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波蘭、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禹麗敏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王冬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還有三天2023年就將過去一半,但不少歐洲港口仍在忍受“寒意”。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24日報道,安特衛普、漢堡等歐盟主要港口因歐盟實施對俄羅斯制裁政策而遭受損失。德國漢堡港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貨物周轉量同比下降10.2%,集裝箱吞吐量下降15.9%。但與此同時,在格但斯克等“向東看”的歐洲東部港口碼頭上,來自中國的貨物正在將經濟活力源源不斷地輸入。

“與中國的聯系更緊密瞭”

波蘭最大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一直以“琥珀之都”聞名。最近幾年,借助波蘭與中國等國傢強勁的貿易,這個港口城市在歐洲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環球時報》5月初在格但斯克港口采訪時,看到碼頭上正在忙於裝卸來自中國的集裝箱,新的碼頭基地也在建設中。“中國制造”的不斷湧來正在給這個港口打上新的標簽。

“盡管遭遇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等影響,但格但斯克與中國的聯系卻更緊密瞭。”格但斯克貿易商馬雷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大傢每天都能看到來自中國的貨物,賣到中國去的波蘭商品也在不斷增加。馬雷克說,目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主要有傢具、傢用電器、小型機械設備等,從格但斯克港運出的有能源產品、牛奶、餅幹、琥珀等特色物品。他還向記者透露,自己認識的許多貿易商最近盯上瞭中國的汽車、大型機械設備、機器人等高附加值產品,正與中國企業商談合作。

“波蘭或成為中國‘戰略跳板’”,波蘭 Portstrategy新聞網近日報道稱,中國是波蘭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每周都有2萬標箱貨輪來往於波蘭和中國之間。格但斯克港是波羅的海唯一支持與中國集裝箱貨運直航的港口,也是距離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內陸中歐國最近的港口。《環球時報》記者從格但斯克港務局瞭解到,格但斯克港2006年與寧波港簽署姐妹港協議,是最早一批與國內港口開展合作的境外港口。格但斯克港還與廣州港、北部灣港同為姐妹港,與青島港、廈門港、天津港簽署兩港合作備忘錄,是歐洲與中國交流合作最密切的港口之一。格但斯克港務局還於2018年在上海成立中國代表處,作為窗口推廣把格但斯克港及腹地的港航物流資源推廣到國內,同時也幫助中國企業尋找波蘭當地的配套設施及服務。

目前,格但斯克港正興建第三個深水集裝箱碼頭。這將鞏固其作為波羅的海頂級海運樞紐的地位。有德國媒體分析稱,如果德國聯邦政府對中遠集團收購漢堡港碼頭態度持續搖擺,中遠很可能被臨近的格但斯克港“拉走”。到時候,中國貨輪將從德國轉向波蘭。

格但斯克港的繁榮景象是中東歐港口同中國日益往來密切的一個縮影。在中國和中東歐國傢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助力下,雙方之間的物流更加高效。以寧波舟山港為例,它已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港、克羅地亞裡耶卡港等5個中東歐國傢港口建立合作機制。累計開通集裝箱航線14條。2022年,舟山港與中東歐五國港口共完成76.9萬個20英尺當量集裝箱運輸,同比增長16.5%。

加速物流合作

“中國和中東歐國傢在物流方面一直有合作,這也是中東歐國傢發揮地理優勢地位的一個主要體現。”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劉作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除瞭南歐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我們還在東歐有很多有合作的港口,同時在中國-中東歐國傢合作機制下一直有內河航運合作項目。

劉作奎認為,中國同中東歐國傢航運方面合作潛力仍然比較大,“海運的輻射和帶動效應比鐵路更加明顯。隨著中國外貿進一步從疫情中恢復,以及中國經濟的整體復蘇,同中東歐的海上運輸航運的合作一定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匈牙利佈達佩斯經濟學者福爾考什認為,許多中東歐國傢的經濟發展受到對華貿易的推動。在同中企開展港口物流合作方面,希臘的經驗值得參考。中企與比雷埃夫斯港13年多的合作讓比雷埃夫斯港從一個地區港一躍成為歐洲大港。中國的客戶群非常龐大。

有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對中國來說,港口和物流合作也有助於中企進一步推開中東歐投資合作的大門。西歐國傢的高能源、人工成本等原因,已經讓中東歐取代西歐成為歐盟投資和貿易的新目的地。維也納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最新預測顯示,2023年中東南歐的歐盟成員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1.2%,是歐元區(0.5%)的兩倍以上。

現在,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到物流合作中。電子商務巨頭全球速賣通目前是波蘭第二大電子商務零售商。據當地媒體報道,全球速賣通不斷擴大其波蘭市場,正在謀劃在當地建立物流中心。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Shein也被曝將很快從波蘭發貨。在當地的一些新設施將作為其在中歐和東歐的分銷中心,該公司還計劃到2023年中期招募1000多個運營商。

近日,中國快遞菜鳥與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HL)宣佈,由DHL收購菜鳥波蘭子公司的部分股權。雙方計劃首期共同投資6000萬歐元,持續建設當地配送網絡,進一步擴大智能自提網絡覆蓋,在波蘭建設自提網絡。菜鳥此前啟用瞭位於波蘭華沙的分撥中心,並初步形成瞭東北歐整體物流基建,分撥中心可互相協同,實現分揀、集包和中轉等,最終通過末端宅配和自提網點送達消費者, 進一步優化物流時效。

釋放潛力

劉作奎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雖然鐵路的運輸能力沒法跟海運相比,但是目前中歐班列起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隨著中國-中東歐航運需求的逐漸打開,有望同中歐班列一起幫助中國-中東歐物流合作釋放更大的潛力。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歐班列運行穩健增長。中國國傢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四個月中歐貨運列車班次同比增長17%至5611趟。在此期間,通過貨運列車運輸約60.9萬件20英尺標準箱(TEU)貨物,比一年前增長32%。截至4月底,中歐班列國內始發城市達到109個,通達歐洲25個國傢的211個城市。

匈牙利是中東歐國傢對接中歐班列最成功的國傢之一。“中國和匈牙利聯手開發新的物流中心”,鐵路物流信息網站Railway.supply近日報道稱,佈達佩斯將新建一個10萬平方米的中歐物流貿易交流中心。該項目將獲得超過3000萬美元投資,目標是創建一個可執行倉儲、配送、整合、捆綁和轉口貿易等功能的物流中心。計劃2024年初投產,年儲運貨物超過400萬噸。

匈牙利於2015年與中國簽署瞭“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成為第一個簽署此類協議的歐洲國傢。匈牙利佈達佩斯經濟學者福爾考什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過去10年,匈牙利通過中歐班列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金融、旅遊和物流的重要樞紐,也推動將中歐班列的影響力輻射到更多周邊國傢。

談起中歐班列,來自斯洛伐克的經濟記者瑪利亞回憶稱,2017年,當來自中國的首列試驗貨運列車抵達首都佈拉迪斯拉發時,引起全國轟動。2021年,該國第一列東行集裝箱列車從佈拉迪斯拉發附近出發開往西安市,運送嬰幼兒飲用水等當地產品。她表示,中國市場的需求令當地企業震驚,2022年有斯洛伐克葡萄酒商通過中國直播賣貨,不到半小時就賣出上千瓶酒。中歐班列有助於對接兩國的需求。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