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五

從《仙劍三》頻上熱搜那一刻,觀眾對於它可能要被翻拍,就已經有瞭猜測。

果不其然,#仙劍三翻拍#的詞條霸榜瞭。關於翻拍目前已知的是在計劃之內,但演員什麼的都還未定。

盡管如此,還是引得觀眾無限感慨。

有人懷念自己的青春,有人懷念劇中的他們,但最多的還是對翻拍的唱衰聲。

這結果不令人意外,開播14年的《仙劍三》豆瓣評分8.9,討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劇中演員合體都能引起一波“爺青回”的話題度。

由此可見,這次想要翻拍,太難。如果拍出自己的特色,或許還勉強能被觀眾接受,可一旦沒有亮眼之處,則是觀眾雷點瘋狂蹦迪。而現在,是肉眼可見的困難重重。

01 一難:現在少見的劇情內核

關於翻拍會失敗,第一個就會讓人想到劇情。

就仙俠題材來講,《仙劍三》並不是唯一。在後續又相繼出現過很多爆火的仙俠作品,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千古訣塵》《長月燼明》等作品。

但,爆紅的作品越多,《仙劍三》就越顯經典,因為故事內核不同。

所有仙俠劇的起點都是以男女主愛情線串起來的,隻是後來的仙俠劇在播出時,全程突出的是感情,要麼虐死瞭,要麼甜死瞭。觀眾最盼望的要麼是女主趕緊死掉重生,要麼就是趕緊黑化手刃仇人。

現在仙俠劇出圈的名場面是女主絕望透頂,跳下誅仙臺;是女主因為誤會錯殺男主;是女主哭戲多絕,男主有多癡情。

對於這些仙俠劇來說,蕩氣回腸的是愛情。

但《仙劍三》不同。

盡管它也是以景天和雪見的愛情為主線,但故事內精髓是“俠”。

為瞭戰勝邪劍仙,龍葵以身跳進練劍爐,灰飛煙滅;茂茂為瞭給百姓換糧,割肉而死;紫萱和白長卿虐戀三世,為瞭蒼生放下情愛,生死不再相見。

它以小愛作為開端,以大愛作為結局。他們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蕩氣回腸的是俠義。

而現在電視劇中所缺少的恰好就是“俠”,編劇擅長寫愛情線,也懂得如何用愛情線抓住觀眾心理,帶來數據流量。

所以,改編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創作者們能否走出舒適區?

國產劇習慣瞭套用外殼玩戀愛的把戲,翻拍能否抓住這部劇的精髓?又該怎麼在愛情線中體現“愛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蒼生故,二者皆可拋”的大無畏精神?

處理不好這些問題,翻拍就會坍塌一半。


02 二難:“難搞”的演員陣容

現在看,《仙劍三》真是一個全明星陣容,現在想要湊這樣的局,難。

不是難在演員的知名度上。

要知道在劇集開播之初,很多演員都還未大爆,處在待紅的位置上。

難是難在角色的契合度上,一是演員和角色的契合,二是指演技和角色的契合。

其實《仙劍三》在選角上,也經歷過一波三折。

邀請胡歌出演景天時,他曾以害怕角色和李逍遙相似為由,拒絕瞭邀請。最終,看完劇本後,才答應出演。

霍建華和楊冪都曾因為檔期問題拒絕過出演,甚至女主雪見的角色一度定為瞭唐嫣,劉詩詩飾演的也不是龍葵。

所幸,最終演員找到瞭最契合的角色。

胡歌演出瞭景天的痞,霍建華詮釋瞭白長卿的雅,楊冪看到瞭雪見的嬌俏,唐嫣把握住瞭紫萱的媚,劉詩詩保留瞭龍葵的天真。

這些角色,後來也成為瞭演員的經典角色之一。

翻拍如何選角勢必是一個難點,已有的流量演員未必會參演,沒有流量的不一定能憑借翻拍大紅,也可能會成為一生的污點。

比如,現在當紅的王鶴棣。

他憑借《蒼蘭訣》口碑逆襲,但這張餅怕是也難吃下。

參考演員張一山。張一山作為演技派,無論是出演《餘罪》,還是一人分式七角出演《柒個我》,都是叫好一片。

到瞭《鹿鼎記》飾演韋小寶,演技浮誇,非常油膩,罵聲不絕於耳。

而王鶴棣本人也吃過翻拍的虧,新版《流星花園》飾演道明寺。

盡管造型是帥的,但劇情和臺詞著實是拉低層次,被人嘲笑資產大幅縮水的富二代。

張一山和王鶴棣隻是一個縮影,證明無論是誰接手角色,註定會逃脫不瞭被比較一番,也註定會逃脫不瞭被嘲笑。

陳妍希因為出演《神雕俠侶》有瞭小籠包的稱號,楊祐寧版本的《天龍八部》讓觀眾驚覺,原來他如此油膩。

反面案例比比皆是,這是選擇翻拍必然要面臨的局面。

如果翻拍能再創輝煌,演員和劇作都是雙贏,但一旦比不過原版,觀眾目光最終還是聚焦在演員身上。

翻拍能否像當初一樣,找到最契合的演員,演員們又可以提供站住腳的演技,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03 三難:和觀眾情懷的對沖

坦白講,《仙劍三》播出時,雖然熱度很高,但還是存在很大爭議的。

它存在過低谷,根據手遊改編,劇中的人設發生瞭一些改變,導致遊戲粉並不買賬。

但,隨著時間流逝,一代又一代仙俠劇的出世,它顯得彌足珍貴。就連唐人後面出的《仙劍》系列都難創它的輝煌,被觀眾評為辣眼。

本以為它是仙俠劇的開端,沒有想到成瞭仙俠劇的巔峰。在同行的襯托下,《仙劍三》成瞭白月光。全能甄嬛都比不過皇上心中已逝的純元,更何況現在情況難料的翻拍。

觀眾情懷是把雙刃劍,利用情懷可以免費收割一波關註度,但同樣滿足不瞭觀眾因情懷而產生的期待,就會跌落谷底。

原班人馬重聚拍攝的電影版《武林外傳》尚且隻能勉強達到及格線的水準,而利用情懷圈錢的《愛情公寓》等作品就更不用提瞭,不僅消耗瞭觀眾的情懷,更影響瞭觀眾對影視劇的信任。

縱觀翻拍過的作品,叫好又叫座的幾乎沒有,幾乎都有槽點,演員演技,故事情節,亦或者是劇中造型,每一個出圈的雷點都在消耗觀眾的信任。

信任被消耗之後,就隻剩下觀眾談翻拍色變。

他們抵觸的不僅僅是翻拍這個行為,而是遠去的無法復制的青春變得面目全非。

內娛的創作者們就像不明白這個道理似的,一盤盤的端上被反復咀嚼過的劇作,呈現在觀眾面前,還企圖靠著“回憶殺”喚醒觀眾的DNA。

這是創作者們收割流量,制造話題度最好的方式,也是最不尊重觀眾感受的方式。

但,那又如何?

對於內娛來說,質量比不上流量,原創比不上翻拍。無論時間怎麼流逝,觀眾怎麼吶喊,總會有人看重流量比過質量。

比起抨擊翻拍,人心浮躁且高貴的內娛,才是真值得讓人討論的地方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