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業務收入從最初的40多億元增長至如今的8.5萬億元左右,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8%,遠高於國內GDP的年均增長率。

作者:黃生

勢不可擋的出海潮

在探討中國企業出海的現狀與趨勢時,理想狀態是要取得所有公司的相關數據,但該數據較難獲取,所以我們主要聚焦A股上市公司財報中關於海外業務的相關內容,以從中窺見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進展。

海外業務收入增長勢頭強勁。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業務收入從最初的40多億元增長至如今的8.5萬億元左右,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38%,遠高於國內GDP的年均增長率。近年來,即使在體量已非常龐大的情況下,每年的增長率依然能保持在兩位數水平,這充分說明瞭中國企業出海的強勁勢頭與巨大潛力。

A股企業海外收入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維持瞭逐年正增長,僅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因海外業務短暫受挫增量為負,但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及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深入推進,海外業務收入迅速回升,並保持瞭高速增長。特別是在2021年和2022年,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國供應鏈的穩定和海外需求的激增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瞭極佳的發展機遇,取得瞭令人矚目的成績。

A股企業海外業務收入總和與主營業務收入總和的比例近年來整體呈上升趨勢,從2016年的12.2%上升至2023年的13.7%。當然,這一比例與很多大型跨國企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動輒超過50%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這表明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科創型企業引領國際化新浪潮。在中國企業出海大潮中,科創型企業成為瞭引領潮流的重要力量。從結構上看,科創板企業的海外業務收入占其主營業務的比例居首,這主要歸因於科創板企業所具備的高技術含量和創新能力,這些獨特優勢使得它們在全球市場上具備瞭強大的競爭力。緊隨其後的是創業板和北交所企業,它們同樣憑借著持續的創新和海外市場拓展,實現瞭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盡管主板類公司的業務體量龐大,但相對而言,其海外業務的總量和增速都略顯遜色。

一定程度上,這反映瞭承擔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重任的高科技企業國際化程度更高,這令人欣喜。但也應看到,科創板企業海外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從2019年的30.9%下降到2023年的23.4%,這到底是因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快於海外業務收入增長速度,還是海外業務收入在萎縮,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出海結構不斷轉型升級。隨著中國企業全球化戰略的深入推進,不同行業在出海業務中的表現及收入結構正呈現出日益多元化的趨勢。A股上市公司海外業務的數據變化,不僅映射出各行業在出海策略上的靈活調整,更揭示瞭海外市場需求的新動向。

傳統的紡織服飾和商貿零售行業出海收入占比逐漸走低,這標志著中國出口結構的轉型與升級。與此同時,機械設備、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新興行業異軍突起,憑借先進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優勢,迅速在海外市場占據瞭一席之地。

此外,美容護理、國防軍工等新興行業也開始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為中國企業提供瞭更廣闊的國際化舞臺。這些行業的興起,不僅體現瞭中國企業在不同領域的競爭實力,也為企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開辟瞭新路徑。

從A股上市公司海外收入排名來看,前30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等行業。這些企業不僅海外業務收入總額龐大,而且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也較高,顯示出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優勢。其中,電子行業中的立訊精密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比亞迪等,已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標桿和領軍者。

還有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在2018年之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海外業務的占到瞭90%以上。但自註冊制試點實施後,雖然上市公司數量快速增加,有出海業務的公司比例反而不斷下降,2013年僅為64%左右。鑒於已出海的公司出海業務通常具有延續性,不太可能出現成規模關停的情況,因此更大的可能性是新上市公司較少涉足海外業務,未來仍有較大潛力可挖掘。

四條出海戰略路徑

在深入探討中國企業出海戰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往往會遭遇兩大關鍵問題——出海人才的短缺和企業戰略目標的模糊。對於前者本文不做贅述,而對於後者,筆者通過調研發現,很多企業之所以在戰略上存在失誤,往往是源於對戰略目標的認識模糊和懷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許多企業在出海之初往往充滿雄心壯志,希望能一蹴而就。然而這樣的想法往往忽視瞭企業出海的復雜性和長期性。企業需要明確自己到底要什麼,不要什麼,以及在不同階段應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為瞭更好地制定和實施出海戰略,企業需要充分考慮行業特性、企業自身的組織能力、產業鏈需求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等因素。不同行業在海外市場的市場空間不同,決定瞭企業出海業務的難易程度和增長速度不同。同時,企業自身的組織能力也是影響出海戰略制定和執行的關鍵因素,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制定有效的出海戰略。

整體來看,企業出海實現路徑主要有四條。

首先是本地化運營。當前,本地化運營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出海的主要路徑。在這方面,我認為中國企業有很好的學習對象——那些成功進入並在中國市場取得顯著成績的外資企業。當然,也有部分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上鎩羽而歸,最終被本地企業擊敗而退出市場。這些正面和反面的案例都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經驗,通過深入研究這些外資企業的戰略和本地化運營模式,我們可以總結出他們的成功因素,這對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運營也會有所幫助。

在本地化運營時,企業尤其需要考慮當地的營商環境。例如,中國汽車產業在歐洲市場傾向於在當地建廠,但由於地緣政治等原因,是否在美國建廠需要慎重對待。而同樣在美國、加拿大之外的美洲市場,受地緣沖突影響較小的其他地方,例如墨西哥,中國企業當地建廠、當地銷售已成為潮流。

華興資本曾做過一項調研,發現投資方在決定是否投資中國企業的出海項目或海外本土項目時,最常關註的五大因素分別是:當地市場規模天花板及市場份額(24.4%);企業產品能力/科技含量(16.7%);企業在當地的資源及能力稀缺性(15.4%);企業業務規模與增速(14.1%);企業團隊的國際化程度(10.3%)。

其次是合資/合作。合資/合作可以幫助企業靈活應對不同的關稅情境。以零跑汽車和Jeep母公司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為例,雙方可以根據關稅情況來靈活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實現互利共贏。通過這種合作,企業不僅能夠突破關稅壁壘,還能在全球化舞臺上實現更廣泛的市場覆蓋和更高效的資源配置。

其三是並購。並購作為另一種重要的出海方式,在過去幾年經歷瞭較大變化。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高峰期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這主要得益於當時相對友好的地緣政治環境和較為寬松的資金流動條件。然而,隨著國際環境劇變,並購熱潮自2017年起逐漸冷卻。

當前,中國企業出海更多地傾向於通過本地化運營和品牌建設來深耕國際市場,而非單純地通過並購獲取品牌和市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並購策略被完全拋棄,對於具備明確戰略需求、強大整合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的企業而言,並購仍然是一種高效的國際化方式。企業在采取並購策略時,需要更謹慎和靈活,避免盲目跟風或沖動決策。

其四是技術授權。對於部分企業而言,技術授權成為瞭另一條出海途徑,例如寧德時代對海外汽車制造商的電池技術授權。盡管技術授權提供瞭一種新的國際化模式,但部分國傢的政治環境仍對此類出海方式構成不小的挑戰,使得這一策略的執行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企業在選擇技術授權作為出海方式時,需要綜合考慮市場環境、政治風險以及技術本身的競爭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出海風險管控

企業在邁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除瞭法律風險外,還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例如政治風險、自然風險、合同風險、財稅風險、履約風險以及其他風險。

對目標市場的深入理解是企業出海成功的前提。這不僅僅局限於對商業環境的適應,更涉及對當地歷史、文化、社會、宗教等多維度因素的全面把握。西方的歷史背景深刻影響著其市場運作思維,中國企業若想在西方市場立足,必須加強對其歷史文化的瞭解,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其思維方式,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共存、共生、共益”的理念是企業實現海外市場長期發展的關鍵。在國內市場,以“卷”為榮的中國企業或許已經習慣以競爭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但在海外市場,企業應更加註重與當地企業的合作共贏,應該獲增量,而不是搶存量。尊重當地行業規則、融入當地社會、實現本土化運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

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還需註意對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的實踐,以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中歐企業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