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蘇州7月9日電 題:記者手記:跟著總書記感悟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的發展之道

新華社記者朱基釵、張研

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

打開這座“最江南”的城,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就像蘇繡中的至品雙面繡。

“我慕名而來,昨天看瞭蘇州工業園區,今天又來看瞭蘇州的優秀傳統文化。”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有2500多年歷史的平江路,感受古城之韻。前一天下午,總書記甫抵蘇州,乘車前往馬上“三十而立”的蘇州工業園區,考察創新發展。

在蘇州采訪,有一種突出的感覺:過去從未走遠,未來無限可能。

平江路入口處的展廳,展板上,一幅刻制於南宋年間的《平江圖》,清晰展示著八百年前平江府的平面輪廓和街巷佈局。總書記走近前,細細端詳。

展廳另一側,是一幅視野開闊的俯瞰圖——一頭是古城最高點,始建於南朝梁時的北寺塔,另一頭是蘇州工業園區拔地而起的城市新地標。

古城,脈絡肌理未變;新區,高樓大廈林立。古今同框、新老對望,這是人文底蘊與時代潮流兼備的獨特風景。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一種科技感、未來感撲面而來。

明亮的展廳裡,蘇州在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納米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明星產品”琳瑯滿目。

方寸天地、指尖乾坤,在高精尖技術領域,以有限造無限的功夫被發揮到瞭極致,與蘇州人“一石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觀大、含蘊天地”的園林造景藝術頗有一脈相承之意。

還有這些直觀數據展示的產業之城、創新之城、開放之城的“硬實力”:蘇州2022年GDP達2.4萬億元、全國第六,規上工業總產值4.36萬億元、全國第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高達52.5%,科創板上市企業50傢、全國第三,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1500億美元、全國第三……

考察中,總書記深刻道出他的蘇州印象:“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裡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正因“結合”,打開瞭新的空間,創造瞭新的可能。

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文化與科技、人文與經濟,本就可以共生共榮。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問題進行著長期深入的思考。

翻開《之江新語》,《文化是靈魂》這篇文章中說:

“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文化的力量“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

另一篇《“文化經濟”點亮浙江經濟》,則深刻闡釋瞭“文化經濟”的概念:

“所謂文化經濟是對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的統稱,其實質是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後,從指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到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再到要求做好經濟工作必須“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相融互促、相得益彰的發展之道,更加鮮明。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蘇州,是讀懂人文經濟學的絕佳樣本。

在平江路,當地負責同志自豪地向總書記細數蘇州的文化遺產:

蘇州園林、大運河蘇州段,昆曲、古琴、宋錦、緙絲、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蘇州端午習俗、碧螺春……精工細作,壘築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鼎盛人文。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這句話可以用在這裡。”總書記形象地點贊。

在街邊一傢商鋪內,總書記見到瞭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看著心靜如水地飛針走線,聽聞四代人傳承的故事,總書記十分感慨:

“中華文化的傳承力有多強,通過這個蘇繡就可以看出來。像這樣的功夫,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一番話闡明瞭自古以來中國人血液裡不變的根、本、魂,流貫的意、蘊、脈,傳承的精、氣、神,“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裡傳承好”。

歷來手工業繁盛的蘇州,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造就馳名中外的蘇工、蘇作。精密的高科技和細致的傳統工藝一樣,需要的是“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功夫。

“蘇工、蘇作就是當年的‘專精特新’。”采訪中,一名當地幹部的話給人啟迪,也總會聽到一些充滿辯證關系的表達,比如“蘇州人說的是吳儂軟語,幹的事卻很‘硬’”“聽著聲聲慢的評彈,釀出時時爭第一的城市氣質”“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更有達到目的、為瞭更高目標仍不罷休的韌勁”……

文脈千秋貫,江河萬古流。文化的表現形式或有不同,內在靈魂始終如一。

經濟發展以社會發展為目的,社會發展以人的發展為歸宿,人的發展以精神文化為內核。

“城,所以盛民也。”這是總書記曾引用過的一句古語。

平江河邊、大樟樹下,碧螺春茶飄香,琵琶三弦,曲樂悠揚,吳儂軟語,百轉千回。總書記饒有興致地同當地居民和遊客一道欣賞評彈表演,一曲唱罷,總書記帶頭鼓起掌來。

“住在這裡很有福氣”,總書記笑著同大傢說。

平江街道鈕傢巷社區黨委書記張英纓就在人群中,聽到這句話心頭一熱。15年來在古城裡工作的往事,湧上心頭:從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到協調處理街坊鄰裡的傢長裡短……辛苦指數,換來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老百姓的口碑,往往是滄桑巨變中裡程碑的縮影。人群中,喊出“幸福!”“開心!”的由衷之語。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文經濟,歸根結底是要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應由之路,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鮮活實踐。

見到總書記時,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正在創作的作品是“太平鳥”圖。她說,取的是“太平盛世”的美好寓意。

如今,一幅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麗圖景正徐徐展開。

一個五千年的文明走向現代化,必然是淵源有自、匠心獨運,必然需要當代中國人汲古潤今、守正開新。

車輛駛離蘇州工業園區,遙見金雞湖畔,“東方之門”高高矗立。“當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總書記曾經說過的這句話,回響在耳畔。

透過“東方之門”,歷史、現實、未來交相輝映,一派潮起東方萬象新的恢弘氣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