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生活費實在太少瞭。”

“人窮就不要尊嚴嗎?做正直的人有錯嗎?”

說這話的是大學生向海清。

畢業10多年,他在城市和鄉村的碰撞中摔的體無完膚。

而毀瞭他的,他說是明星孫儷。

01

向海清出生在巫溪縣花栗鄉白興村,上面有個哥哥,但哥嫂已經分傢並且常年在廣東打工。

留下體弱多病的父母,靠種地過活。

日子艱難小時候向海清隻穿過一次新衣服。

但也和大多數窮苦傢庭一樣,全傢人把希望寄托在向海清身上。

咬著牙供他讀書,希望有一天用知識改變命運。

隻是對於這樣貧苦傢庭的他來說,寒門出貴子何其容易。

上初中時,向海清一邊要應對繁重的功課,一邊還要抽出時間回傢幫父母漿洗衣服。

一來一回,和時間一起流逝的還有存款。

回傢,也就是該拿生活費瞭。

初中畢業,向海清被巫山師范錄取,但是傢裡已經捉襟見肘,沒法上中師。

兩個月暑假,向海清自己打工掙瞭200元,當成生活費進瞭城廂中學。

成績很好,當時向海清是高一年級唯一重點班的班長,校學生會綜合部部長。

課餘還在學校旁邊的一傢小食店打工,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

但是想走出大山,這些還遠遠不夠。

恰好當時一個節目組下鄉扶貧,把向海清的故事拍成瞭紀錄片,取名叫《男兒當自強》。

不僅節目導演捐款,還呼籲社會各界幫扶。

2002年影片播出期間,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360多個熱線傳呼,要求為貧困學生提供資助。

孫儷看到後,也希望和向海清結成幫扶,要供他上完大學。

02

那時候的孫儷還不能算明星,剛剛在《玉觀音》裡獲得瞭演主角的機會。

平時隻能給其他大明星做伴舞,連正臉都看不到。

但是向海清的經歷,讓孫儷無比觸動。

對她來說,無助的感覺再熟悉不過瞭。

小時候父母吵架,13歲時又被父親拋棄,隻留下2000塊錢讓母女二人自生自滅。

整整7年,孫儷跟著母親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中間也因為沒錢輟瞭學。

但比向海清幸運的是,孫儷的母親還算有掙錢的能力,白天在超市收銀,晚上做保潔。

也有眼界,送女兒去考瞭部隊文藝團。

正是母親的這種支持,孫儷才能在舞蹈大賽中獲獎,有瞭後來改變命運的機會。

而如今,瞭解到向海清的情況,孫儷想把這份支持傳遞給他。

第一筆資助500元,以孫儷母親的名義發出。

收到匯款的向海清寫信說:

“當從老師手裡拿過鄧阿姨寄給我的500元那一剎那,我的雙手都在顫抖。”

孫儷回信說,什麼都不用想,隻希望你好好讀書。

“我會資助你到大學畢業,每個月都會寄500元的生活費,你不要有任何壓力,努力學習,考入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發展。”

隨信寄去的還有齊全的生活用品和一本本圖書試卷。

向海清又能讀書瞭,在一筆筆資助往來中,兩傢人的聯系也從書信變成瞭更親密的電話。

詢問學習情況,互相關心身體健康。

2005年高考放榜,向海清考上瞭上海水產大學,這一年孫儷也在娛樂圈有名有姓。

雙喜臨門,孫儷親自接向海清一傢人來瞭上海,跑前跑後為他張羅入學事宜。

消息傳出也吸引瞭當年給向海清拍紀錄片的導演。

他打算趁機做一次回訪,講講山裡娃被明星資助的後續。

並希望向海清能親自寫這一篇文章,主題就是“目前大學生活狀況和孫傢關系”。

可是向海清卻回信說,兩傢早已“反目成仇”。

“不知道該如何下筆,不想傷害曾經的恩人。”

03

原來2005年底孫儷就不再資助向海清瞭。

向海清在信中說,自己進入大學就被老師選拔成為學生幹部,但鄧阿姨卻不同意。

“說我沒有能力做這個幹部”。

理由是“我是一個窮孩子,一個月就用瞭90元話費。”

向海清向阿姨解釋,隻是第一個月要聯系新生才用瞭這麼多話費,以後就不會瞭。

“可是鄧阿姨還是不同意。”

後來向海清聽瞭同學的建議,表面答應孫儷一傢退出學生會,但實際仍然做學生幹部。

這件事暫時翻篇,孫儷照例每個月給向海清匯上500元生活費,不算學費。

可是向海清說,學校的食堂很貴,吃飯一個月差不多要400元,加上各種雜費,孫儷給的500塊將將夠用。

錢不夠瞭就向孫儷索要,雖然會給,但並不情願。

“我知道自己是窮人不能亂花錢,每一筆開銷我都記賬,但是鄧阿姨說我,哪個會計不會做假賬?”

那一刻向海清覺得心裡難受極瞭。

2005年9月,孫儷匯過來這個月的生活費500元。

但是因為學校打疫苗花瞭175,生活費很快就不夠瞭。

“我身上隻有二三十元,給姐姐(孫儷)打電話,她要我自己解決。”

“接著鄧阿姨又打電話過來,說我隻知道向她們要錢,還沒有養的寵物狗聽話。”

從那以後,向海清說自己再也不敢向孫儷要錢瞭。

可是沒想到,這期間孫儷的助理來學校拿走瞭所有往來書信,理由是做節目。

“其實根本沒有節目,是怕留下什麼把柄吧,我是這樣想的。”

孫儷的母親也去學校找輔導員瞭解情況。

“她們說瞭什麼我不知道,但這一次我的自尊心受到瞭極大傷害。”

向海清說孫儷母親走後,老師和自己談瞭心,並為自己爭取國傢補助。

“老師告訴我,一個人的人格和自尊很重要。”

在信裡最後,向海清還說,信裡寫的內容是真實的,以人格擔保,但不用公開。

不過如果孫儷打算公開,自己也全力配合。

因為這封信一式兩份。

04

如向海清所說,這封信本來是不會公開的。

但是導演可能是為瞭自己的素材,也可能是想不通做好事怎麼會是這個結局。

而且說瞭不用公開,自己又留瞭一份,這意思...還是發網上評理吧。

就這麼,6000字的長信曝光瞭。

為瞭避免麻煩,孫儷的名字沒有直接寫,向海清也改成瞭“張海清”。

不過指向實在太明顯,一猜就猜到瞭是孫儷。

網上很多人紛紛指責她始亂終棄,看不起農村人。

《重慶商報》的記者前去采訪向海清的父母,母親也說,自己的孩子生活節約,決不會亂花錢。

但是孫儷的經紀人回應說,“阿姨沒有講過寵物狗那句話”,也不存在舍不得電話費的情況,因為手機就是孫儷給他買的。

另外經紀人還提到,2005年12月7日那天,向海清打來電話要瞭500塊錢,10天後,又提出要500元。

“實際每個月資助的生活費根本不止500元。”

慢慢地也有更多消息說,那年去學校,孫儷媽媽實際是瞭解到向海清是學校的補助學生之一,一年可以收6000元的補助款。

可向海清並沒有把這些事告訴孫儷一傢,反而以各種理由要錢。

並且向海清在大學期間還交瞭一位女朋友,花錢十分大方,3000塊的手機說換就換。

更是帶女朋友玩瞭6天,費用都是向海清負責,同學們私下喊他“款爺”,“孫儷的私生子”。

最終這一系列的事情才導致瞭孫儷停止資助。

評論也開始反轉,大罵向海清是白眼狼。

韓寒在自己的博客發文說:“普通老百姓在大城市內連個大型犬都不允許養,憑什麼孫儷在上海養‘狼’都沒人管?”

手機的事不知道,但在學校官網《2005-2006學年助學貸款銀行放款名單》中,確實可以查到向海清收過一筆助學款。

不過對這些孫儷從來沒有解釋過,她隻說:

“我很難過,也很無奈。”

孫儷的經紀公司則表示,還是願意資助向海清到大學畢業的,但是不會直接給錢,而是打到學校賬戶上。

至於生活費方面,他22歲瞭,可以通過勤工儉學等方式來自立。

05

不過後續應該是沒有資助瞭,因為真相曝光後,向海清好像就退學瞭,也有說是休學瞭。

如今向海清已經查無姓名,隻聽說他求職屢次被拒,隻能在老傢的一傢小公司做普通打工人。

而孫儷雖然等到瞭真相,但“資助門”的糾紛也成為她繞不開的黑點。

比如這些年,孫儷還在做好事,但很少資助人,更多是報道她救助流浪動物。

動物肯定是沒有助人迫切的,想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沒有比善得惡報更紮心的瞭。

這並不是孫儷一個人的困境,翻翻過去的愛心報道,爛尾的不在少數。

歌手叢飛,不算出名,生活潦倒,但資助瞭183個貧困兒童。

2005年5月,叢飛患上胃癌,又從東拼西湊的幾萬塊手術費裡省下2萬捐給瞭山區。

外人看來這可能有點傻,但是叢飛自己覺得值得。

那也就不說什麼,人間自有真情在。

結果沒有想到,這100多個孩子沒有一個去醫院看他。

問原因,對方反問,“我又沒強迫他。”

還有張培倫,他兒子叫張寧海,參與救援瞭復旦十八驢。

新聞應該不用多說,2010年,以復旦大學學生為主的18個驢友組成瞭一個業餘探險團,因私自爬黃山被困。

後來18名學生全部得救,給他們打著手電筒帶路的張寧海因公殉職。

學生們說,要成立基金會,幫助張寧海的父母,張寧海的父母就是我們的父母。

可是張寧海的遺體被搜尋出來,抬下山的時候,面對記者采訪,一個學生過來說,不好意思,要上車瞭,接著,把車門重重地關上。

在張寧海葬禮那天,黃山群眾自發排起瞭長隊,但那些學生的手都不願意從口袋裡伸出來。

2021年張培倫老人住院,也沒有一個人前去探望。

劉強東,他算是企業傢裡扶貧典范瞭,回老傢給鄉親們發錢的新聞還記憶猶新。

但是劉強東在一篇扶貧新聞下評論說:農村非常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這麼多年我都是小心翼翼。

其實劉強東評論的那個新聞更典型,幾乎就是大衣哥故事的翻版。

因為你有錢,你就得給我們錢。

你那麼有錢,幫幫我們怎麼瞭。

不給就不善良,給瞭還覺得不夠。

06

或許社會越來越冷漠就是從好人難做開始的。

過去我們常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現在,“升米恩,鬥米仇。”

被幫助的人,不懂尊重,不會感謝,甚至還要留一手,反咬一口。

久而久之,善良也成瞭隻對懂得善良的人的珍惜品。

這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智慧,也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利用。

善良應該留給值得的人。

但是反過來,當善良都有瞭成本,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

看到別人有困難,需要再三思慮。

聽到別人發聲,反復糾結最後假裝聽不到。

最終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我不憚以我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

我們每個人也總是需要仰仗陌生人的那份善意。

時不時拯救我們於水火,讓我們有底氣對抗生活潑來的一盆盆冷水。

所以我還是希望社會能多一份善意,讓善良沒有成本,沒有那麼多顧慮。

每個人也應該在任何時候,對別人的善良心存感念。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你相信善良,一定善良,最後你就能遇見善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