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谱见文旅
暑期刚至,旅游市场再起波澜。
近日,成都一名自称贾岚的个人,冒充旅行社工作人员,超低价揽客,骗取上千名受害者近3000万元的诈骗事件在业内被广泛讨论。
先以第一波低价产品吸引种子用户,真实完成这波服务后,靠裂变培养新一波用户,在新一波用户付款后,不按原计划出行,拒绝退款。
利用游客薅羊毛的心理,先给甜头再集中收割的现象在旅游行业不止一次出现过,就连被骗的人也感叹:她布局很长,是干大事的人。
这种低价团骗局在旅游业内已经不是个例,可是,为什么会重复出现呢?
前段时间,谱见文旅发表了一篇中老年低价团的相关文章《中老年旅游团自我揭秘:我们就是在诈骗》,其中也谈到,某些低价旅游团,就是低价吸引以后的诈骗,某些低价团的价格连成本都不够,怎么赚钱?就只能从别的地方动歪脑筋。
为什么低价陷阱总有人上当?
除了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外,还有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知偏差。
01
贪小便宜吃大亏
低价旅游一定有猫腻
旅游产品一分钱一分货。
动不动就说便宜几千的产品几乎不存在,每个产品在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核算好了价格。
产品的正常价格在市场上基本能查到,产品成本中所包含的交通、住宿、门票等费用也比较透明,在线上平台查一下就能摸个大概价格,最简单的就是对比携程,便宜太多肯定有问题。
我们拆解一种常见的西藏低价游套路:一般旅行社会找很多旅游博主拍多种宣传2980块钱12天的西藏游,而且是买一送一,包含火车往返路铺票。
其实这个价格连成本都不够,从西宁到拉萨最便宜的上铺也要495块,往返就是990块。6月7月8月9月,是西藏最好的季节,也是最贵的季节。
布达拉宫门票一张是200、巴松措145,雅鲁藏布江峡谷门票150+90的观光车,羊卓雍措60,门票和火车票加起来就已经是1635了,这还没算大巴车、酒店住宿、餐费,导游服务费这些加起来的话,一个人成本费用多少3500块左右了,这只是成本,我们还要赚钱,就只能从别的地方动歪脑筋了。
天上不会掉馅饼,低价背后一定藏着猫腻,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购买旅行产品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02
旅游预订
应该认准正规渠道
甄别的方法有很多,旅行社是否正规完全是可以分辨的。
首先,在下单旅行产品前,出于谨慎的考量,可以要求代理方提供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也可以在全国旅游监管平台上查询你所报名的旅行社是否显示许可证号备案信息。
其次,到了付款阶段,认准对公转账,对公转账的账户是公司账户,不会有任何个人经手,个人不能随意挪动,款项更安全,更有保障。
并且有了公司账户后,可以通过这个账户掌握代理方的公司信息,如有问题,可以直接用这个作为凭证进行投诉。
最后,在付款后,一定要和代理方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正规的公司会从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发送电子合同,这个合同只有拥有正规注册备案的企业才能和用户签署,受国家监督和保障。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来到线下实际当面付款交易,在网上多查询一下对应旅行公司的口碑和评价。
03
不要让“性价比”成为伪命题
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没有错,我们也不否认“低价”是最快触达用户的一种方式。
但任何商业行为都有其成本,且有赚取利润的需求。一些“低价旅行团”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低价”,往往是服务质量的严重“缩水”,更有甚者,先用低价引流,而后通过各种手段牟利。
消费者追求的“性价比”,反而成了伪命题。
另外,这种“低价旅行团”表面看只与商家自己相关,实际上和整个行业紧密相连。不合理的“低价游”甚至是“低价诈骗”背离价值规律,破坏了市场秩序,涉嫌不正当竞争,必然会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旅游产品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复购和转介绍或许才是业内最高效的获客方式,这背后是品牌打造、专业服务、差异化产品等等因素的积累,旅游行业的生意从来都是慢生意,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成了也是虚胖。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