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區,杭州市擁有豐富的中醫藥資源和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近年來,杭州市發揮數智治理先發優勢和中醫藥發展特色優勢,積極推進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處方一件事”改革,通過門診標準化的電子病歷和電子處方,建立中醫藥診療大數據庫,推動中醫醫療機構臨床、科研、服務的系統性重塑,為杭州中醫藥的標準化建設打下基礎,讓數字化充分融入中醫藥惠民服務。
診間刷碼掛號繳費
在杭州市中醫院武林院區門診大廳,根據診前線上預約信息,患者可直接導航到要就診的醫生診室。診室前報到後,手機上就會出現實時排隊叫號情況。患者進入診室就診時,刷碼即可完成掛號繳費。醫生開具處方,經審方確認後,患者在去藥房拿藥的途中,就能通過手機端完成繳費。憑借二維碼去藥房拿藥,藥房提供代煎和配送服務。患者從醫院出來以後,還可以通過手機查看自己的門診中醫病歷和電子處方。患者回到傢後,通過“放心雲煎藥e平臺”,可以看到代煎、配送物流等信息。這就是患者到杭州市中醫院看病、拿藥的全流程。
對患者來說,既節省瞭就醫時間,也能更全面地知曉自己的健康狀況;對醫務人員來說,根據規范化記錄中醫四診,可以參考前後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和優化診療方案。據介紹,浙江省建設中醫雲服務、名老中醫數字孿生機器人、區域中醫藥大腦等數字化應用場景14個,大大方便瞭群眾就醫。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說到標準化,它的底層邏輯是怎樣的呢?“中醫藥的特色是辨證施治,它的核心體現在臨床組方用藥,講求證準、法精、方小、藥靈。”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王弋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有相同治療目標又取得瞭相同的臨床數據時,就會給出相同的診斷,也必然會開出相同的處方。如在辨證、診斷階段出現不同的答案,那處方當然就會不同。長久以來,不論是學界爭鳴還是公眾認知,對中醫藥標準化的一大誤解可能也就在於此。
沒有標準,臨床靠經驗和相對隨意性,無法取得大數據,就不可能有循證的結果。“由經驗醫學走向循證醫學,這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必然趨勢。”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處處長郭君萍說。
據介紹,浙江省全面實施中醫藥標準化提升項目,制定全省統一的中醫門診處方格式,建立瞭全國首張標準化針灸處方;制定統一的數字編碼規則,對1749種中藥飲片、1142種顆粒劑、322種中藥制劑、516個腧穴進行編碼;出版《浙江省中藥飲片規格等級推薦標準》,對350種常用中藥飲片進行質量分類評級。目前,依托“浙江健康數據高鐵”,全省90%的縣級以上中醫院數據實時貫通,接入醫療機構101傢,歸集標準化中醫處方1600餘萬張、門診病歷1700餘萬份。
“原來可以看一個病人的時間,現在能看三個病人。”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副院長潘鋒介紹說,醫生在門診通過工作臺明確望、聞、問、切必診項,書寫標準化中醫門診病歷,建立問基礎信息、辨四診情況、查患者體格、做病情診斷、定治療意見的“五步法”規范診療流程。一方面,縮短瞭醫生的問診書寫病歷時間;另一方面,對於年輕醫生而言,可以通過數據庫學習名老中醫的方子,指導開方。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處處長郭君萍表示,對中醫辨證施治的規定動作進行統一,是在推動中醫治療從個體化向可證實性、可證偽性、可重復性和普遍實用性轉變。
2023年10月13日,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國傢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新聞發佈會,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仁元在會上表示,下一步,浙江省將持續縱深推進“中醫處方一件事”改革,不斷迭代升級數字創新場景應用,啟動區域中醫臨床科研一體化建設,擴大智能化服務輻射范圍,推動實現中醫藥“智醫”“智藥”“智研”“智治”。(校對 范立君)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