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2月16日)是农历正月初七,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炸酱面、打卤面、阳春面、牛肉面、竹升面、拉条子,中国的面条品种一个惯口儿我都说不完。可以说,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面条。今天,几位年轻师傅,带我们去看他们如何用匠心,做出一碗香喷喷的面条。

  张小龙:做好一碗兰州牛肉面


  在中国各个城市,找到一碗兰州牛肉面都不是难事儿,这碗面深受人们喜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展示拉面技艺的这位师傅叫张小龙,二十二岁时他到面馆工作。

  兰州牛肉面厨师 张小龙:(兰州)牛肉面馆比较多,我觉得以后在牛肉面馆找个工作,然后学个厨艺,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以就业这个淳朴的理由进入餐饮这个勤行,从头做起的张小龙要早上四点到店里,先学着切菜,萝卜、蒜苗、香菜每天都要切个上百斤。一天天下来,他的手上布满了伤疤。

  兰州牛肉面厨师 张小龙:有时候没睡醒,最严重的一次,一刀切下去,这个手指破了点皮,这个手指切到骨头直接都露出来了,缝了三针。

  切了三个多月的菜后,张小龙开始跟着师傅学习煮肉熬汤、炸辣椒、拉面等核心技术。汤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为了琢磨出鲜香与清亮兼具的牛肉汤,他照着师傅传授的方法一遍遍地琢磨练习。

  张小龙师父 赵新民:有一回,我们把牛肉煮得过硬了,煲汤的味道也发生改变了,他就自己找了个小锅,自己煮,煮到我们下班,晚上七八点了,第二天让我评价这汤。他还买些书籍,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慢慢的,做牛肉面对于张小龙从一份工作变成了一项事业。如今,张小龙每天凌晨依然坚持第一个来到店里,在他看来,必须要用诚意满满的“一碗面 ”迎接从晨曦中走来的每一位顾客。

  兰州牛肉面厨师 张小龙:现在我就想把这碗传承了一百多年历史的牛肉面做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手里焕发光彩,让更多的人认可它、喜欢它。

  罗建达:做一碗有韧性的竹升面

  同样是做面,南北方大不同。在广州,筋道爽滑的竹升面是当地人觉得既有“看头儿”,又有“吃头儿”的家乡味。

  市民:我们经常会出来吃,不同于机器打出来的面,要爽口很多。

  面馆老板 李世林:夸张的有一个快递过去新加坡,快递的费用比那个面还贵。

  吃面容易制面难,要想制作一碗正宗地道的竹升面,绝对是个“体力活”。“90后”制面师傅罗建达把面团放在案板上,骑在两米长的竹竿一端,身体一上一下用脚蹬地,弹跳间借力碾压面团。

  五十斤面团要压足一个半小时,用力均匀、快慢有度,做出来的面条才富有嚼劲。29岁的罗建达年纪不算大,却和竹升面打了10年交道。初学时,他每半个月就要练坏一根竹竿。时间久了,原先大家口中的“小胖子”,现在也被人笑称瘦成了“竹竿”。

  竹升面厨师 罗建达:每天运动,跳竹竿、搓面、揉面这些都要用力气、用技巧,(做)多了就减肥了。刚开始做的时候屁股会很痛,得趴着睡的,后来习惯了就好了。

  在师父眼里,最欣慰的事情就是看到徒弟手艺不断地精进。做好一碗竹升面既要学会使力,还要看准时机。汤的温度、沸腾度,面在锅中停留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口感。凭借独特的制作方式,浓郁的地域色彩,竹升面入选了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竹升面厨师 罗建达:我觉得手艺人要像我们这个面一样,要有韧性。希望我们这个竹升面可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陈鹏:做一碗麻辣鲜香的重庆小面

  面条可以清汤鲜香,也可以浓郁火辣。每天中午都是这家重庆面馆最繁忙的时候,蒸腾氤氲的水汽中,煮面师傅长筷翻飞,拿捏着面条出锅的火候,不到一分钟,一碗重庆小面煮熟出锅,配着绿叶蔬菜,盖在红油佐料上,食客用筷子一搅拌,色香味俱全。

  重庆市民 胡登扬:我的大学在外地,基本上都吃不到什么辣的,回家才能吃到这种味道。

  重庆市民 彭雄:料给得很足,吃入嘴巴里面的时候是非常有层次感的,味道口感非常好。

  让食客们流连忘返的这碗小面,不论什么浇头,味道终归要靠调料达到平衡,重庆小面味道的灵魂在于佐料调制。“95后”小伙陈鹏已经跟着师傅学习了6年的时间,每天都要从早忙到晚。

  重庆小面厨师 陈鹏 :千人千味,看人打佐料要调整一下,因为其实是灵活变动(的)。 

  要做出一碗麻辣鲜香有层次感的重庆小面,关键在于辣椒的制作工艺。熟油热锅反复翻炒,等辣椒的水分控干后晾十分钟,然后放进石臼中捣碎,最后在第二天早上浇热油,整套工序一共要耗费一个多小时。 

  陈鹏师父 胡松:以前我也试验过的,用机器去(把辣椒)打碎,就没有香味了,我感觉这像是传承一样,还是不能急功近利。

  陈鹏深知,小面不小,这个行业要做出特色很不容易。龙年新春,他有一个小愿望,就是在未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面馆。 

  编辑手记

  面条,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做法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最香的一碗面的独家记忆。可能是忙碌一天后到家一碗打卤面的满足感,也可能是身体有不舒服时,一碗阳春面解决了没胃口的问题,又可能是过生日时一碗长寿面的压轴登场。面条,既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又可以在小吃铺果腹,还可以是家的味道,它像我们的日子一样,有时丰富多彩,有时平平淡淡,但都要顺利安好。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