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傢 12 月 21 日消息,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英特爾的 18A 工藝和臺積電的 N2 工藝不相上下。
不過基辛格表示,在背面供電(backside power delivery)方面,英特爾更勝一籌,也得到瞭客戶的廣泛認可。
基辛格表示英特爾在背面供電技術方面,提供瞭更好的面積效率,這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好的動力輸出,也意味著更高的性能。
基辛格表示 Intel 18A 憑借著良好的晶體管和強大的功率傳輸,略微領先於 N2。此外臺積電的封裝成本更高,而英特爾可以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目前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都在加速推進代工業務,在最近的 IEEE 國際電子設備會議(IEDM)上,三傢公司都展示瞭 CFET(Complementary FET)晶體管解決方案。
IT之傢註:堆疊 CFET 晶體管架構涉及將兩種類型的晶體管(nFET 和 pFET)堆疊在一起,目標是取代全環繞柵極(GAA),成為密度翻倍的下一代晶體管設計。
據 IEEE Spectrum 報道,英特爾是第一傢展示 CFET 解決方案的代工廠,早在 2020 年就公開推出瞭早期版本。在會議期間,英特爾介紹瞭使用 CFET 制造的最簡單的電路之一,重點介紹瞭逆變器的改進。
CMOS 反相器將相同的輸入電壓發送到堆疊在一起的雙晶體管的柵極,產生與輸入邏輯相反的輸出,並且逆變器在單個鰭片上完成。
英特爾還通過將每個器件的納米片數量從兩個增加到三個,將兩個器件之間的間隔從 50 nm 減少到 30 nm,從而改進瞭 CFET 堆棧的電氣特性。
專傢們預計,從現在開始,CFET 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可能還需要 7 到 10 年的時間。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