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勇毅

編輯 高宇雷

2024年第一季度,曾在 WWDC 以「One more thing」的形式亮相的 Vision Pro ,將正式發佈。

這款產品中凝結瞭過去八年蘋果在 MR 領域最重要的技術。也可以說是庫克任期內最後、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蘋果新產品線。

庫克於 2011 年正式接管蘋果,但在此兩年前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時,曾被問及沒有喬佈斯之後的蘋果,將如何正常運轉。

他的回答是:「(蘋果)要真正掌握產品背後的技術,並且隻進軍那些真正能改變世界的市場」。

Vision Pro產品概念與最終產物都帶有庫克明顯的務實主義色彩:在僅靠創新已經很難再次改變世界的當下,用業內最多的投入與最前沿的技術,再一次嘗試改變世界。

Apple Vision Pro立項於八年之前,在過去五年蘋果至少投入瞭 200 億美元在這一項目的研發上,陸續申請瞭 5000 餘項與 Vision Pro 相關的專利。

對於其他 VR 頭顯品牌來講,一兩款產品的失敗並不會太影響公司的整體步調,Meta 發佈不到一年的 Quest Pro 如今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但 Quest 3 仍在發佈後成為如今最火熱的 VR 單品。

但 Vision Pro 對整個 VR 行業來講似乎都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今天的 VR 市場,並不比 Vision Pro 發佈之前有明顯好轉甚至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市場在走向萎縮。2023 年 VR 設備出貨量大幅降低的背景下,無論是騰訊「重啟」 VR 業務,Pico 裁員保存火種,某種程度上都與 Vision Pro 的前景息息相關。

iPhone的成功最終加速開啟瞭智能手機時代,但如今這種情況在 Vision Pro 上更加激進:如果 Vision Pro 在口碑與市場上折戟,毫無疑問會是對全球消費者對 MR 設備信心的重大打擊。

重構體驗

如今回看,iPhone 毫無疑問是一款「已經改變世界」的產品,它建立起瞭一個開發者與用戶互相依存生態舒適圈,iPhone 每年的「擠牙膏」式更新,反而保證瞭用戶每年都能以最低的學習成本快速上手最新的體驗,這是過去十年蘋果最擅長的產品更新策略。

但 Vision Pro 一個特例,即使 Vision Pro 遠遠稱不上 Apple Store 中出現過最貴的硬件產品:一臺 16 英寸 M3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 售價 27999 元起、一臺 32 英寸的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售價為 39999 元人民幣,這些售價都已經高於 Vision Pro,同時這些產品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 面向專業用戶而生。

但 Vision Pro 顯然並非一款隻面向專業用戶存在的設備:蘋果不僅為其開發瞭多款專屬的健身/冥想 App,還在 WWDC 期間展示瞭包括打 FaceTime 視頻電話、觀看空間視頻這樣非常日常的使用場景。

這讓 Vision Pro 在市場上所面臨的情況更像初代 iPhone:蘋果於 2007 年 1 月 9 日宣佈推出首款 iPhone,並於 2007 年 6 月 29 日開始銷售。4GB 機型售價 499 美元,8GB 機型售價 599 美元。當時 200 美元就能買到一部不錯的黑莓手機。

但 Vision Pro 自帶的光環太多,其中包含的概念也太過復雜,蘋果顯然並不想讓這樣一款決定下一個十年行業走向的產品最終失敗,讓蘋果不得不對 Vision Pro 面向普通用戶的首秀慎之又慎。

對此,蘋果的回答是:重新設計體驗的每一部分,即使它距離完美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以環保之名,蘋果頂著來自媒體與用戶的排山倒海般的質疑聲浪,堅持推動取消瞭在 iPhone 包裝中附贈電源適配器,讓每個標準運輸托盤上能多運輸 70 個 iPhone。運輸成本降低瞭 40%。通過標準化的方式為蘋果每年省下近十億美元運輸成本。

但這樣的商業定律在 Vision Pro 上都需要為更重要的事讓行:在 WWDC 主題演講後的 Vision Pro 媒體體驗環節,《華爾街日報》的記者 Joanna Stern 在試戴 20 分鐘後頭部就出現瞭明顯的紅色痕跡,蘋果顯然不希望這樣的事件在開售後出現在更多 Vision Pro 體驗者臉上。

即使庫克已經在投資人電話會中表示自己每天都會用 Vision Pro,但至今仍然無法看到任何蘋果高管頭戴 Vision Pro 的照片出現,這或許說明蘋果並不認為現在的 Vision Pro 是一款想 iPhone 或 Apple Watch 那樣足夠酷的產品。

為瞭讓「不夠酷」的 Vision Pro 能盡可能的變得易用,所有下單購買 Vision Pro 、即使是線上購買的用戶,蘋果為瞭確保用戶能得到可靠的使用體驗指導,也會要求其前往線下 Apple Store 商店中取貨。為此蘋果甚至還需要安排全美Apple Store 的店員前往 Apple Park 進行兩天的對應訓練,確保線下體驗流程的萬無一失。

之所以要設計線下取貨這一流程,是因為 Vision Pro 在硬件設計上就采用瞭很多復雜的設計;其中包括一個名為LightSeal 的面罩配件,用於貼合佩戴者面部與 Vision Pro 主機之間、阻擋多餘的環境光影響 Vision Pro 內容觀感。

蘋果提供瞭多種尺寸與形狀的 LightSeal 頭罩,還有搭配運動健身 App 使用的特殊版本,在 Apple Store 的店內試戴也會提供類似 Apple Watch 表帶一樣的各種尺寸試戴、消毒服務。供用戶在線下試戴時無論何種頭型都能獲得良好的使用體驗。

除此之外,Vision Pro 在 WWDC 期間展示的、吸附在 Vision Pro 主機上的蔡司近視鏡片,同樣也是類似的佩戴方式:需要根據佩戴者不同的近視度數來更換不同的蔡司定制鏡組。

無論是 LightSeal 頭罩還是定制蔡司鏡片,這些都會大幅增加產品在供貨與銷售的難度,這些也並非消費電子產品工業設計的常態,但這些最終都出現在瞭 Vision Pro 的銷售流程中。

頭帶與 Vision Pro 主機之間的 LightSeal,會根據每個用戶的頭型搭配合適的尺寸。

目前曝光的信息中,蘋果還計劃為 Apple Store 規劃出一片專用的區域,用於 Vision Pro 的體驗以及用戶試用,這片專用場地應該確保有合適的光線與空間,讓用戶體驗 Vision Pro,同時大面積的區域中隻佈置瞭 1-2 臺機器,由專人一對一引導用戶體驗。

即使是對於 VR 線下體驗來講,這樣的設計也意味著極高的成本,但蘋果的大動幹戈也有其理由:同樣的問題其他 VR 頭顯廠商大都選擇瞭在系統內置邊界圍欄、放手交給用戶去自行摸索,渡過最艱難的上手期,其中不乏因為不熟悉 VR 而導致使用者受傷的案例。

無論是 Vision Pro 的諸多配件設計,還是 Apple Store 對於 Vision Pro 體驗所作出的種種預備,都能反映出蘋果要確保Vision Pro 用戶體驗的決心,也證明蘋果對 Vision Pro 的定位,絕不僅是一款「有著更好的性能和更高售價」的 MR 頭顯。

構建生態優先

即使 Vision Pro 在 WWDC 期間對外界展示的面貌可能會讓很多 VR/AR 行業人士感到失望,少瞭很多想象中一款跨時代產品應有的規格,但它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強力的消費級 MR 頭顯。其畫面質量與低延遲效果,給每一位實際佩戴體驗過 Vision Pro 的人都留下瞭深刻印象。

但這還不足以讓 Vision Pro 成為一款成功的 MR 頭顯;從 Meta Quest 到 Pico,所有人都明白的一點是:一款 VR/MR 硬件想要取得成功,良好的應用生態與開發者的支持必不可少。這也就意味著蘋果需要在這些領域投入更多。

隻有建立起用戶對它的信心,讓足夠的 iPhone / iPad 用戶願意為 Vision Pro 掏更多的錢,但說服消費者就需要展示更多的功能。才能支撐起更多用戶在 Vision Pro 上完成原本能在 iPhone 或 iPad 上完成的事。

為瞭繼續推動開發者將自己的應用遷移到 visionOS 中,除瞭 Apple Park 所在地庫比蒂諾之外,蘋果還在包括倫敦、上海、慕尼黑、新加坡、東京五座城市設立瞭 Apple Vision Pro 實驗室,供開發者在 Vision Pro 上實機測試自己的 App。同時也有機會與蘋果員工面對面交流。

但這仍然做的不夠,即使基礎的轉制相對便捷,但這仍然僅是 2D 的應用交互體驗,

實機體驗對於這種新形態的應用開發至關重要:隻有當你深入體驗之後,才有機會瞭解到自己應用在新平臺上的更多可能,但如果連開發者都難以便捷地體驗到 Vision Pro,這一切也就無從談起。

在美國,由於能夠體驗到 Vision Pro 的隻有位於西海岸的 Apple Park,不少位於美國東海岸的美國開發者抱怨自己需要搭乘「跨國航班」,橫跨四個時區才能體驗到幾小時 Vision Pro,這毫無疑問會降低很多中小開發者的積極性。

即使是在開發者相對集中在二線城市的中國,實際上也存在著相同的問題:開發者對於前往上海體驗 Vision Pro 這件事也沒有展現出更多的熱情:開發者不僅需要經過蘋果的「篩選」,還需要自費負擔往來差旅,這讓很多中小開發者降低瞭參與其中的熱情。

「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太抽象瞭,我沒有體驗過,所以很難現在就去為它開發點什麼」iOS 應用開發者圖拉鼎這樣告訴記者暫時放棄為 visionOS 開發 App 的理由:「我更想要(為)摸得到看得著的東西(開發應用)」。

他同時還提到,Vision Pro 與此前蘋果 Mac 系列從 Intel 芯片遷移至自研 M1 芯片時有很大的不同:當時蘋果采用瞭面向開發者開放申請、並將 DTK(Developer Transition Kit,開發者過渡套件)直接寄送到傢的策略,如今 Vision Pro 的成本與復雜性都讓這樣大規模的開發者支持策略難以復制。

目前,即使是對 visionOS 感興趣、正在著手進行遷移的開發者,也經常會發現自己在開發過程中遇到諸多挑戰:一名資深 iOS 開發者對記者表示,他目前基於 SwiftUI(一款用於 Apple 生態 App 的開發框架)的應用代碼在遷移至visionOS 的成本很小,但經常會遇到一些代碼在 visionOS 上跑不起來、導致整個項目編輯失敗的情況。

對於這種問題,目前蘋果並未給出較為便捷的解決方式,他的解決辦法隻能是重寫業務層,復用一部分之前的代碼。原本想象中的現有生態快速遷移,實際上並不能直接獲得較好的效果,開發者為瞭保證應用質量,不得不將 App 整體重構,這就反過來加重瞭開發者在遷移到新平臺上的嘗試成本。

此外,Vision Pro在內容生態上主打的空間計算概念,對於很多軟件開發者來講也是全新的挑戰 —— 尤其是當下蘋果在visionOS 開發宣傳策略上主要面向的都是已經非常熟悉 SwiftUI 的原 iOS/iPadOS 軟件開發者,這些開發者比起 Meta Quest 或 Pico 生態中 VR 開發者來講對這樣一片新環境更加陌生。

初級的 App 轉制相對簡單,但轉制之後的 visionOS App 也僅僅停留在 2D 交互,無法真正發揮出 Vision Pro 相比其他MR 設備獨有的硬件優勢 —— 空間計算能力。即使是相對深度適配後的應用,在一些開發者放出的 demo 中,除瞭用到一些相對 3D 化的交互動畫,在實際操作體驗上也並沒有與 iOS/iPadOS 版本拉開體驗上的區別。

因此,多位接受采訪、對 visionOS 感興趣的開發者都表示:眼下顧及 iOS 以及 iPadOS / macOS 等版本的應用更新更加重要,visionOS 暫時隻會作為一個嘗鮮的補充方案,並不會針對性開發。

「一個平臺都沒有搞好,不想再去瞭解另一個平臺分心」。

除瞭多平臺難以面面俱到的顧慮,Vision Pro 首年註定不高的出貨量,也是降低開發者開發意願的原因:據某 Vision Pro 關鍵供應商的消息人士稱,蘋果已經要求 Vision Pro 獨傢組裝供應商立訊精密將明年產量調低為最多 40 萬臺,這一數字遠低於此前一百萬臺的計劃銷售目標,更難以與 iPhone相提並論 —— 這個數字甚至不及今年 iPhone 在 12 小時的平均累計銷量。

即使蘋果有能力聯合大型第三方 App 開發公司,針對 Vision Pro 作應用適配,但這目前已有數百萬應用的 iOS 生態相比仍是杯水車薪,關鍵仍然在於現有開發者的參與意願,但 iOS 開發者也明白,Vision Pro 發佈的定位即是一個面向開發者的「遊樂場」,首要開發平臺孰輕孰重已經有瞭答案。這顯然需要蘋果進一步推動 Vision Pro 的開發者推廣,同時降低應用遷移的門檻。

發售進度

根據目前的信息,Vision Pro 將在 2024 年第一季度(最晚不超過四月)發佈,但這個時間節點中,並未包括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傢 Apple Store 開售的信息。

據接近蘋果的供應鏈人士表示,蘋果目前計劃在 2024 年下半年才會推動 Vision Pro 在其他國傢的上市,這更可能是基於用戶接受程度的考慮:3499 美元同時也意味著稅後接近 4000 美元的售價, 即使這已經篩選掉很多普通用戶,但整體而言北美消費者對 VR/AR 生態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對自己戴上 Vision Pro 能夠得到什麼有著更為準確的預期。

正確的用戶預期,可以說是比生態體驗更為重要的東西:畢竟即使蘋果有呼風喚雨的生態掌控力,也無法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將《頭號玩傢》或《刀劍神域》中展示的那種 VR 虛擬世界體驗交付給用戶。

接近四千美元的價格錨定,也進一步鎖定瞭 Vision Pro 的首批使用者,大概率會是那些重視新技術、並願意為此支付溢價的用戶。Vision Pro 在美國之外的開售地區選擇也會是同樣的目標用戶群;有著龐大 VR 開發者群體的中國顯然符合這一定義。

但後續的更低售價的產品也或許會比我們想象的更快到來:截至目前,visionOS 已經迭代瞭七個測試版本,蘋果目前也仍在招募更多的設計師完善 visionOS,代號「Alaska」的第二代 Vision Pro,已經在路上。其中至少包括一款定價要比 Vision Pro 低廉的多的 MR 頭顯。

2016年首款 Oculus Rift 推出時,售價為 599 美元,並且需要與高性能 PC 連接才能使用。但如今的 Meta Quest 2 售價隻有它的一半,僅為 300 美元,而且可以無線工作。

Vision Pro註定也要經歷這樣一場變遷,但改變不會一蹴而就,它隻會是長時間的研發投入與應用生態的完善之後的結果。

如果一切順利,有朝一日, Vision Pro 有能力成為下一個 iPhone,成為新時代的「基礎設施」。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