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風窗記者 黃澤敏

從投資周傑倫演唱會的80萬元開始,孟築共被餘某騙走瞭115萬元。

在餘某虛構的短周期、高利潤的演唱會投資項目下,錢被一筆一筆騙走。這不僅掏空瞭孟築的腰包,還讓他背上債款。這筆錢中,有60萬元是他向銀行貸款來的。接下來的每個月他要還款近3萬元。債務逼迫下,孟築考慮變賣自己的房產或車。

9月19日,電話那頭,餘某還在向他保證,一個月前承諾的約80萬元收益很快會到賬。電話掛斷沒多久,他就從和餘某的共同好友處得知,餘某涉嫌詐騙,正在派出所。

今年以來,線下演出市場重新開放,喜瞭粉絲,也吸引瞭不少行業外人。他們渴望在井噴的演唱會中分得一杯羹,卻掉進瞭餘某精心搭建的演唱會投資陷阱。

據新京報9月26日報道,目前警方已對餘某立案調查,被騙金額超2000萬元。

但被騙人數和金額仍陸續增加,他們大多都因投資演唱會的方式中套,有人被騙上萬元,有人被騙上百萬元。

“投資50萬,利潤30萬”

被騙後,孟築有一瞬間覺得“天塌瞭”。多年的工作積蓄化為烏有,還欠瞭一大筆債。

孟築不是一開始就給瞭餘某80萬元。第一次,他投瞭50萬元,那是餘某給出的最低投資金額。在實際的收益到手前,他“留瞭個心眼,沒想做這麼多”。

隻是他沒想到,從一開始,所謂的投資就隻是一場騙局。9月20日,得知餘某詐騙後第二天,孟築從長沙趕到貴陽報案。直到踏進派出所,他才真正相信自己被騙瞭。

他和餘某相識多年,有不少共同好友。在疫情之前,對方已經是演唱會票務,手下有一群票代替她賣票。想要什麼門票,對方總能搞到手,他也曾買過兩張,沒聽說過有什麼意外。

來到7月初,餘某向他提議合作投資演唱會。他們口中的“演唱會投資”項目很簡單,並非真的舉辦一場明星演唱會,而是“找主辦方拿票”。聯系具體某一場演唱會的主辦方,從其手中購買一手門票,再進行二次拋售賺取利潤。

孟築與餘某的聊天記錄 / 受訪者供圖

投資方隻需出錢,無需操心如何拿票、賣票,便可分得利潤的40%。這意味著,投資50萬元,到他手中的利潤就有超過10萬元。

在隨後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餘某解釋,門票一旦購上,會由票代溢價銷售,加上她列表裡的客戶,不用擔心門票賣不出去。“她當時跟我說過,50萬隻能訂個幾百張(前排)票,隨便就賣完瞭”,何況今年演出項目勢頭強勁。

此外,還有合同進一步保障。據合同協議,若演出無法正常舉辦,退回投資本金;銷售過程中導致虧損,投資方無需負責。

私下裡,他在網上查詢並咨詢票務行業內其他朋友,以確認餘某口中的演唱會真實存在並有多輪搶票機制,以及票價又是否真的能高價賣出。

他還發現,餘某的幾位朋友在朋友圈銷售的演唱會門票,正是餘某所談論的投資項目。孟築猜測,這些朋友可能也在與餘某合作投資,“我想大傢都在做,那沒有問題,肯定能做”。

此前,孟築的公司營收持續下滑,他感到焦灼,也曾將目光投向消費高漲的演出市場。恰巧,餘某向他拋出橄欖枝。他想起,三年前他們也曾合作投資演唱會。

即使那次合作實際到手的利潤並不穩定,為瞭要回本金,他們還爭吵過幾次。但他仍覺得那是一場真實的投資。對於後期利潤縮水時,餘某給出的特殊時期演唱會效益不佳、無法舉辦演唱會等理由,他也表示理解。

沒再猶豫,他們簽下合同,約定投資50萬元,所得利潤超過10萬元。

7月10日前,他將承諾的50萬元匯給餘某。在規定的的8月10日,他確實收到瞭第一筆回款。最終,在8月18日前,他陸續收到瞭所有利潤和本金。

雖然回款稍慢瞭幾天,但巨額的利潤,打消瞭孟築的顧慮,也加強瞭他繼續投資的決心,“我就上頭瞭”。他覺得可以再做一場。

餘某告訴他,第二場投資是拿今年周傑倫天津演唱會的前排座位票,隻管拿票,肯定會售罄。他沒有猶豫,周傑倫演唱會的火爆程度人盡皆知。他們簽下合同,約定投資80萬元,可獲利潤65萬元。

2023年9月7日,周傑倫嘉年華時間巡回演唱會(天津站)場外樂迷如織 / 圖源:視覺中國

80萬元陸續匯入餘某賬戶後,她以演唱會投資缺瞭點錢為由,再次聯系孟築,希望他繼續投資。孟築沒有錢瞭,但餘某反復強調演唱會投資“短周期、高收益”的特點,說服孟築貸款,再以利潤還款。

最後,孟築以銀行卡、微信、支付寶轉賬的方式陸續投入共115萬元。

餘某口頭告訴他,這些投資至少保底回報80萬元,按照此前合同約定的9月15日回款。他截圖瞭轉賬記錄,沒有要求再擬新的合同。他相信,本金很快會收回,並伴隨著更高的利潤。

但在約定的日期當天,他沒等來第一筆回款。當他聯系餘某時,她則以在馬爾代夫旅遊、銀行卡限額或被凍結等理由拖延回款,聲稱得再晚幾天才能處理。

這並不是孟築首次聽到類似的理由,餘某也不是第一次拖延回款。但拖延過後,本金總會收回,沒有其他意外。他相信瞭對方。

然而,4天後,他從共同的朋友那裡得知,餘某涉嫌詐騙,已經被帶到派出所。就在當日,餘某還在電話那頭對他作出回款保證,讓他不要擔心。

在給南風窗分享合同截圖時,孟築在記者提醒下才發現,合同內收益錯寫成瞭650萬元。

他回復,當時簽合同時候沒細看,“因為太信任瞭”。

孟築與餘某簽訂的投資合同 / 受訪者供圖

圈 套

高額利潤的吸引力和對餘某的信任,是大多數人陷入圈套的第一步。依賴“可靠”的包裝和“可信”的人設,則可進一步加強圈套偽裝的“真實性”。

這些受害者們,多是餘某的熟人。

另一受騙者江帆,他的妻子和餘某是高中同學。今年年初,餘某向江帆妻子提議共同投資演唱會。在後續的面談中,他們才達成第一次協議。但他們仍被騙瞭460萬元,這個數字包括瞭親友在內共10人的資金。

餘某與江帆的聊天記錄 / 受訪者供圖

但熟人身份,不是他們相信餘某的全部原因。他們之所以“中套”,和真實到手的回報脫不開幹系。直至事發,江帆夫婦與餘某的合作已經超過30次。和真實的投資一樣,他們獲得瞭回報。

大多數人在拿到收益和本金後,便會從最初的搖擺,轉變為信任,進而紮入圈套。

江帆聲稱有一定投資經驗,對演唱會行業也有所瞭解。“我們投資,也不是說錢放那我們就不管瞭,我們也會跟進。”在分析認為該投資“相對靠譜”後,他們才真正入局。

隻是後來他才發現,這種“靠譜”,建立在餘某“近乎完美”的包裝之上。

每次投資,江帆會要求餘某提供利潤表,瞭解一張門票大概的原價、拿票價、出售價。他還會向行業內其他朋友咨詢,確認收益符合行業的情實際況。

此外,每次投資,他都會要求餘某提供主辦的信息,並截圖轉賬記錄。餘某都照做瞭。她甚至還提供瞭與主辦方對話的截圖,呈現出自己參與拿票的過程。

餘某通過提供與“主辦方”的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呈現出自己參與拿票的過程 / 受訪者供圖

但他沒想到的是,此前他認為可靠的“證據”,是真假摻合的內容。事後,江帆聯系到餘某提供的轉賬截圖中的主辦方。對方承認認識餘某,也確實像餘某說的那樣承辦過演出和音樂節,但他們從未進行過相關交易。

在餘某發給自己的截圖中,收款對象為主辦方的截圖,是後期處理過的,而收款姓名與主辦方姓名對不上的截圖,則可能是真實給其他人轉賬的“虛假”截圖。

“比如說她給另一個受害者的轉賬,是真實的轉賬。然後她發給我們,說這個是主辦方。我說這個人怎麼跟你上傢真正開公司那個人的名對不上,她說是公司財務什麼的。”

此外,面向不同的投資人,餘某會給出不同的利潤數據,以此“對癥下藥”。如提供給孟築的利潤——投資50萬元所得利潤30萬元,到瞭他這,投資利潤為10%-20%。江帆認為是因為他們相對瞭解過,“她也不敢跟我們說那麼高”。但他也相信這一利潤是可能存在的。

餘某的騙局,是在真實的信息基礎之上,再添磚加瓦而成。真實的信息參雜著部分虛假和虛構,讓江帆難以分辨真偽,“那些資料做的還是比較天衣無縫的”。可觀的利潤,吸引他一步步加大投資。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受騙者都拿到過利潤,但他們仍難以逃離騙局。

餘某總是有各種理由推遲回款,但事發前,沒有人認為她會詐騙。他們都以為,投出去的錢,最終都能收回,隻不過是暫時耽擱瞭。

多位受騙者都出現過餘某以各種理由推遲回款的情況 / 受訪者供圖

另一受騙者周雪覺得,這種沒來由的“信任”,得益於餘某多年來建立的人設。這種人設,是圈套成形並“做大”的重要一環。盡管沒有拿到過收益,也沒拿回本金,但周雪仍陸續轉給餘某共26萬元。

自2011年相識以來,周雪眼裡的餘某一直是個“做大生意的人”。那時,她們銷售同一款大健康產品,餘某總能有出色業績。

後來,餘某成為一名票務代理,又在朋友圈樹立瞭“很能賣票”的形象。每天收都有大量訂單信息,大量門票售出,轉賬交易過多,導致銀行卡常因此被凍結,“(朋友圈)給我們看的,她的卡裡餘額從來都是幾千萬那種”。

餘某的朋友圈及發佈在朋友圈的餘額截圖 / 受訪者提供

今年演唱會行業的復蘇,讓周雪萌生瞭進入這個領域的想法。她交瞭3萬元押金,成為瞭餘某的票代。對方表示,隻要成功賣出20張票,押金就會返還。

她做到瞭,甚至賣出瞭200張門票,但餘某並沒退還押金。理由和搪塞方法與其他受騙者所述類似。她產生顧慮,尋求餘某身邊親近的好友瞭解情況。對方安慰她,表示餘某人沒問題,隻是有點拖延癥。周雪緊繃的神經稍微放松瞭。

每次催債無門,周雪都告訴自己,也許對方的資金暫時周轉不開。她暫時放下瞭遲遲未能拿回的押金,繼續靠微商和票務工作維持生計。

後來,餘某提議投資周傑倫太原演唱會。這次需要周雪來賣票,隻需投資5萬元,15天後就有2萬元的利潤。

高額利潤吸引著她,於是她給餘某轉瞭5萬元。可15天後,她沒有收到承諾的利潤,便再次聯系瞭餘某朋友。朋友拿著周雪提供的截圖詢問餘某情況。

餘某轉頭責怪起周雪對她的不信任,還表示周雪的懷疑傷害瞭她,若不相信她,就別再合作瞭。周雪開始猶豫,“是不是我自己太小氣瞭,還是怎麼樣?”

周雪與餘某的聊天記錄 / 受訪者供圖

之後,兩人的關系莫名其妙又好瞭起來,但周雪再沒想過利潤的事情。她隻想拿回自己的本金。她從未想過,自己印象中有錢且不差錢的餘某會詐騙。

後來,餘某又以投資等名義聯系她,她都一一轉賬。直到9月17日,她還給對方轉瞭7萬元,那是她唯一剩下的錢。

“生活總是要繼續的”

9月19日是周雪的28歲生日。那天,她是在派出所過的。

一早醒來,她從別人口中得知餘某詐騙的消息,“我還以為她是被詐騙瞭,結果說她詐騙,我腦袋嗡的一下”。在朋友的陪同下,她從遵義趕到貴陽。

抵達貴陽市漁安派出所時,已經圍瞭十來個人。周雪沒想到此前讓她放心的那位餘某的好友也在現場,“她被騙瞭500萬”,她覺得那是“對騙子最好最好的人”。

他們想不通,為什麼餘某會選擇詐騙?在江帆看來,餘某若繼續投入演唱會行業,利潤可能不如她詐騙所說的那麼高,但仍然相當可觀。畢竟她在這個行業摸爬打滾瞭這麼多年,也真的認識主辦方、有客源,積累瞭一定信任。當下票務售票,正是基於顧客對他們的“信任”。

從餘某提供的林俊傑2023香港演唱會利潤估算表來看,580元的門票從拿票到售出,約獲益780元,前排座位利潤更高。以100萬元的資金來拿票,預計利潤約30-40萬元。

餘某提供的林俊傑2023香港演唱會利潤估算表 / 受訪者提供

南風窗采訪瞭某票務公司工作人員,對方根據其從業經驗認為,文檔內容符合行業實際情況。正如其所述,今年演出門票價格多次上漲,引發爭議。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音樂類線下演出的平均票價呈波動上漲態勢。

2023年演出銷售票房數據 / 圖源:燈塔專業版

然而,餘某並沒有真的進行投資。一些貴陽的受害者線上催債無果後,前去餘某傢中討債,揭開瞭這一騙局的面紗。據他們透露,餘某在傢中清點欠款時,已經數出上千萬元的債款,嘈雜聲中,餘某的母親報瞭警。

10月13日,南風窗記者聯系瞭貴陽市雲巖區分局漁安派出所餘某詐騙案的負責人之一李警官,但對方表示個人不便接受采訪,需跟分局聯系。隨後,記者致電雲巖分局,對方表示隻是接警中心,便將電話掛斷。

江帆在10月9日錄完口供。當天,他得知已有40多人報案並受理。然而,他所在的受害者聊天群中有超過90人。

江帆報案後收到的受案回執 / 受訪者供圖

這些受害者的情況各不相同,不少人找派出所報案,但未被受理。

人在意大利的Molly,以對方演唱會儲值和微商產品投資為由,被騙共9餘萬元。她委托律師代為報案,但律師告訴她,“(警方)說因為我這個詐騙理由和其他人的不一樣,不能當同一案件處理,讓我咨詢當地的法律,因為轉賬也在國外”。她表示,當地法律不受理國內案件。

有的人和票代張莉莉一樣,幫餘某賣票。由於餘某詐騙無法給客戶提供所需門票,她需賠付客戶門票、車票、機票、酒店費用等近3萬元。而她的報案也沒有被受理,她對追回損失不再抱有希望,“款肯定是追不回來瞭,大額的人太多瞭”。

受騙的人都希望能追回被騙走的錢。但轉給餘某的錢,卻一筆筆流向其他賬戶。“我這種不至於每天以淚洗面,生活沒啥大影響,她們(部分受騙者)真的,每天哭,真的絕望。”張莉莉說。

周雪告訴自己要堅強,“不管發生瞭什麼,生活總是要繼續的,無非就是回到十年前從頭開始”。被騙走的26萬元,是周雪和丈夫工作多年來存下的所有積蓄。她不敢告訴丈夫實際金額,隻說是被騙瞭幾萬元。

原本,他們計劃在明年春節過後開一傢餐飲店。周雪經營過一傢小店,但在前兩年關閉瞭,她打算重新開一傢。現在,這個小店也不會存在瞭。

周雪不再打算繼續做演唱會票務。偶爾有人找她買票,她還會發佈相關信息,但她坦言“說實話,不敢做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