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瞭vivo發佈會並使用vivo X Fold2一段時間後,有個新問題出現並一直在困擾著我,對於折疊屏來講,難道最終“歸宿”,有且隻有“生產力”這一條方向嗎?

在《擁有三款折疊屏的我,如何看待vivo X Fold2“生產力”?》這篇文章結尾,我闡述瞭vivo對“折疊屏3.0時代”理解,其中折疊屏很明顯的“實用價值”體現,就是高效解決並滿足消費者的“應急”需求,雖然這和廣義的“生產力”比起來微不足道,但卻比前者對大眾來講更具有實際意義。

濃眉大眼的vivo開始給你講辦公生產力,驚不驚喜?圖源:vivo官網

之後的使用過程中,我發現vivo在折疊屏和平板電腦的“使用場景”上已經很難做出明顯區分,尤其在“生產力”辦公場景下,折疊屏中體現的功能,如WPS多開、遠程操控PC等功能,在自傢平板中同樣也能實現。

某一方面,vivo折疊屏是可以和部分平板功能進行相互替代的,甚至在部分場景下折疊屏使用起來體驗要更好。

連“濃眉大眼”的vivo都在提便攜商務辦公這樣的方向發力,難道手機廠商們下個“卷”的方向,會是移動“生產力”?

在大談特談“生產力”這件事兒之前,需要打個預防針,安卓廠商們在新品發佈會中強調的“生產力”,雖然已經超越瞭處理簡單word,傳個圖片這樣的古早功能,而是向著更細分場景、細分功能和多屏幕聯動方向發展,但真要完全脫離傳統PC工具來直接轉投手機廠商“移動全傢桶”,並不是一個好時機。

細分的“生產力”應用場景

作為詳細使用過安卓蘋果手機生態的消費者,我發現瞭一個非常“細節”的變化,往日裡廠商熱衷於在發佈會上強調的“生產力”幾乎消失殆盡,廠商基本不提瞭,但從產品展示PPT來看,卻又處處離不開各種“商務功能”。

曾經的華為全傢桶用戶表示,到2023年瞭,還是那些體驗,沒什麼新鮮的 圖源:品玩lzh攝

這並不意味著廠商有意在避開早已聽膩瞭的話題,而是對於“生產力”這件事兒,各個廠商在各自IoT發展過程中已經融合到瞭不同應用場景,如果再強調生產力,就難免會讓消費者覺得過於籠統和老套,也不利於產品差異化體現。

在詳細研究一段時間便攜電子產品後,我認為可以把現在廠商對生產力場景的理解,分為三類:

第一類叫“救急”,顧名思義,遇到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手頭的便攜設備可以起到“應急”作用,比如我之前評測過的vivo折疊屏,就可以通過左右分屏多開WPS文檔,直接選擇需要復制的文字“拖拽”到對應文檔中。如果是長句子或者生僻字,手動提取就會非常耗時,而這時通過OriginOS的側滑中的“即刻文本”功能就能快速識別。多說一句,除瞭識別文字外,它還可以進行實時全屏翻譯。

除此以外,借助折疊屏本身形態類似筆記本的“優勢”,能帶來有相同操作邏輯的一致感。比如在vivo X Fold2中就帶來瞭遠程操作PC功能,通過深度優化後的界面,可以帶來直觀的可視化操作,這要比向日葵更直觀,而在折疊屏操作上,上邊作為PC屏幕,下邊作為觸控板,使用起來也會更便捷,能解決“應急”辦公需求。

第二類叫“輔助”,在這方面場景應用上,前段時間小米旗艦全場景發佈會上發佈的小米13Ultra和小米平板,是能夠看到小米要借助一部分“專業”場景,讓手機和平板成為“生產”過程中的“輔助工具”,比如我和身邊很多喜歡使用徠卡的攝影師朋友聊天,他們告訴我小米和徠卡出品的小米13Ultra,除瞭記錄日常生活外,有時候在外出拍攝,尤其在去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踩點勘景時,直接使用手機中的街拍模式就能快速捕捉到光影細節,這就能為後期拍攝提供參考。

小米平板作為監視器或許還能體現“生產力”

再比如這次小米平板支持與小米13 Ultra、小米電視大師86" Mini LED相同色彩顯示,一方面可以在讓圖片流轉到不同設備時,都能有一致的色彩表現,這就給修圖後期提供瞭準確參考性,另一方面,小米在發佈會中演示瞭作為“監視器”這樣的“輔助”設備,也算是為專業拍攝場景提供Plan B監視方案。

第三類叫“效率”,不管是“救急”還是“輔助”場景,更多體現的是單設備,這類設備在某一方面,某一場景下對生產力是有一定提升幫助,但在我看來還是有些“偏科”。對於大眾用戶而言,需求遠沒有上文提到的細分場景繁冗復雜,隻需要實現傳輸移動、便捷修改、高效審閱即可,因此真正要做到效率提升,不僅需要單設備本身的處理能力,還需要多設備之間的“協同”。

在這方面,華為和榮耀自然是“座上賓”,對於華為來講,在《榮耀MagicOS 7.0和鴻蒙HarmonyOS 3能算“嫡系”嗎?》這篇文章中已經進行瞭說明,就不在過多撰述。

值得註意一點,當時在寫這篇文章時候,榮耀榮耀MagicOS 還沒有“下放”到筆記本中,用過榮耀筆記本的消費者都知道,MagicOS 在筆記本中的作用要更大。因此借由4月初榮耀新品筆記本發佈機會,我也找來瞭搭載最新MagicOS 系統的榮耀MagicBook 14 Pro 2023來探究和榮耀手機和筆記本的生產力關系。

其實MagicOS 7.0提供瞭一套非常“智能”的連接邏輯,隻要在榮耀手機、平板、電腦中登錄同一賬號,這些設備就能在不打擾用戶使用的情況下進行連接。比如在登錄號賬號後,把折疊屏放在筆記本左邊,平板電腦放在筆記本右邊後,借助MagicOS的位置感知功能就可以在在電腦端自動識別出顯示出位置,這樣通過鍵鼠共享功能,通過筆記本的觸控板中鼠標就可以直接“穿”到左邊折疊屏或者右邊平板。

位置感知這項功能,目前看就是“炫技” 圖源:品玩lzh攝

在使用手機查看文件時有呼入電話進來,而用戶這時候正在使用筆記本,就會隻有筆記本中有提醒,手機會處於靜音狀態,因為系統已經通過超聲波位置感知技術知道用戶在使用筆記本,這樣要比使用設備時所有呼入電話都響要更智能、安靜。

此外,也可以通過應用共享和通知共享功能來方便進行應用“接力”,以及在平板和電腦端查看應用通知。

鍵鼠共享這項功能建議其他廠商迅速跟進,實在是好用 圖源:品玩lzh攝

除此以外,像榮耀分享、跨系統協同這樣看起來熟悉的功能,如果拋開是否和其他系統功能過於“類似”爭議,在我使用過程中,這些功能確實提供一定便利。其實到多設備連接,就基本上挖掘出來瞭“多屏協同”下設備生產力場景“極限”場景應用,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也絕對夠用。

如果仔細回顧安卓“生產力”場景不難發現,單設備也好,多設備也罷,隻是滿足一部分細分場景,或是通過產品組合來提升效率,相比較蘋果生態而言,不管是易用便捷性還是探索“生產力”上限,都有一定距離。

榮耀筆記本剛聯網,榮耀MagicVS就有瞭快捷登錄提醒,有那麼點AI意思瞭 圖源:品玩lzh攝

造成這樣現狀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限於硬件性能,另一方面還是受限於軟件生態系統,如果沒有一個現象級“軟件”出現在細分生產力場景中,再強的硬件也隻能成為空中樓閣。

生產力,關鍵是“產”和“專業”

如果回過頭來看,生產力的重點還是在“產”上,如果把這個概念從電子產品中摘出來,放到整個歷史進程上就能對它有更加深刻理解。

在古代人們運輸糧食的木牛流馬替代瞭人力拉糧,成為瞭生產力工具。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出現,替代瞭馬車成為主要生產力交通工具。ChatGPT這樣的大數據軟件出現,生產力工具也隨之出現瞭戲劇性變化。

但唯一不變的,是生產力的“專業”屬性,比如作為文字工作者,“生產力”更多體現在PC這樣的臺式設備上,編輯使用輕薄筆記本來進行組稿校稿。視頻創作者使用高性能臺式設備完成剪輯,運營編輯則可以借助“全場景”完成整個編譯和發佈。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大傢都借助不用設備完成相應工作。

“專業”也是生產力價值的另一種體現。

在之前蘋果系統文章中,我就說過,從MacOS、iOS、iPadOS、WatchOS不同設備不同系統命名方式,就能看出不同設備系統是保持相互獨立的。

iPad Pro能夠直接使用達芬奇,在我看來才是貨真價實生產力 圖源:蘋果

“把專業事情交給專業設備來做”是蘋果設備一項非常重要的使用邏輯,這倒也不是說在專業人群中就能顯示出多大差距,而是蘋果生態最大價值為給那些介於普通用戶和職業工作者中間的這類人群提供最大“便利性”。

從達芬奇視頻軟件適配M系列iPad也能看出,蘋果在有意尋找生產力邊界,畢竟需要通過本身就具有高性能的設備,物盡其用,“產出”才是生產力價值體現。

而這都是依靠完整的生態鏈和“專業”軟件體現的,這也正是“限制”安卓設備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枷鎖。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