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聯邦政府、總統或財長都會大呼小叫,但“美國聯邦財政耗盡現金”的事竟一次也沒出現過。

▲美國財政部大樓。資料圖。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5月7日,美國財長耶倫在當天美國廣播公司 (ABC News) 中再次疾呼,如果美國國會未能盡快提高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就可能引發所謂“憲政危機”。

原本此時耶倫應該已經啟程前往日本,參加即將在5月11日舉行的G7會議,但臨時推遲既定行程,似乎凸顯瞭這一警告十分重要——“債務上限危機”嚴峻且迫在眉睫。

在節目中,耶倫稱,如果國會未能“及時”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采取行動,而總是拖到債務違約前最後一刻,就可能令聯邦政府的信譽受到質疑。並聲稱一旦債務違約,金融市場將受到嚴重沖擊,屆時聯邦政府“可能缺乏現金以支付賬單”。還稱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談判不應“用槍指著美國人民的腦袋”進行,“我們不應走到需要考慮總統是否能繼續發債的地步,這將是一場憲政危機”。

耶倫在喊“狼來瞭”

事實上,當前的債務上限早在今年1月初就已觸及,但按照慣例還允許國會“討論一陣子”。今年1月,耶倫曾致信國會,稱財政部已開始采取“非常措施”以避免政府債務違約。

5月1日,耶倫又致信國會,敦促“盡快”采取行動“無條件”提高債務上限。一天後,她再次致信國會,稱“我們從過去的債務上限僵局中瞭解到,等到最後一刻才暫停或提高債務上限可能會對企業和消費者信心造成嚴重損害,提高短期納稅人的借貸成本”,同時表示“無法確定美國政府的現金何時耗盡”。

就在耶倫出現在美國廣播公司的同一天,她的副手、財政部副部長阿德耶莫也出現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 (MSNBC) 的節目上,發出瞭與耶倫如出一轍的警告:“違約對美國而言將是災難性的,如果我們拖欠債務,將對利率產生可怕的影響。”

然而,真那麼可怕嗎?

和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傢不同,美國從法律層面對政府財政可以借入的國債設定瞭強制性上限,大約相當於年GDP的120%。如果觸及上限而不及時提高,聯邦財政部的借債賬戶將被凍結。

這在理論上意味著,美國將無法依靠舉債,以支付政府雇員和軍事人員的工資、並履行社會保障支票,或支付國防承包商付款等其他支付義務,甚至連司空見慣的天氣預報都可能受影響,因為天氣預報信息來自國傢氣象局數據,而國傢氣象局依賴聯邦撥款維持。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債務違約還可能顛覆全球金融市場,並破壞人們對美國作為全球商業夥伴的信任。許多專傢警告稱,美國債務違約可能導致美國陷入衰退,數百萬人失業,同時推高傢庭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的還款額。

但問題在於,美國從來都是一個“寅吃卯糧”的“舉債型國傢”,歷史上無數次觸及債務上限門檻,卻從未真正因此導致無法舉債的危機。

自1960年,美國觸及債務上限的總次數已達到驚人的78次之多。每一次,聯邦政府、總統或財長都會大呼小叫,但“美國聯邦財政耗盡現金”的事竟一次也沒出現過。

▲耶倫。資料圖。圖/新華社

真正的博弈焦點在於兩黨之爭

其實就在上周,由美國共和黨控制的眾院已通過瞭提高債務上限,允許財政部在二季度末增加借款約7260億美元 (較年初預計的4490億美元增加不少) 的決議草案。

但在這一政府期待的“甜棗”中,卻夾雜瞭一顆“毒丸”:要求將聯邦政府財政開支削減和控制在2022年的水平,同時廢除一些針對可再生能源的稅收優惠,並給聯邦政府推出的反貧困補貼設立“必須工作才能領取”的強制性要求。

所有這些“毒丸”,都是共和黨自退出白宮後所竭力要求的,也是針對瞭民主黨所堅持的、深受其核心選民階層青睞的政策底線。

正因如此,拜登、耶倫和其他民主黨重要人物才會一邊堅決拒絕眾院這項已經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決議,另一邊繼續高呼“再不解決債務上限問題美國就要破產”,渲染所謂“憲政危機”。

就在一周前,民主黨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提出一項法律草案,希望“無條件凍結債務上限兩年”,這個算盤打得著實巧妙:兩年之後就又要大選,屆時的上限就與本屆聯邦政府無關瞭。

然而共和黨才不吃這一套。5月6日,43名國會共和黨參議員聯合發表聲明,表示堅決反對就“一項隻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而不處理其他優先事項的法案進行投票”,即反對拜登和耶倫所堅持的“幹凈地提高債務上限”。

共和黨籍眾院議長麥卡錫、參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也均表示,參院共和黨人甚至不會就舒默草案參與表決。

很顯然,作為在野黨,共和黨並不擔心參院“卡殼”真的會導致債務違約,因為他們相信,聯邦政府和民主黨必然像此前面臨債務違約前,聯邦政府、執政黨所表現得那樣“秒慫”。因為作為執政者,“不能埋單”的責任和壓力,勢必首先由他們來承擔,他們拖不起。

不僅如此,參院通過任何法案都需要至少60票支持,而共和黨在參院總共隻有49個議席,“硬剛”什麼也不可能通過。

因此,借“誰也無法確保自己提案獲通過”和“聯邦政府現金即將耗盡”這雙重尷尬討價還價,爭取在最後關頭獲得聯邦政府和民主黨無可奈何下的妥協退讓,才是共和黨人的真正用意。

事實上,此前反對黨也都是這麼操作的。這種“假摔真叫價”早已是美國國會政治“遊戲”中司空見慣的一出“保留劇目”。

▲2022年1月12日,顧客在美國紐約一傢塔吉特商店購物。圖/新華社

最後關頭的博弈

耶倫“推遲行程報警”本身也充滿著作秀成色。她原本隻需在11日專門的新聞發佈會前趕到即可,但考慮到早在1月債務上限警鐘即已長鳴,其原定行程的安排可能早就為此次“報警”留下伏筆。

美國廣播公司援引兩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話稱,拜登不僅約定9日會晤麥康奈爾、麥卡錫等,力圖繼續向對方施壓,促使後者接受“幹凈地提高債務上限”條款,他和耶倫還暗地向企業傢和金融界名人遊說,試圖敦促後者向共和黨施加壓力。

親民主黨的各界勢力也在同步采取行動。周末,學者特裡伯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自己“支持一項很有創意的建議,即總統應援引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繞開國會直接勒令財政部在沒有提高債務上限前提下繼續支付賬單”。

5月8日,同樣親民主黨的全美政府雇員工會 (NAGE) 向最高法院提起訴訟,稱“倘聯邦政府和總統因債務上限提高未獲批而拒絕支付工資則將違憲”——看似氣勢洶洶追責總統、政府,實則是“小罵大幫忙”,為民主黨向共和黨施壓,促使其接受“幹凈地提高債務上限”。

然而,共和黨人卻氣定神閑,認定時間會站在他們一邊,此刻根本無需著急——你不著急他們就急瞭。

事實上民主黨人和聯邦政府也的確急瞭:有消息稱,部分被拜登“打招呼”的商界、金融界領袖轉而勸說拜登妥協,“不那麼幹凈地提高債務上限也未嘗不能接受”。事實上,以往執政黨和聯邦政府都接受瞭。

重重壓力之下,拜登和民主黨人似乎也已開始動搖——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NBC) 節目中,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裡斯已放話稱,拜登“是願意就支出、投資和收入和反對黨對話的”,但“負責任的行動方針應該是先提高債務上限再說”。

但對這出圍繞債務上限的“保留劇目”,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一樣“門清”:不趁此時加緊討價還價,待緩過這口氣,手握行政權和參院“表決節制閥”的民主黨,會認真聽你到底想要什麼嗎?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