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網友也太會罵瞭。
評完瞭新四大天王、古裝劇四大醜男還不夠,如今又推出瞭四大演貝。這新詞乍一看還不理解,等解釋完才品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隻能說,網友在陰陽怪氣這方面實在是太智慧瞭。
曾幾何時,臺詞還是聲臺形表四門必修課的重中之重,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配音演員“一統”內娛,閉上眼睛,全是同樣的男聲女聲談戀愛。
被寵壞的“演貝”們,離開配音已經活不瞭瞭。
四大演貝,都是配音的“臉替”
新鮮出爐的四大演貝,老早就是臺詞界的差等生。
古裝男神任嘉倫,又名阿傑臉替。
早年《大唐榮耀》爆火,因為演技橫向對比還行,一度被觀眾們誇成古偶天花板,可連著幾部劇下來就發現瞭不對勁。
無論現代古代民國劇,任嘉倫從沒用過自己的原聲臺詞,全靠配音演員阿傑輸送情緒。
後來好不容易在《一生一世》裡用瞭原音,立刻就被觀眾揪出瞭毛病:
說話有氣無力、臺詞念白不清、就連重音都不知道落在哪兒。網友們恨不得立刻把阿傑喊回來上班:任嘉倫沒有阿傑,真的不行。
靠著《延禧攻略》出圈的許凱,當年的富察傅恒一度成為不少觀眾的白月光,對他的印象也自動帶入瞭傅恒的聲音。
可是後幾部劇播出才發現不對,不僅每一部的聲音都不一樣,還越來越不貼臉。
尤其是電視劇《你微笑時很美》,演員的嘴巴好像從沒張開,但臺詞居然能清晰無比地傳遞給觀眾,莫不是什麼腹語大師?
圖源:《你微笑時很美》
再一看演職員名單,哦,又是配音啊,那不奇怪瞭。
這部劇的主要角色幾乎都是配音
另外兩位榜上有名的演貝,則是吃瞭川渝方言的虧。
當年憑借新版《流星花園》出道的王鶴棣,那時就因為違和的配音飽受詬病。
後來他自己頻頻上綜藝,總算讓觀眾聽見他的原聲。閉嘴貴公子,開口土小弟。一口川普聽起來是好玩,但連普通話都說不好的人,居然也能一部接一部地演男主?
至於龔俊,也是一部原聲劇就現原形。
《你好火焰藍》裡他飾演一個消防員,第一次出場就是為瞭孕婦的安全跟前來救火的其他消防員起爭執,大喊著:“消防救援在乎的就是每一厘米!”
本來是個很燃很正能量的臺詞,但被龔俊一喊,就突然有種喜感。
這飄忽不定的語調和刻意放慢的每一個重音,不說瞭,大傢自己聽吧。
有人可能要說瞭,以上幾位都不算科班出身,沒必要那麼嚴苛。
可是入行時間這麼長,還毫無改進,觀眾難道不能提點意見?
早在當年《大唐榮耀》播出時,就有任嘉倫的粉絲到配音演員微博下留言,說以後任嘉倫的配音就全交給你瞭。
阿傑的回復放到今天也仍然鏗鏘有力:演員是要成長的,將來他必須給自己配音,否則也對不起演員這倆字兒。
但如今六年過去瞭,阿傑還在給這位“演貝”喂奶。
更可氣的是,除瞭這四位被觀眾拎出來罵的演貝,娛樂圈裡隱藏的啞巴演員還不少。也正是這些演貝們,讓配音圈的“四大天王”廣為人知。
他們分別是邊江、季冠霖、喬詩語、阿傑。
邊江一會兒是《何以笙簫默》裡的高冷律師何以琛,一會兒又變成《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夜華。前者跟唐嫣原聲談戀愛,後者跟季冠霖配的楊冪生離死別。
圖源:《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季冠霖最早靠著《甄嬛傳》出圈,後來又配瞭《羋月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動輒大開殺戒、動輒霸氣側漏,一路拿穩大女主劇本。
阿傑幾乎成瞭任嘉倫禦用,從《大唐榮耀》配到《錦衣之下》,深情男主的人設無出其右。
喬詩語配的是《一起來看流星雨》,後來又配瞭《老九門》、《楚喬傳》,一路下來,快成瞭甜美靈動女生的代名詞。
總之,把這四位隨意排列組合塞進大熱劇集,總有一款適合諸位“演貝”。
但他們越敬業,觀眾們就越疲憊。
也是,聽同樣的聲音翻來覆去談戀愛,能不煩嗎?
配音是怎麼淪為內娛的遮羞佈的?
說到這兒,必須來講講配音演員的正常工作。
最早,國內的配音演員都是為動畫片,或是譯制片服務的。
常常被觀眾拿出來玩梗的翻譯腔,比如“嘿,聽著夥計們,我一定會狠狠踢他的屁股,愚蠢的土撥鼠!”就是早年外國電影流入國內後重新配音的譯制片作品。
一些港臺電影被引進到國內之後,往往也會二次配音。
觀眾們熟悉的周星馳電影華語版,背後都有石班瑜的一部分功勞。
可以說,那個時候的配音幾乎像是一種二創,采用配音也是為瞭能讓觀眾更加理解電影內容、符合當時國情。
後來,隨著合拍片興起,不少外國演員和港臺演員加入內地劇組,配音又成為瞭這些演員的救命靈藥。
她姐前段時間寫過的《回傢的誘惑》,秋瓷炫韓國人、李彩樺香港人,普通話實在沒法速成,隻能讓配音挑大梁。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也會找到配音演員來輔助。
比如廣為人知的《甄嬛傳》,是因為後期配音時孫儷已經懷孕,而且孫儷本身的聲線不太適合後期黑化的甄嬛,導演鄭曉龍才找到季冠霖配音。
孫儷本人一直對此很有遺憾,在《羋月傳》時也申請瞭用原聲,但都被鄭曉龍否決瞭。
在那之後,她每一部戲都堅持使用原聲。拍攝《那年花開月正圓》時,已經被稱為電視劇女王的她還是帶瞭臺詞老師進組,指導自己。
圖源:《那年花開月正圓》
李誠儒曾在節目裡說:一位演員若是聲音是別人配的,那麼隻完成瞭這個角色一半的創作,而且還是很恥辱的事情。
為什麼臺詞功底如此重要?
首先,它直接代表瞭角色的情緒和劇情沖突的走向。好的臺詞功底必須要氣息穩定、聲音流暢、吐字清晰。
另外,臺詞所表達的情緒也是觀眾能夠收到的第一感受,隻有準確演繹出臺詞的層次、把斷句、重音、節奏都把握好,才能把角色的形象生動立體地喂給觀眾。
如果要在話劇舞臺上演出,演員還必須要保證自己的聲音能夠送到劇場的最後排,這種穿透力和音量控制,也是臺詞功底的一部分。
螞蟻競走十年瞭:一個標準的反面教材
換言之,臺詞能力是每一個演員的基本功。但在今天,配音卻成為瞭演貝們的遮羞佈。
當年陳偉霆剛來內地拍《古劍奇譚》,找個配音本來也不至於挨罵,但他後來接受采訪時被問到臺詞感受。
他一臉困惑還露出耍機靈的笑容:“你問配音員吧,反正聲音又不是我的。”這大言不慚的樣子,似乎完全沒把自己找配音演員當回事兒。
不僅如此,隨著配音濫用,那些隻是使用瞭原音(還不一定臺詞有多好)的演員們就立刻被誇上瞭天。
熱搜上,總能看到各種花式吹“原聲臺詞”,點進去一看,永遠是粉絲們在自己狂歡。一邊誇敬業一邊誇專業,不禁讓人困惑:
這難道不是個演員應該做的嗎?
還是得拉出老戲骨王勁松在2019年上海電影節時說的話來總結:
「我真的很遺憾,什麼時候我們這個職業成瞭一個背臺詞都要被表揚的職業瞭,背臺詞是什麼?背臺詞是你上戰場的那支槍,你能告訴我說你到瞭戰壕裡沒拿槍嗎?你多不要臉哪?」
配音泛濫,也不能全怪小鮮肉
但話說回來,配音演員被濫用之後,對於不少好演員,也是一種傷害。
在這個娛樂流水線化的時代,有時候尋找配音也是無奈之舉。
拿橫店舉例,作為一個影視基地,各個劇組魚龍混雜吵鬧不已,根本做不到同期收聲。而且相比較後期配音的省錢省力,前期花大量時間收音實在是太費事兒瞭。
那麼為什麼後期配音不找原本的演員呢?
答案是:檔期不合。
季冠霖就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瞭大量影視劇配音的原因:“有的在拍戲、有的在外景、有的甚至在國外......劇組制作一個戲的周期是很短的。”
在整體粗制濫造流水線的環境下,即便是好演員也很難平衡各方,發揮出聲音能力。
那些能夠靜下心來修煉臺詞功底、找各種機會使用原聲臺詞的好演員,更成瞭少數。
前兩年,一檔叫《聲臨其境》的綜藝大火。既讓不少觀眾重新認識瞭這些臺詞功底深厚的演員,也讓他們意識到瞭臺詞在演員表演基礎中的重要程度。
一口氣配瞭八個角色的韓雪,向觀眾演繹瞭什麼叫一秒切換,男聲女聲童聲......八個聲音在分秒轉換的同時還都具有極高辨識度,讓人驚艷不已。
同樣半道出傢的張含韻,也在這個舞臺上展現出瞭驚人的爆發力。從《冰雪奇緣》的公主,到《歡樂頌》中的曲筱綃,再到最後和韓雪一起配音的《後媽茶話會》,無一例外地貼合原作,詮釋得無比精妙。
圖源:《聲臨其境》
自從2013年出演首部電影《初戀未滿》之後,她就下決心要提升演技,還回到瞭中戲做插班生,隻為重新學習演戲和配音。
也是憑著這股勁頭,才在如今30+的年紀再次轉型,成為瞭《愛很美味》裡的小妞方欣。
那麼回到最開始的話題,當我們批評演貝時,我們在批評什麼?
我們批判的是泛濫的配音,批判的是粗制濫造的流水線,批判的是躺在配音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的流量們。
曾幾何時,聲臺形表是演員們必須及格的基本功課,但到如今,聲音臺詞交給配音演員,動作戲交給特寫剪輯,大場面交給特效,情緒戲交給BGM。
演員四門功課,已經隻剩下瞭有臉就行。
更有甚者,念臺詞是面癱的,做表情是五官亂飛的,連一張臉,也不剩任何吸引力。
但即便是如此,仍然有源源不斷的劇本資方向他們投去橄欖枝。究其原因,不過是為瞭流量二字。
於是,演技臺詞一塌糊塗的流量、明知是屎的制作方、捏著鼻子咽下去的粉絲,完成瞭一場利益的共謀。
一步一步,底線一點點滑坡,所有的功課都成瞭擺在濾鏡下的泡沫成績單。
今天原聲臺詞上熱搜,明天過億播放量屠榜,後天敬業營銷推上熱門。接力棒在虛假繁榮中依次傳遞,越熱鬧,越荒涼。
隻不過,配音演員們永遠有下一部戲約,指著他們喂奶的這些演貝們,又能紅到幾時呢?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