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消息,前不久註銷手機號等於出賣自己的話題引起全網熱議。當時有業內人士科普,註銷手機號後如果不解綁,號碼的第二任主人可以通過手機號登陸各種賬號,可能會泄露個人信息、損失錢財。
今天就有一起類似案件被曝光出來,據報道,2019年一位7旬老人劉某為方便存領拆遷款去銀行辦理儲蓄卡,同時實名購買一張153開頭手機卡,並註冊某支付軟件賬戶綁定儲蓄卡。
5個月後,因覺得該號碼長期閑置浪費,劉某將其註銷。
2023年劉某急需用錢想起來那張卡中還有近60萬,結果銀行工作人員卻告知卡內錢款已被陸續轉出。
查詢流水數據才發現,這筆錢在2021年至2023間,從其原手機號所綁定的某支付軟件賬戶被陸續轉出。
報警後查明,劉某的那張153開頭手機卡在2021年被重新投入市場,並被楊某註冊使用,在註冊支付賬戶時發現已綁定儲蓄卡,隨即通過多次、小筆的方式,將59萬餘元轉走。
經檢察院提起公訴,楊某傢屬已退賠劉某全部損失,今年3月,楊某因盜竊罪獲刑三年六個月,罰款10萬元。
再次提醒大傢,註銷手機號的時候一定要解綁所有賬號,可以通過“工信微報”和“中國信通院”等微信公眾號,以及支付寶“一證通查”小程序等方式找到查詢入口,一站式瞭解自己手機號綁定的賬號。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