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談及日前在美國加州出席兩個大型會議,中美兩地與會者都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三藩市灣區合作空間龐大,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轉型過程中,中美兩國也有很多合作機遇。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上周我從法國巴黎轉到美國加州,在柏克萊市出席了兩個大型會議,其中一個是以粵港澳大灣區與三藩市灣區的綠色發展、商務和投資合作、人文交流為主題的中美灣區對話,另一個是聚焦在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轉型與發展的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兩場會議匯聚中美兩地逾20個地方省、州和城市的政府部門、企業、學術及智庫機構等,合共200多名代表出席交流討論。

 

舊金山願景是這兩場會議成功舉辦的重要背景。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在三藩市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等領域達成多項共識,確立面向未來的舊金山願景,為兩國關係發展點明方向,也為灣區對話和持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務實的基礎。

 

這次與會的中方代表團成員超過100人,包括由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萬明分別率領的代表團,以及由我和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分別率領的港澳代表團。美方與會代表則包括加州州長紐森、前州長兼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席布朗、美國總統氣候問題副特使杜克,以及其他州政府的代表。

 

會議內外,兩地與會者都不約而同的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和三藩市灣區之間有着龐大合作空間,而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轉型的過程中,兩國在地方層面亦有很多可進一步合作的機遇。總括而言,我有以下幾點觀察。

 

第一、要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動綠色轉型及可持續發展,關乎整個社會及商業活動的調整和轉變,牽涉跨業界、跨地域、多層次的長期合作。以經濟綠色轉型為例,不管是航空、航運、交通運輸和建築,以至不同產業和企業的商業貿易和生產製造等,相關轉型都需要有資金、科技與人才的支撐,也需要其他人文和學術領域持份者的參與,才能更好推動對相關議題的充分認知和理解,同時也有資源和能力去踐行理念。正因轉型的過程複雜、不同行業亦須尋求創新方法應對各自挑戰,無論是跨地域的交流,又或是地區層面的跨業界討論,都會啟發出值得探索的合作空間和發展領域。

 

我這次率領參會的「香港隊」,20多名成員來自不同界別,除了環境及生態局、運輸及物流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以及投資推廣署等政府代表,也包括金融管理局、香港交易所、科學園、數碼港,以至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代表。我們一方面分享香港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轉型(包括綠色科技創新和綠色金融)的經驗,另一方面也從與者會的分享中,洞察到更多合作的可能。

 

第二、中美兩國的與會代表都認為,兩個灣區既有相似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在人才、技術和資金方面各具優勢。我這次在出席兩場大型會議期間,亦把握機會與創科初創企業會面交流。無論是來自香港、經科技園甄選並獲支持到矽谷交流半年的創業者,又或是一直扎根矽谷的科技公司,他們都認為兩個灣區機遇處處,有很大興趣在對方的市場接觸新的潛在客戶及探索合作機會。

 

可以說,兩個灣區的對話和合作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彼此的特色和優勢,相互吸引;而彼此亦了解到只要能開放交流,協同創新,就可創造更大的價值,為未來解決更多難題。

 

第三、兩個灣區在交流綠色發展經驗時,彼此啟發,產生新角度、新意念,豐富了應對問題的思考方法。以綠色金融為例,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發行量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助力區域的綠色轉型;加州則透過政策框架及措施,推動碳市場交易發展,讓相關行業的企業加速落實減碳進程,這是值得我們借鏡的地方。

 

另一方面,我國近年大力推動應用新能源汽車的進程,亦讓加州思考如何加速自身在這方面的發展。去年我國新註冊的新能源汽車超過740萬輛,佔新車數量超過30%,而加州的相關數字則為25%。他們亦欣賞並希望參考香港在城市發展規劃中,以集體運輸為骨幹的運輸模式,以減低私家車引致的碳排放問題。

 

務實的議題總是良好合作的好開始。乘着這次活動的契機,我們與三藩市灣區夥伴分別在三個範疇,即碳市場發展及可持續金融、推動兩地相互投資和綠色發展,以及促進青年交流及人才培訓等方面,簽訂了合作意向書或備忘錄,為展開更深入和密切的合作鋪路。

 

這次中美灣區對話和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為努力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舊金山願景貢獻更多地方力量。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