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在大家朋友圈跳舞大半个月的新晋“网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专访时依然有点蒙,“曾在网上看别人一夜爆红,没想到这回轮到胖胖的自己”。

  现在,56岁的姜铁红更忙了,有来自五湖四海朋友们的问候,有每天好几家媒体的采访,还被电视台邀请去草原录节目、赶通告。凌晨起床,半夜收工,血压高了,人也瘦了,被全国网友调侃的啤酒肚就快没了。不过他说,自己累点没关系,要抓住这个契机多多宣传民族舞蹈。

  猝不及防的走红

  “走红”对姜铁红来说,真的猝不及防。

  5月,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姜铁红院长,有点啤酒肚,灰色Polo衫扎在西裤里,一双黑皮鞋,标准的行政人员穿着,却站在一众穿着黑色练功服的小伙中间,带大家一起跳蒙古舞。

  视频里,姜铁红步伐矫健有力,舞姿豪迈洒脱,刚中带柔,韵味十足,松弛的力量感扑面而来。

  “感觉姜院长的每个关节,都在应该在的地方活动,驻停顿挫,痛快舒畅”,“跳出了蒙古族真正的魂”,“原来这就是书上说的铁汉柔情”,“这么胖也掩盖不了刻在骨子里的味道”……面对网友们海量的评论和点赞,姜铁红连呼“万万没想到”。

  他跟记者讲述了这个视频背后的故事——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要在5月25日推出作品展演专场晚会,5月13日他跟学生们彩排压轴节目《奔腾》,“当时大家把我推上去,跟学生们一起跳,我穿的便服嘛,正常来说,是不允许穿成这样就跳的。但在那个场合下,大家很高兴很快乐,他们想看的是舞蹈,穿什么也就不重要了”,就这样,一次学院的教学排练日常,被在场的老师拍下来发到了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火了。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还将5月25日晚《奔腾》的演出现场发布了出来,悠扬而气势磅礴的曲调再次响起,姜铁红一袭红衣戏服,跟21、22级学生们一起亮相舞台,舞姿依旧潇洒自如。而眼尖的网友则发现姜铁红标志性的“啤酒肚”小了不少。他笑说为了这场表演,每天都在和孩子们一起加紧排练,确实瘦了。

  为什么凭借一段舞蹈就能火?姜铁红感慨说,可能网友们从他身上感受到了跳舞的乐趣,甚至感受到了一种“治愈”——“一个大肚腩的大叔,还能跳得这么欢。”在他看来,其实只要热爱舞蹈,什么人都可以跳,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想跳,就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那为什么偏偏是他呢?确实有朋友打电话问了姜铁红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信息化时代为很多普通人打开了“被看到”的窗口,自己有幸“被看到”。另一个原因,“舞蹈需要身体记忆,跳舞的人就应该每天都去感受舞蹈,这样才能让它长在身上。我想,从开始学跳舞以来,我就一直在练舞,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为人师表,在舞台在讲台,我没有停过,也没有懈怠过。”

  记者注意到,不少演艺圈内人士对姜铁红院长走红持有一样的观点。演员罗海琼发布视频称,自己做过专业舞蹈演员,上学时就现场看过姜铁红老师的《奔腾》,这次再看依然感慨万千,“好的舞蹈演员是在用身体去表演,是从心里往外走的,身未动心先动的感觉”。

  《奔腾》第五代领舞

  姜铁红只跳了经典民族舞蹈《奔腾》里的一小段,就走红了,“由此可见,中国民族舞蹈折射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多动人”,他说,最近还收到了很多国外朋友发来的问候,说国外也在疯转这段视频,很多外国友人通过这段舞蹈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说明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仅没有沟通障碍,它自身具有的力量,任谁都能看得懂。”

  其实,《奔腾》对姜铁红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奔腾》见证了我的成长,我是第五代领舞,一辈子都在跳它。”

  《奔腾》气势磅礴,民族特色浓郁,是姜铁红的老师、著名舞蹈教育家马跃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的,也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经典剧目之一。它的灵感源于牧民生活,以蒙古族民间舞蹈动作为基础素材,动作自由奔放,展现草原骑手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先后获得过首届北京市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以及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编导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像奖等。

  上世纪80年代末,姜铁红到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考试,无意中发现小礼堂正在排练《奔腾》,之前他在电视里看过《奔腾》片段,看现场更是感到震撼,他被那种潇洒和豪迈深深吸引。巧的是,9月开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奔腾》排练课。后面自己作为《奔腾》领舞,又陆续排过好几个版本。1992年,姜铁红毕业留校当老师后,也一直在给学生们排《奔腾》,这一排就是30多年。

  可以说,《奔腾》贯穿了姜铁红的学习和职业生涯,通过亲身演绎、手把手指导学生,他对这个舞蹈有了更深的理解。“《奔腾》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朝气。‘奔腾’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也改变了当时舞蹈创作的方向。一代又一代的人跳到今天,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始终贯穿其中,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姜铁红始终记得老师马跃当时的话:“《奔腾》表现的不只是马的精神,更多的是马背上人的精神”。

  那么如何向当下的年轻学生去传承这部作品呢?姜铁红认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表现出《奔腾》的热情奔放和阳刚之美,动作上不要处理得太秀美、太漂亮,应该跳出粗犷中的细腻。他注重引导大家去感受舞蹈带来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通过舞蹈去讲好当代青年人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舞蹈刻在DNA里

  有一个问题,想必大家也很好奇,常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年长的大叔大妈的舞蹈,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在其中,刚柔兼济又恰到好处,姜铁红的一夜爆红,是否与此有关?

  对此,姜铁红没有直接回答,他这样说:“当小鸟的羽翼还没有丰满时,它想的是极力展翅,只有当能力储备到了一定火候,它才能翱翔广阔天空,这是一种经过历练后的自由飞翔,所以才那么‘美’。”

  在姜铁红看来,那些热爱跳舞的人们,跳的都是自己的生活阅历,“这很重要,大家跳的是一种幸福,一种纯粹,一种放松,一种快乐,所以更多了一份味道,这也是舞蹈的魅力。”

  在记者的采访中,姜铁红三句话不离舞蹈,“奔腾”和“翱翔”更是他的关键词。打开姜铁红的短视频账户也会发现,跳舞刻在他的DNA里,生活处处都是他的舞台,草坪、墙角、楼门口、大礼堂门口……他都能直接跳,跳舞是他放松治愈自己的重要方式。

  姜铁红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父亲是舞蹈演员和编导。虽然是朝鲜族,但生长在内蒙古,受父亲影响,姜铁红对蒙古族舞非常感兴趣。

  1991年,23岁的姜铁红就拿下“桃李杯”舞蹈比赛十佳第一,又在首届“孔雀杯”、首届“荷花杯”等舞蹈赛事中夺冠,把蒙古族舞蹈跳得“形神兼备”。

  然而1999年一次汇演中,姜铁红意外摔伤腿部,导致十几年无法登台跳舞,但他走上了讲台,开始舞蹈教学和舞蹈创作。除了给本学院的学生上课,也到全国各地给有志于学习民族舞的学生上课。学生们的基础不同,姜铁红授课的主题也不同,他总是“边讲边跳”“言传身教”,时不时走进舞蹈队伍里投入地示范动作。

  2016年姜铁红决定复出,再度演绎自己年轻时拿下“桃李杯”的舞蹈《生命在闪烁》。这部作品将近8分钟,难度很大,对有腿伤且当时体重208斤的姜铁红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为此,在2个月里他突击减肥40斤。这之后,姜铁红决定只要还能跳就留在舞台上,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时他再度领舞《奔腾》,最近这次领舞则是5月25日作品展演专场。

  如今走红,姜铁红接到的各种邀约更多了,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时,他连着三四天总共只睡了10个小时,还有点感冒,但依然很兴奋。

  他还告诉记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经典作品很多,除了《奔腾》,朝鲜族舞蹈《冬》、蒙古族舞蹈《战马》、彝族舞蹈《情深谊长》、哈萨克族舞蹈《石人与天鹅》等都是“荷花奖”获奖作品,彝族舞蹈《流泪的索玛花》、藏族舞蹈《走在幸福路上》、维吾尔族舞蹈《石榴花开》、傣族舞蹈《情系苏宽》、佤族舞蹈《萨亮娣》、黎族群舞《生生回响》等也都获得很多奖项。

  很多网友在中央民族大学公众号留言说“想看民大各个民族舞蹈的心情达到了顶峰”,因此,姜铁红更想要抓住机会宣传民族舞蹈。他说他会继续跳、继续创作,带来更多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蹈作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