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近年來有關註PC行業,想必你可能會知道,2021年全球的PC出貨量達到3.488億臺,並創下瞭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在如此亮眼的數據背後,關鍵性的推動因素卻是帶有偶發性質的“網課”與“居傢辦公”需求,出現瞭爆發性增長。說得更直白一點,消費者並非因為當時的電腦(產品)特別出色而去購買,隻是因為迫不得已、必須要添置或更換電腦,才掏瞭腰包。

正因如此,當此次疫情逐漸平息、在各類遠程學習、辦公的需求“消失”後,PC行業的銷量下跌自然也就成為瞭必然。

PC的銷量有多慘?統計數據已相當“難看”

根據IDC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從2022年第一季度至今,全球的PC出貨量已連續5個季度同比下滑,並且跌幅還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比如在2022年第一季度,PC出貨量僅僅隻下降瞭5.1%,但到瞭2022年第二季度,下跌幅度就猛增到瞭15.3%,而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第一季度,PC出貨量的同比跌幅更是已經擴大到瞭29%。

如果將2023年第一季度的PC出貨量數字(5690萬臺),與2021年的高點(9270萬臺)進行對比就會發現,短短一年多的時間,PC的出貨量下滑已經高達38.62%。如果繼續這麼跌下去,“PC行業出貨量同比腰斬”的那一天,或許要不瞭幾個月就會到來瞭。

很顯然,面對這樣的局面,整個PC行業不可能“無動於衷”。但細數各方的“自救”方式不難發現,如今PC行業雖然看似正在經歷困境,但實際上的情況卻可能要比數據上看起來的要好得多。

面臨衰退,降本增效通常才是慣例

眾所周知,當整個行業進入銷量消退期後,“降本增效”通常才是相關企業最為常見的方式。通俗地來說,就是在產品上降低成本和售價,從而刺激更多預算相對有限的消費者“換機”。但同時這些產品因為成本降低瞭,所以盡管看起來會比老款更便宜,但利潤率卻未必會低。如此一來,廠商自然也就能夠撐過困境瞭。

這方面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2021年-2022年的手機行業瞭。不知道大傢是否還記得,從2019年到2020年,整個手機行業曾迎來瞭一輪影像配置的“大躍進”。不僅幾千萬像素的大底主CMOS快速普及,而且許多品牌也開始重視“潛望式長焦”設計,甚至還將用到瞭旗下的“青春版”機型上,頗有種技術大幅進步、所有消費者都從中得利的氛圍。

但到瞭2021年、2022年,一方面絕大多數的中高端、高端機型的“大底主攝”規格,長期停滯在1/1.56英寸、5000萬像素的水平,不再進步。另一方面則是諸如JN1這樣的小底超廣角方案大行其道,在部分新機上取代瞭曾經的大底超廣角配置,反而帶來瞭一定的畫質退步。最後就是“潛望式長焦”變得極其罕見,甚至一度在非旗艦機上完全絕跡。

換馬甲、炒冷飯,PC廠商的那些“騷操作”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PC行業也有一些“騷操作”。比如AMD在推出7000系銳龍時,“順便”將此前5000系的後期型號以及6000系,通過“改名”的方式並入瞭新的產品線。

又比如大傢都知道,NVIDIA在2022年10月發佈瞭首批RTX40系列顯卡。但可能隻有少數朋友註意到,2022年12月、也就是RTX40系列發佈後,NVIDIA還推出瞭配備GDDR6X顯存的新版RTX3060Ti。很明顯,這款“新品”針對的是迄今並無新架構可用的中端市場,打算讓老GPU再發揮下“餘熱”。

這還沒完,瞭解Intel的朋友可能知道,Intel在推出13代酷睿時采用瞭“區別對待”的策略。也就是說,隻有i5-13600以上定位的型號,用的才是真正的、具備更大二級緩存的“Raptor Lake-S”新架構;而i5-13600及以下型號,本質上則均為12代酷睿“Alder Lake-S”的換皮+技術下放版本,雖然對比上代增加瞭核心數量,但底層架構還是老版本、IPC也是沒有提升的。

一邊清庫存,但大量的新品同樣也相當亮眼

看到這裡,有的朋友是不是已經氣急敗壞,準備大呼上當瞭?別急。如果說過去兩年的智能手機行業,是幾乎全方位“集體擺爛”、“降本增效”的話,那麼如今PC行業卻並未徹底放棄繼續創新的步伐。甚至各大上遊企業在面臨困境的當下,反而在新品和新技術的開發上,顯得更加積極瞭。

比如說在超高端PC CPU領域,無論AMD、還是Intel,如今都已然重啟瞭停滯數年、面向“發燒級玩傢”的HEDT產品線。Intel的Xeon W9、W7已經上市,而多達56核心112線程的“全大核”配置,更是讓i9-13900KS相比之下就像是個玩具。而AMD方面也已有明確的信源透露,年內就會推出銳龍7000“線程撕裂者”產品線,而且不再僅限於OEM廠商和工作站領域,會重新推出消費級版本,以滿足頂級遊戲玩傢和創作者的需求。

新架構的“真”銳龍7000系列還會獨享特殊LOGO

又比如說在性能級PC CPU領域,AMD雖然因為銳龍7000系“馬甲策略”遭到瞭一些非議,但他們很快就針對真正采用新架構的銳龍7X40、7X45系列CPU,推出瞭視覺上有著明顯差異的新款LOGO。從而便於消費者識別“哪些才是真正的新品”。而且在目前的相關信息中顯示,銳龍7000系列、特別是銳龍7X40系列的780M核顯,性能上也確實已經達到瞭中端獨顯的水平,有望為超輕薄筆記本和小型X86掌機註入更強的性能動力。

這還沒完,根據現階段已經曝光的信息來看,雖然Intel在13代酷睿上玩瞭點“把戲”,但他們會在短期內先後推出“Meteor Lake-S”和“Arrow Lake-S”兩種新架構,組成全新的15代酷睿傢族。特別是其中定位高端的Arrow Lake-S,大小兩種核心均會帶來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將能夠讓遊戲玩傢和大多數非“發燒級”性能愛好者感到滿意。

當然,GPU領域也同樣如此。就在不久前,我們得到瞭NVIDIA RTX50系列顯卡將采用GDDR7顯存的信息。根據目前曝光的信息顯示,GDDR7顯存將可以在256bit的位寬下,達到超過1TB/s的帶寬性能,同時功耗甚至可能會低於現在GDDR6X。

要知道,對於現階段的旗艦顯卡來說,許多時候制約性能的關鍵因素其實就是顯存帶寬(而不是渲染速度)。如果GDDR7真能具備超高帶寬優勢的話,也就意味著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下一代旗艦顯卡將再次迎來瞭巨大的性能提升,而這無論是對於發燒級玩傢、還是普通消費者來說,顯然都會有直接的好處。

以技術創新擊破困境,或許才是真正的可持續之道

話說到這裡,相信大傢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瞭。沒錯,不同於以往消費電子行業在面臨衰退、滯銷時,單純選擇“降成本、降價格”的做法,PC行業如今雖然剛剛經歷瞭連續五個季度的出貨量下降,但上遊廠商卻普遍選擇瞭一邊“清庫存”、一邊“憋大招”的方式,爭取在短時間內以大量更為強大的新品沖擊市場,以刺激消費的策略。

為什麼PC行業會有如此不同的選擇?其實這背後的原因,還是得歸咎於2021年的那次“銷量暴漲”。

一方面,當時PC行業突然繁榮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遠程教育和居傢辦公需求的突然產生。這導致瞭許多消費者當時並非出於自願,而是迫於突如其來的需求不得不購買新的PC。於是等需求消退,這部分消費的換機意願自然便會空前低落。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正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消費者的購機行為並不是出於深思熟慮、而是短期內的沖動。所以也導致瞭2021年售出的那些PC裡,許多未必是真正好的產品,而且很可能單純是為瞭滿足“網課”、“遠程辦公”需求的低性能、低配置產品。

今年不少輕薄本都用上瞭i9+RTX4070的配置,這在過去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就算這部分消費者再怎麼不懂電腦,但是過低的硬件水準也決定瞭這類產品不可能有很長的使用壽命。特別是當上遊廠商快速拉升“性能上限”的情況下,低配機型便會更快地“過時”,因為無論是對於軟件開發者、還是實際的使用者而言,他們都會很快意識到,這些性能太低的PC已經不值得眷戀,性價比大幅提高的新架構、新硬件才是未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