在政策保障、信贷、债券、保险、创业投资等多方面多点发力,已初步形成了全范围、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023年,广东持续引导金融资源导向科技创新领域,多项关键金融指标实现“倍增”、位居全国前列。
从金融供给的“量”来看,2023年,广东全省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贷款增速均为信贷平均增速的2倍以上,制造业企业和科创企业获得融资支持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共有66家广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实现境内直接融资1.0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科技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1.5万亿元。广东全省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2700家,管理资产规模2.5万亿元。
从金融供给的“质”来看,广东持续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模式,不少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例如,广东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推广研发费用损失险等科技保险以及发展专利保险等新型保险;广东银行业创新推出“园区贷”“技改贷”等系列信贷产品。
2024年,广东继续提出要体系化用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如建立覆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并购重组投资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体系,强化省市创新创业基金引导撬动作用,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加强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积极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打造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科技信贷产品体系,优化科技金融产品,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化省市联动科技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等。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