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手機市場逆增長的今天,印度正在成為各大手機廠商競相搶奪的市場,就連蘋果也開始加大相關投入。不過,作為印度手機市場的老玩傢,包括小米在內的中國廠商遇到瞭“新麻煩”。

據報道,日前印度負責打擊金融犯罪的機構中央執法局(ED)已向中國手機廠商小米科技在印度的分公司、公司負責人及三傢銀行發出正式通知,指其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

此前,印度當局已扣押瞭小米共555.1億盧比資金(約合人民幣48億元),而這次通知或意味著上述凍結資金將被正式沒收。

不僅如此,小米、OPPO、vivo等國產廠商還將在印度市場面臨著新的挑戰。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政府要求中國小米、OPPO、realme和vivo等智能手機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擔任高管職位,並在印度業務中引入印資股權合作夥伴。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鈦媒體App表示,印度作為全球新晉的最大人口國傢,其市場前景對於任何一個廠商來說都是巨大的商機。然而,其經營環境、法律法規、基礎建設、外匯管制、地緣關系、進出口管制等方面,廠商都需要進行更好的權衡、評估和合規。

特權使用費的認定存爭議,小米48億元資金或被沒收

在小米的全球化佈局中,印度一直是其重要的一環。早在2014年,小米便在印度亮相,並憑借高性價比逐漸成長為當地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

2017年時,小米還曾表示,計劃未來5年內向印度的100傢創業公司投資10億美元。根據Canalys公開數據顯示,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20%,位居第一。

關於此次“小米或被沒收48億資金”一事,還要追溯到去年5月份,爭議點也在特權使用費的認定上。當時,印度反洗錢執行局指控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自2015年開始以“特權使用費”的名義向小米集團等3傢海外實體進行匯款,這一行為“違反”印度的《外匯管理法》,因此執法部門扣押瞭小米子公司的相關賬戶資產,印度中央執法局從小米的銀行賬戶中凍結涉及555.1億印度盧比。

對此,小米印度公司回應稱,作為一個致力於印度的品牌,公司所有運營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仔細研究瞭當局的命令,我們相信我們向銀行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和賬單都是合法且真實的。

小米方面還指出,小米印度公司支付的這些版稅均用於我們印度版本產品中所使用的授權技術和知識產權。執法局扣押的數目中有超過84%是支付給高通公司的特許專利費。

一年後的今天,印度負責打擊金融犯罪的機構中央執法局(ED)向中國手機廠商小米科技在印度的分公司、公司負責人及三傢銀行發出正式通知,而這次通知或意味著上述凍結資金將被正式沒收。

對此,小米公司相關人士也回應稱,對此事回應與此前一致:“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堅持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值得註意的是,早在2021年年底,印度所得稅部門就對小米等手機公司開展相關調查。

上述分析師告訴鈦媒體App,關於專利許可費等相關特許使用費在很多國傢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相關認定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根據小米最新發佈的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小米全年營收280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85億元,而48億元的凍結資金已超過其去年凈利潤的50%。

除瞭在運營上的難題之外,小米在印度市場還面臨著銷售上的壓力。分析師指出,市場上的不利消息,印度執法局的相關調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小米的銷售造成影響。

根據Counterpoint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9%至3100多萬部,小米也被三星和vivo反超,從第一跌至第三。

此前,在談及印度市場的發展時,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指出,目前在印度運營很正常,未來小米會提升在印度業務的運營效率。小米相信印度司法的公正性,也相信在印度經營的合法與合規。

中國手機制造商又被提出瞭“新條件”

外來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經,即便是小米已經成長為印度的NO.1,但也避免不瞭發展過程會碰壁。不隻是小米,包括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在發展推進過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阻礙。現如今,印度方面又提出瞭更多的要求。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擔任CEO等高管職位,並要求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其印度業務中引入印資股權合作夥伴,印資持續51%。與此同時,印度方面還要求中國手機品牌將相關制造工作委托給印度公司,以提升本地制造能力,並通過當地經銷商出口。

截至發稿,小米、OPPO、vivo等並未作出相關回應。

根據Counterpoint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vivo、小米、OPPO和realme位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第二到四名,市場份額占比達54%。印度本土品牌Lava是2023年第一季度增長第三快的品牌,年同比增長29%,但聚焦的是低端手機市場。

“在新的條件下,借助中國手機廠商的助力,勢必會推動印度本土制造商的發展,也是推動‘印度制造’的重要舉措”,一名長期關註印度、東南亞手機市場的分析師表示。

除瞭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品牌外,一些遷移過來的制造商有的也遇到瞭“水土不服”的問題。

近年來,除瞭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廠商外,由於低廉的勞動成本加上相關政策的扶持,許多制造商開始在印度投資建廠,尤其是在蘋果的帶動下,越來越的果鏈企業開始在印度紮寨。

今年4月,蘋果公司CEO庫克訪問印度,並表示希望在該國擴大生產規模和智能手機銷量。摩根大通預計,到2025年,蘋果將在印度生產四分之一的iPhone。Counterpoint報告還稱,2020年,印度產iPhone僅占其全球產量的1.3%,2022年上升至4%,預計今年將升至7%。

“果鏈在印度建廠,與蘋果有很大的關系,但是由於市場環境等政策的影響,很難紮下根來”,一位供應鏈人士指出,“拋開基礎設施的因素,市場環境的差異加上政策上的制約就會令很多廠商不適應。”

日前,蘋果在印度的代工廠緯創宣佈,將自印度整體撤離,並解散其在印度的相關業務。退出後,本土巨頭塔塔集團將收購緯創在印度的工廠,承擔其在印的生產任務。

正如前文分析師說的那樣,印度對於任何一個廠商來說都是巨大的商機。然而,經營環境、法律法規、基礎建設、外匯管制、地緣關系、進出口管制等方面,廠商都需要進行更好的權衡、評估和合規。“這也是中國企業出海時以及未來企業規劃和發展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無論是印度市場、南亞東南亞還是全球其他區域,都需要全面考慮。”

(作者/杜志強,編輯/鐘毅)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