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開幕式上,黨中央致詞中提到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教導:“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為青年計,少為自己謀。”

6月19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為習近平在主席臺向與會代表致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這條“金句”,出自習近平2022年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更早些時候,2013年6月,習近平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也強調過“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殷殷囑咐,既是對廣大團幹部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習近平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直接體現。

習近平很喜歡同青年交朋友。擔任正定縣委書記時,他曾到縣招待所看望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跟大傢一起談心,分享基層工作體會;在廈門工作期間,他指導一名廈門大學學生學習《資本論》、開展社會實踐、完成畢業論文;2009年1月,在天津大學看望假期留校生時,他風趣地說“我很願意和我們的同學們‘侃大山’”……習近平提倡“深入青年之中,傾聽青年呼聲”“同廣大青年打成一片”。

1984年7月29日,習近平與中國人民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成員在正定縣政府招待所宿舍座談。(圖源:《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從未名湖畔聆聽青春詩會到清華園內察看技術實驗,從航天城的青春對話到巢湖之濱的青年座談……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多忙,習近平總要到學校走一走,到青年人中間坐一坐。他給自己定下一條原則:“每年五四前後,這個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

2021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來到清華大學考察。圖為習近平離開學校時,同師生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青年人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探索未知勁頭足,接受新生事物快。要知道青年們在想什麼、要什麼,就得主動深入基層、走近青年。習近平指出,如果我們自己的知識水平、見識程度跟不上廣大青年,說科技說不上,說文藝說不通,說工作說不來,說生活說不對路,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同廣大青年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那當然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

跟青年交朋友、心連心,千萬不能官氣很重、架子很大。青年工作是群眾工作,如果染上官氣、暮氣,世故、圓滑,整天高高在上,缺少真誠溝通,難免會在工作中碰釘子。實際上,是做青年的朋友還是做青年的“官”,是為完成任務來教育灌輸還是為答疑解惑而談心,從根子上決定著青年工作的成效。

同青年交往時,習近平總能放低姿態、將心比心,平等地跟大傢交流交心。1986年中秋節前的一天,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習近平騎著一輛自行車,帶著兩盒月餅到廈門大學學生宿舍,說是單位發的,一個人也吃不瞭,請同學們吃月餅,一起過節。同學們遠離父母傢鄉,都說沒想到堂堂一位副市長能像大哥哥一樣親切。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2007年,在浙江大學,他寬慰實驗演示失誤的同學:“沒有什麼,實驗中出現失誤是很正常的”;2016年,在中國科技大學,他冒雨與同學們挨個握手,持續瞭10多分鐘;2015年一次座談會上,他以自己的基層工作經歷勸年輕人不要老熬夜……在習近平看來,如果不能深入廣大青年,自說自話,自拉自唱,工作是很難做好的。

青年處於人生道路的起步階段,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苦惱。習近平提出,要千方百計為青年辦實事、解難事,主動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

習近平為青年提供過許多實實在在的幫助。黃道亮曾在1988年、1989年兩次參加高考,盡管分數達標,卻因身體殘疾落榜。直到1990年,第3次參加高考的黃道亮,被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兼任校長的閩江職業大學破格錄取。黃道亮激動不已:“這對於我來說,不亞於一次重生。”

1991年7月,習近平在閩江職業大學1991屆學生畢業典禮上致辭。(圖源:《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經常資助貧困學生,林冬梅是受益者之一。父親視力殘疾,母親體弱多病,還在念小學的林冬梅面臨輟學。1994年,習近平通過“希望工程”項目與她結成幫扶對子。此後12年,習近平每年拿出部分工資資助林冬梅,還先後8次看望、5次回信,給予她支持鼓勵,直到她圓瞭“大學夢”。

習近平不僅是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更是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論修身,他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為喻,引導青年養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談學習,他回憶上山放羊、抽空看書的知青歲月,強調青年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講鍛煉,他介紹自己的體育愛好,勉勵青年人既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搞得棒棒的……他用青年人聽得懂、聽得進的話,指引他們邁好人生的每一步。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圖為習近平離開學校時同道路兩旁師生親切握手。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攸關黨和國傢前途命運。習近平曾對青年說:“未來的比較就是年輕人的比較。我們現在幹得這麼辛苦,為誰辛苦為誰忙呢?忙著向未來。未來在哪裡?未來就在你們這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