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中,对“长城守护者”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长城修缮施工技术专家、从事长城修缮20年的程永茂在看到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后倍感鼓舞。他说:“这不仅仅是对延庆乡亲们的期望,更是对所有长城人的期望。我一定会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踏踏实实做一名长城工匠。”20年来,程永茂先后参与了黄花城、慕田峪、鹞子峪、青龙峡、箭扣等长城的修缮,修缮长城超过20公里。如今的他依然奋战在长城修缮的第一线。

  长城上的一砖一瓦都烂熟于心

  今年68岁的程永茂,是土生土长的怀柔人。尽管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但儿时却未曾踏足长城。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自幼就听爷爷讲述长城的故事,其中蔡凯将军修长城的故事对他影响深远。去看一看刻有“金汤”二字的大石刻,成了他一直以来向往的事情。

  1973年,程永茂从瓦匠学徒干起,后师承古建修缮兴隆门第15代传人朴学林先生,成为第16代瓦作传人。怀着对长城的敬畏之心,2004年程永茂参与到黄花城长城的修缮项目中,第一次真正登上了长城。“初次站到长城上,真是太震撼了。每块巨大的石条都有六七百斤,很难想象先人们是怎样把它们运上来的,是怎样在悬崖峭壁上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程永茂说。自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学习修缮长城的本领,用尽全力将方案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一顶红色安全帽、一根登山杖,一个双肩包、一个小相机是程永茂登长城的标配。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程永茂到箭扣长城巡查时看到,虽已年近古稀,但面对没有石阶护栏、坡度陡峭的长城,他却走得“熟门熟路”,不一会儿就领先年轻人一大截。“牛角边、正北楼,翻石过海、鬼见愁;穿石门、看倒勾,单边蹭、缩脖楼……”多年修缮长城,程永茂早就对怀柔段长城上的一砖一瓦烂熟于心,他还总结了“箭扣二十景”,并写成了打油诗。“我每周至少会登上长城一次。怀柔段长城上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没人比我更熟悉了。”程永茂说。

  自创“五随”法成就修缮总纲

  因为了解所以更加珍惜。“长城修缮容不得一点马虎。”他将这一理念用在了长城修缮的全过程,并努力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程永茂告诉北青报记者,古建修复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在实施修复的过程中强调“四原原则”,即原来的形制、原来的结构、原来的材料和原来的做法。

  “这些容不得半点作假。”程永茂回忆在修缮黄花城长城时,需要用到一种名为“泼灰”的原材料,这种材料需要石灰经过20天的熟化。如果熟化时间不足,上墙后则会造成二次膨胀。“几百年前修长城时就用的灰,如今依然不能被替代。”

  为保证施工质量,程永茂每天都要求工人们记录泼灰日志,这本日志就是他查验时的重要依据。一次他在检查泼灰日志时发现,正在使用的泼灰批次使用时间比预计的早了5天,便立马叫停施工,及时阻止了这批“不合格材料”的使用。“修长城一点都不能掺假,一点都不能偷工减料。”程永茂说,保护好长城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做好长城保护工作,就要做到八个字:认真、用情、用心、尽责。

  2016年6月,备受关注的箭扣长城一期抢险修缮工程启动,程永茂再次担起重任。作为长城中最为险要的一段,箭扣长城造型蜿蜒呈W状,如满弓扣箭,其中“鹰飞倒仰”段是险中之险,坡度陡峭度接近80度,每一节台阶只有几指宽,修缮起来难度重重。“其中一段坍塌长度达40多米,多块600至700斤大石条滚落至200多米深的山沟底,人搬不动,骡子驮不动。”程永茂向北青报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场景,面对困境,程永茂没有选择应付了事,他让工人采取卷扬机向上拖拽的方法,拉了六七次才将这些石条复位。“这些石条都是400多年前的真品老物件,再难也要把它们复位,因为这些都是文物。”程永茂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程永茂和他团队的修缮后,不仅复原了这段古长城的原貌,还消除了安全隐患。“经过修缮的这一段长城保护得更好、更安全了,至今再没出现过事故。”

  程永茂坦言,这些年来,长城的修缮理念也在不断提升。以箭扣长城修缮三期工程为例,一期工程补配了一部分新砖,二期、三期工程基本不再添加新砖,保护了长城的完整性、真实性、安全性。程永茂从多年积累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修缮长城“五随”工法,即: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这已经成为长城修缮的总纲,也被古建和文物保护的专家所认可。“长城随着地形起伏而变化,在修缮中,每个点位都要按照原来的曲线和坡度来做。处理顶面时,要把自然损坏的残状做出来,不要把砖砌得方方正正。”程永茂说,“‘五随’缺一不可,只有全部做到位,才能重现长城的沧桑之美。”

  建起修缮队克服修缮“三难”

  谈起修缮长城的难度,程永茂坦言,长城修缮有“三难”,箭扣长城修缮尤甚。所谓第一难是“用水难”,长城多修在悬崖峭壁之上,大都缺水。第二难是“运料难”,长城所在之处,机动车基本都进不去。第三难是“人员组织难”,一般人脚力不行,仅频繁上山下山就会出现体力不支,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更不要提负重上山干活。

  面对困难,程永茂和团队各个击破。碰到“用水难”,程永茂和团队们想到了在用水低峰期,用深水泵从居民家中抽水送到山上的办法解决。面对“运料难”,机动车进不去山,他们就组织骡子去驮料,骡子上不去的地方,就由人力背上去。组织人员是最难的部分,也是关键中的关键。程永茂解释道,修长城是在特殊地势上作业,对人员有身体上的特殊要求,因此选人要求也非常严苛。体力好且有经验是金标准。“我们选的修缮人员多是来自河北丰宁、承德一带大山里的瓦工,吃苦耐劳、脚力好、还不怕登山。”程永茂透露,如今他已经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修缮队伍,这其中有一批人员如今已经跟随他修缮长城20年了,“在经过多年长城修缮培训后,当年二三十岁小伙子如今都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为参与箭扣长城五期修缮探查多次

  如今的程永茂不仅在传统的长城修缮经验上不断精进,他还学会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先进的智能设计技术。他说现在技术先进了,每段长城修缮完成之后,现场的细节部分、测量的实际数据以及竣工图都可以画下来,保存下来,为日后的修缮工作做参考资料。

  经过多年的努力,程永茂和团队修缮的箭扣长城成为全国的修缮典范。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关于遗产保护状况报告的决议中,箭扣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获得高度评价。程永茂也先后获得最美长城守护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第二届中国建造匠心人物奖、怀柔区技术能手、“2023中国好人”“北京榜样”称号等。

  纷至沓来的荣誉并没有让程永茂停下继续为长城奉献的脚步,反而让他更有动力。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箭扣长城五期的修缮工作也将在近期开工,这段修缮从正北楼起向慕田峪景区方向共涉及6座敌台,总长度915米,修缮工期接近三年。程永茂将继续参与这段长城的修缮工作。他透露,这段需要修缮的长城,他已经提前探查了多次,做到了心中有底。“我对长城的深厚感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长城已经痴迷,离不开、放不下、舍不得,我要踏踏实实做一名长城工匠。”程永茂表示,能参与长城保护是他的荣幸,更是应尽的责任。

  变身“长城宣讲员”讲述长城故事

  2020年,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这是依托箭扣长城修缮成果,打造的国内外长城维修保护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窗口。这里开展的第一期培训班,组织来自长城沿线的管理人员、工匠一起学习交流。程永茂被邀请为他们讲述长城的历史文化。在课堂上,他毫不吝啬地将“五随”工法展示给工匠们,并热忱地将怀柔段长城的历史、丰富的资源介绍给他们。“通过交流,我希望他们也能够将学到的经验用到对家乡长城的修缮当中去,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

  除了长城修缮施工技术专家,程永茂近几年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长城宣讲员”。繁忙的长城修缮工作间隙,他还跟随宣讲团队一起走进学校、社区,为学生和老百姓们分享长城的故事。他演讲的内容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用心书写。“我要将自己修缮长城的过程,怀柔长城的历史介绍给大家听,帮助大家了解长城、传承长城精神。”程永茂感慨:“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只要我有能力,我就会一直做一个长城的守护人。”

  揭秘

  二十年来从未带家人去过工地

  20年的艰辛工作背后,离不开家人的支持。程永茂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的爱人会在每次自己登长城的当天,早早为他亲手做好椒盐烧饼,让他带上长城“充饥”。

  但支持的背后总有担心。“我就怕他们看到我的实际工作环境,不想让我再干了。”程永茂说,为此在修缮长城的20年里,他从来没有带自己的家人上过长城,看过自己的工作环境。

  他还与北青报记者分享了一个与老伴之间关于工作的小插曲:2022年,一部关于长城修缮的视频片在电视上播放,程永茂工作时不小心滑倒的画面出现被播放出来。他老伴在看到画面后第一时间就关闭了电视,并在犹豫了很久后跟他说:“这活太辛苦、太危险了,咱别干了。”但程永茂郑重地告诉老伴:“不行,我这辈子是撂不下这件事了。”程永茂坦言,自己十天不上长城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特别想念。“我对这工作,真是离不开、舍不得、也放不下”。

  内存

  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近日开工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怀柔区获悉,箭扣长城东段(117号台一122号敌台及117号一122号敌台间边墙)修缮项目(简称: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将于近日开工。此次将对怀柔长城117号至122号6座敌台以及敌台间5段共915米墙体进行保护修缮,计划2026年11月底完工。

  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是接续箭扣三期工程向慕田峪景区方向进行修缮,西端起点为怀柔长城122号敌台“正北楼”。据介绍,该项目将以考古先行,以便于更好地掌握病害成因,有的放矢设计修缮方案,同时开展一些相关研究。同时,为避免出现考古和修缮施工脱节,此次考古将与施工紧密配合,边发掘边施工。五期也将继续开展全程数字化工作。会在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完工后进行数字信息采集、三维建模,为不可逆的文物修缮工程留下数字档案。

  此外,五期设计团队将全过程参与,包括考古、施工、数字化、审计等,确保设计与实施紧密配合,各方高效衔接,工程有序开展。公众参与将是五期工程的一大亮点,据悉,箭扣五期是继箭扣二期工程后,第二次由社会力量参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