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灌籃高手》的討論不絕於耳。
Sir轉念一想。
什麼時候,我們能拍出屬於中國自己的《灌籃高手》?
隨手一搜確實能看到不少粉絲在討論。
於是仔細分析一番後。
好消息——
論硬件我們不輸,好導演,大市場,還有數不清的優秀運動員故事……
壞消息——
即使如此。
國內體育的激動瞬間往往是賽場限定。
而離開瞭比賽。
熱血,總會淪為狗血。
01
賽場以外,近年國內運動員們最常出現的地方是綜藝節目。
曾經得過世界冠軍的運動員,更是頂流般的存在。
整個節目組捧在手裡怕掉瞭,含在嘴裡怕化瞭。
張繼科上《跨界歌王》,這是他的第一個綜藝節目。
娛樂圈各個咖位的明星,前輩如陳建斌、姚晨,當紅如陳赫、婁藝瀟,都來搶著握手。
一首平平無奇的《成都》唱完。
姚晨拱手;
陳建斌恭維:
他是真正的英雄級人物
彈幕大贊:
被乒乓球耽誤的歌手
唱完,大屏幕上開始播放張繼科在成都辛苦訓練的照片,大傢跟他一起回憶和肖教練的點點滴滴,眾人淚光閃閃,仿佛教練本人已歸西。
這時的他還很羞澀,唱著歌,手都不知往哪裡放。
這是大多數運動員進入娛樂圈的縮影:
人是跨界瞭。
身上的光環依然不容侵犯,甚至被多方精心保護著。
一檔戶外綜藝《看你往哪跑》,節目設置是尋找指定特征的女性路人。
張繼科上來就把素人攔腰抱住。
那時,他“迷妹”眾多,保姆車上,他瞥著大腿,拍著肚子,軟踏踏靠在座位上,跟宣稱要跟他“離婚”的粉絲對線:
脫粉,行,兩分鐘可以。
什麼?還不行?不慣你們瞭!睡!
下車,做著無意義抬帽動作,張繼科松松垮垮地說:
我是為瞭你們這群迷妹才不找女朋友的。
油膩?
不,當時很貼心地將這些行為都美化成“給迷妹送福利”。
無獨有偶,孫楊也曾有過這種待遇。
起初看是可愛。
他在綜藝節目,以並不雅觀的手勢把撒貝寧扔下水,他是要表達:我喜歡你喲。
軍隊題材真人秀《真正男子漢》裡也有這麼一段。
部隊拉練中孫楊手不小心受傷,未經教官批準,訓練還沒結束的情況下,擅自離隊包紮。
在崇尚紀律性的軍隊中無疑是大忌。
但孫楊堅決認為自己沒錯。
這些尷尬我們都盡收眼底。
但真正有人把這當成問題嗎?
沒有。
節目組,把他的人設包裝成天真、“少女心”。
他倆後來的事咱都知道瞭。
不止是翻車的他們,其他的世界冠軍來到綜藝節目,隨便一個小舉動,都會被包裝成“幽默”。
即使隻是忘記攝像頭,穿內褲“出鏡”。
綜藝節目對他們的“捧”,捧的是他們本人的綜藝素質嗎?
當然不。
是“世界冠軍”這個身份。
02
如果沒瞭世界冠軍光環,作為一個普通運動員,會變成怎樣?
運動員進入賽場,天然要接受著觀眾的審視。
一個鮮明的例子。
冬奧會上“摔瞭”的朱易,沒有大傢期待的優秀。
指責接踵而至。
起初群情洶湧:發揮失常就是技術菜,菜就是原罪,沒得洗。
再然後,開始質疑起朱易的參賽資格。
比如因為朱易的父親是歸國的頂級科學傢,於是就推測她走瞭後門。
冰協出面澄清,以及朱易媽媽放出的視頻,努力證明她的實力並沒有那麼差,也不是走後門。
可這時質疑的聲音又調換瞭方向:
奧運都結束瞭,以前滑得再好都沒啥用
沒說她不行,能參加都不差,但是那又怎樣?奧運摔瞭呀
賽場上失誤後哭泣,說是心態不行,抗壓能力不行,怪不得比賽發揮失常。
表現不夠自信大方,說她大賽經驗不夠,對自己實力感到心虛。
采訪時小動作多,又嫌她擠眉弄眼、疑似說謊。
換個角度想。
假如她現在已經是世界冠軍,上綜藝用上這樣的表情,Sir大概能猜到花字:
天真可愛。
對朱易的“踩”和對張繼科的“捧”,其實都是出自同一邏輯:
唯成績論。
“金身不破”的神話愈演愈烈,光環之下便越是漏洞百出。
張繼科運動員時期,有個人設叫“藏獒”。
在賽場上,他的攻擊性,被包裝成少年意氣。
孫楊則是“孫萌萌”,他的幼稚被包裝成天真可愛。
粉絲的瘋狂帶來瞭實打實的經濟效益。
2017年,張繼科第一次參加綜藝,但彼時,身為廣告寵兒的他已經身價6000萬。
第一名是孫楊,比他高出900萬,不太參加娛樂圈項目的第三名寧澤濤幾乎腰斬,身價3500萬。
別誤會。
Sir並不是在質疑運動員的商業價值。
競技體育,成王敗寇是鐵律,贏得多理應賺得多。
但。
這些所謂的“身價”裡,有多少是運動員個人的價值。
又有多少,是來自多方保護甚至美化下,所打造出的那個榜樣人設?
03
除瞭綜藝,還有電影。
中國一直有拍體育電影的傳統。
比如中國第一部體育題材的彩色電影,謝晉導演的《女排5號》。
即使在那個相對保守的年代,謝晉導演依然在電影裡加入瞭喜劇、愛情這樣大膽的元素,當時引起不小的觀影熱潮。
還有之後的《女跳水隊員》。
不僅體現瞭艱苦奮鬥的經歷,同時也大方展示瞭女性運動員的矯健身姿,畫風清涼。
那時的體育題材往往以大膽突破著稱。
而市場開放後,我們看到的優秀體育片基本是引進自海外。
從好萊塢的個人英雄主義,到日本的勵志青春,再到香港、臺灣地區也有過像《激戰》《破風》這樣有著本土特色的體育片。
甚至印度,也產生過《摔跤吧!爸爸》這樣的現實主義爆款。
反觀我們呢?
不是沒有拍。
恰恰是一直在拍,一直在改,卻很難上映。
陳可辛那部網球電影。
開局野心巨大,故事橫跨三十年,而且從各種物料來看這不僅是一部運動員傳記片,而是以此為切點記錄社會變遷。
然而,電影自2019宣佈殺青後,幾乎銷聲匿跡。
當然後續還有不少電影跟觀眾見面。
短道速滑的《我心飛揚》,女排的《奪冠》,乒乓球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可不約而同地,一波三折。
《我心飛揚》臨時撤檔又重新上映;
《奪冠》,原片名《中國女排》,更名後才上映。
《乒乓》更不用說。
從去年九月殺青之後,《乒乓》一直在流浪,多次定檔、撤檔,回爐修改,再定檔,再撤檔。
在中國拍一個真人體育電影,需要顧及的困難太多太雜。
《乒乓》原定的國慶檔,正好趕上世乒賽,電影上映和輿論會不會給比賽帶來影響?
再後來則是人物原型問題。
過去《乒乓》所有宣傳都強調——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還有一版預告,直接就叫“五虎特輯”,熟悉國傢隊故事的影迷,已經給報瞭身證號。
但正式定檔初三的預告,人名全部被改,包括看電影時,有的臺詞和嘴形對不上。
盡管俞白眉在公開場合表示,所有原型人物都已經得到瞭授權。
但顯然,臨到上映,這還是成瞭一道坎。
更可惜的是,即使從成片上看,《乒乓》也試圖在限制之下作出瞭不少有勇氣的突破。
比如對團隊運動裡的犧牲,它沒有回避。
畢竟那些隊伍裡的“棄子”,在現實中才是大多數。
而關於當時國傢隊內部的問題也沒有選擇繞過。
電影裡有個細節。
教練突擊隊員宿舍,在床底下搜出瞭違禁物,鏡頭沒有直接交代,但背景音能聽到麻將聲。
更意味深長是——
鄧超搜出來後冷笑一聲說:
呵,和我當年藏的地方一樣。
但也到此為止瞭。
《奪冠》編劇張冀曾說,“要拍中國女排,很多歷史時期躲不開,很多東西又不敢觸碰,也沒法觸碰。”
把中國女排換成任何一項“國民運動”,道理都是相通的。
太多禁忌,太多形象考量。
優秀的運動員,不容許被發現有一絲瑕疵。
而即使不考慮這些現實問題。
中國體育片,似乎都有一種通病——
太愛“贏”。
陣容上。
必須是最好的導演,最有市場影響力的演員,以及最火的運動。
故事,也大多是失敗後的逆襲,並且不止贏瞭比賽,還要同時扭轉某種宏大的情緒,比如落後挨打,比如冬奧圓夢。
但。
正因為對“贏”的理解太過單一,這些電影也往往難以寫出真正讓人動容的“勝利”。
舉個例子。
《乒乓》的結尾是什麼?
年輕隊員,在賽後發佈會上搶過話筒,意氣風發地回應國外記者:
這場勝利,隻是開始。
潛臺詞:
不僅要贏,還要一直贏。
而那些為瞭贏而作出的犧牲,那些為瞭勝利而被迫壓抑的情愫,隨著這聲堅定地口號而戛然而止。
作為對比,《灌籃高手》怎麼寫勝利?
湘北終於擊敗瞭強大的山王,主角宮城回到傢鄉,來到海邊找到媽媽。
媽媽第一反應沒有問他贏瞭沒。
她問:那個叫山王的隊,感覺如何?
宮城思索瞭一番。
望著平靜的大海,自顧自地說:
“我覺得,(山王)好可怕。”
如果有一天,國產體育電影也敢於說出這樣真實的恐懼。
便可以期待屬於我們的“灌籃”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