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世界卵巢癌日”。臨床上用三個70%描述卵巢癌的兇險:約70%的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70%的患者會在初次治療後兩三年內復發,70%的患者生存時間不超過五年。卵巢癌兇險,但隨著近年來我國醫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創新治療手段和治療方案的應用,卵巢癌已經向著慢病化治療發展,“活得再久一點兒”不僅是所有卵巢癌患者發自心底的呼喊,也正在變為現實。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娜

  “今年是我抗癌的第八年。從2015年12月份確診到現在,已經經過瞭手術、化療、復發、再次手術、化療,然後就幸運地一直在維持治療,如今已經維持五年瞭。”今年的5月8日是第11個“世界卵巢癌日”,來自江蘇昆山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孫桂花在連續第三年舉辦的“看見她力量”女性公益講壇上,以患者的身份分享她的抗癌故事。

  卵巢癌被稱為“婦癌之王”。在卵巢癌、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三大婦科惡性腫瘤中,卵巢癌的發病率居於第三位,但死亡率居首位。臨床上用三個70%描述卵巢癌的兇險:約70%的卵巢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70%的患者會在初次治療後兩三年內復發,70%的患者生存時間不超過五年。

  卵巢癌兇險,“活得再久一點兒”是所有卵巢癌患者發自心底的呼喊。今年的“看見她力量”女性公益講壇,主題是“予她時光”。多位醫學專傢在論壇上表示,隨著近年來我國醫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創新治療手段和治療方案的應用,卵巢癌已經向著慢病化治療發展,越來越多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能夠像孫桂花一樣,經過科學規范治療,生命得以跨越五年生存期,甚至實現長期生存。

  醫生和患者都應把復發性卵巢癌看成一種慢性病

  “由於卵巢癌發病隱匿,在早期沒有典型癥狀,約70%的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盡管經過手術聯合初始含鉑化療後多數可以得到緩解,但70%的卵巢癌患者會在初次治療後兩三年內復發。因此復發對於所有卵巢癌患者來說,都是無法逃避的話題。”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狄文教授介紹。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醫師潘凌亞表示,作為婦科腫瘤大夫,特別理解每一個卵巢癌患者在第一次生病、第一次得到治療之後,最大的心願是希望自己的病已經治好瞭。“但事實上,復發和轉移是全身所有惡性腫瘤的一個基本的生物學特征。所以我們要有和疾病長期共處、積極抗癌的心理準備。”

  潘凌亞認為,從病人角度來說,知道自己的疾病復發瞭,不要一下就變得心亂如麻,不知道怎麼樣是好。醫生也不要一看疾病復發瞭,立刻就開始給病人治療。“當前,卵巢癌治療已經進入瞭慢病化管理時代,醫生和患者都要把復發性卵巢癌當作一種慢性病。把握最佳治療時機是治療的關鍵,復發治療應該盡可能把疾病進展的過程拉長。”

  兩年前,有一個比較年輕的病人來找潘凌亞看病,當時這個病人復發的腫瘤有4cm大。“我就跟她說,你不用特別著急,因為你是一個低級別漿液性癌,腫瘤長得比較慢,我們可以觀察,你大概三到四個月來看一次。”潘凌亞說,病人依從瞭她的建議,每四個月來看一次,時間持續瞭整整兩年。一直到前不久,潘凌亞又給病人做瞭第二次手術,現在這個病人在二線化療之中。

  “這是一個把自己的病程拉慢的典型病例。面對復發,我們希望大傢不要懼怕,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平緩,要學會和疾病相處。”潘凌亞建議。

  延長無鉑間期是卵巢癌患者長期生存的關鍵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吳鳴介紹,卵巢癌實際上不是那麼可怕,尤其是早期的病人更不用過於緊張。真正早期的卵巢癌,預後是不錯的。對於1a期的卵巢癌患者,90%以上患者都能存活下去,即使復發也可以有辦法治療,有可能之後不再復發。

  “既往復發卵巢癌患者會經歷復發—治療—再復發—再治療……隨著復發次數增加,緩解期會越來越短,因此有2/3的卵巢癌患者難以跨越5年生存期。事實上,最大限度延長無鉑間期(指患者在完成最後一次含鉑類藥物化療療程,腫瘤不再復發或者復發間期延長的一個時間段。它的延長往往預示著疾病緩解率越高,患者的生存時間越長),可以改善復發卵巢癌患者的預後。”

  吳鳴介紹,無鉑間期延長到12個月,再使用含鉑的化療,有效率是40%左右;如果無鉑間期能延長超過24個月,那麼再使用含鉑化療的有效率達到60%左右;如果無鉑間期達到瞭三年,再使用含鉑化療,有效率接近80%。這就跟初治的卵巢癌使用含鉑化療的效果幾乎是相當的。

  吳鳴認為,卵巢癌維持治療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它改變瞭卵巢癌“手術+化療”傳統治療的模式。“維持治療是新的卵巢癌的治療模式,很可能因為維持治療的實施,使得患者的無鉑間期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長。”

  對於卵巢癌病人,正規的治療是獲得好的結果的一個先決條件。中國抗癌協會中西整合卵巢癌專委會主任委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張師前回憶起20世紀90年代,當時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卵巢癌的腹腔灌註化療》。“我記得,當時在做腹腔灌註化療導管的時候,我和師父二人騎著自行車,到濟南的矽膠廠去和工程師一遍遍地核對模型、打磨工藝。我們打造出來中國的第一個腹腔灌註的工具,同時也獲得瞭國傢專利。”盡管當時有瞭良好的、可以用的工具,張師前坦言,過去患者接受手術和化療後,醫生隻能憑借個人經驗,讓病人“維持化療”。“現在我們會根據維持治療的指導原則,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分流,包括有無BRCA基因突變、HRD陽性與否等,治療愈加個體化和精準化。”張師前說,如今我國卵巢癌治療水平和歐美國傢基本一致。根據臨床經驗,近年來患者5年生存率已有所提高,復發情況也有所改善。

  全面、深遠、個性化的診療讓患者真正地活得又長又好

  “其實卵巢癌是一個需要綜合治療的疾病,術後的輔助治療,以及後續規范的維持治療,才能真正地讓患者活得又長又好。”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中心主任鄒冬玲語說,現在醫生們要面對患者中特別容易出現的幾個誤區,比如在手術環節,有一些患者在沒有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會拒絕切除自己的臟器,可能會拒絕永久性的人工肛門,可能會拒絕切除她認為是重要的組織和器官。“復發的部位有兩處是比較有代表性:一處是可能因為初次手術沒有切除腸管而導致盆腔的局部復發;另一處是可能在初始治療手術的時候,沒有切除掉的上腹部的臟器而導致的短期內的復發。這樣的復發讓我們感覺到特別痛心,因為這些復發的部位可以在第一次手術中完成切除,復發也許可以避免。”

  鄒冬玲說:“對患者而言,全程管理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在制定治療方案時,不能隻著眼於當下一次手術的成功,而是應該從延長患者生命的角度出發,考慮全面、深遠、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兼顧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和經濟承受能力等。不要期待所有的腫瘤患者在確診以後都能夠正確面對。我相信隻要醫生給予患者更多的陽光和正能量的反饋,我們的患者最終一定會更好地配合而獲得更優的療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