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通貨膨脹高歌猛進,美聯儲重重踩下瞭加息這一剎車工具。美聯儲是如何通過加息控制通脹的?這背後的理論基石之一是“理性預期”。

當地時間15日,“理性預期”學說的開創性貢獻者,並憑此獲得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傢盧卡斯(Robert E. Lucas)逝世,享年85歲。

羅伯特·盧卡斯(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理性預期

宏觀經濟計量模型被廣泛用於解答現實問題,例如,貨幣政策的實施如何影響產出、通貨膨脹和就業。但在20世紀60年代,宏觀經濟學所使用的模型通常將總體經濟描述為一系列方程:一個描述消費、一個描述投資、一個描述貨幣需求,等等。

這其中的問題正如盧卡斯在其1972年的著名文章中所提出的,當時幾乎所有的宏觀經濟模型都或隱或顯地假設制定經濟政策的政府官員可以欺騙人們做出非理性的決定。

簡單來說,以前的理論假設中,政策制定者可以系統性地使公眾產生錯誤預期,以此來操縱經濟。但盧卡斯認為,微觀經濟學假設代理人的行為是理性的,宏觀經濟學卻並未使用這樣的前提。而當人們的預期是理性的,政府就根本不可能以可預測和可靠的方式操縱人們的預期。所以,政策制定者不應假定其行動會產生預期的結果,事實上,他們真正需要考慮到的是,這些行動會如何影響人們的預期。

在一系列開創性的論文中,盧卡斯將“理性預期”的假設擴展並應用於一般均衡情況。特別是他證明瞭這種假設可以成功地應用於經濟政策的研究。

以往,經濟政策計量分析中一些“結構性”的估計參數取決於估計期間實行的經濟政策。但舊理論沒考慮到的是,如果代理人的預期適應瞭新的制度,那麼政策制度轉變的效果往往與不適應的情況完全不同。也就是說,在評估一項新政策的後果時,應該考慮到預期變化的影響。

比如說,如果一國央行希望提高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以得到暫時的失業率下降,那麼隻有當實際增長率大於人們的預期時,該政策才會奏效。

自此,經濟政策不再被視作一系列獨立的行動或方程式,而是一種系統性的行為、一種暗示性或明確的規則,其中既會有可預測的成分,也會有不可預測的成分。

例如,現在各央行的貨幣政策往往被看作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政策調整工具,這種調整是基於不斷變化的通脹和失業率而作出的。

自上世紀80年代起,盧卡斯對經濟增長理論也作出瞭巨大貢獻。他打破瞭專註於貧窮國傢的發展經濟學與經濟增長研究之間的障礙。盧卡斯認為,用於實現富國經濟增長的相同工具,如稅收政策,也可用於促進窮國的增長。

“講故事的人”

1937年,盧卡斯出生在美國華盛頓州,父母經營一傢冰淇淋餐廳。在盧卡斯出生後不久,這傢餐廳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倒閉瞭。

22歲時,盧卡斯在芝加哥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但由於經濟問題,盧卡斯隻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瞭一年的研究生學位,就被迫離開瞭該校。1960年,盧卡斯回到芝加哥大學,並於四年後獲得瞭經濟學博士學位。

1963年至1974年,盧卡斯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任教。自1975年起,盧卡斯回到芝加哥大學任職教授,直到去世。

芝加哥大學經濟系主任希莫(Robert Shimer)在學校網站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盧卡斯留下瞭革命性的研究、教學和領導力的遺產,改變瞭經濟學領域。”

諾貝爾委員會稱,盧卡斯是“自1970年以來,其工作對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發展產生瞭最大影響的經濟學傢”。

但盧卡斯對自己的工作評價則更為謙遜。1988年,他曾發表瞭題為《經濟學傢都是做什麼的》演講,他說:“經濟學傢有著物理學傢和詩人所不具備的實用性和世俗性的形象。基本來說,我們是講故事的人。”

“我們是講故事的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虛構的世界中運作。但我們並不認為想象和想法就是現實的另一面。相反,這是我們認真思考現實的唯一途徑。”他說。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