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more thing時刻

6月5號凌晨,蘋果在WWDC中發佈瞭MR頭顯Apple Vision pro,歷時8年,鴿瞭兩年。用庫克的話來說,iPhone是移動計算平臺,那麼Vision Pro則是空間計算平臺。用蘋果的話說Vision pro不是“頭顯”,而是空間計算平臺。蘋果在新聞稿中甚至沒有提到“頭顯”一詞,而將其稱為“空間計算機(spatial computer)”,並將 visionOS 稱為“世界上第一個空間操作系統”。

而這正是理解這場發佈會的關鍵,什麼是空間計算機?庫克這是又玩互聯網造詞瞭吧。事實上還真不是,空間計算其實並不是一個很新鮮的概念,2003年的時候就已經被提出瞭,隻不過定義比較抽象:人與機器的交互,在交互過程中機器保有真實物品與虛擬空間的信息並以此作為參照進行操控。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設備會記錄下你周圍的真實物體(墻壁、桌子、椅子等等…),然後根據這些物體的大小和方位距離來安排相關交互,讓用戶有真正的臨場感。再簡單點說,就是構建真正數字三維世界,實現鋼鐵俠裡面的AR操作效果。

知名導演陸川指出,點擊眼前的蘋果流媒體應用軟件Apple+,我看瞭一段《阿凡達》電影的片段。看完以後,我就深刻知道一個事情——電影院將受到沖擊,未來,去電影院看3D電影是一個偽命題瞭。因為在Vision Pro裡,我能看到《阿凡達》的色彩、景深的極致還原,聲音的臨場感,那種交互的立體感和沉浸感,它讓我覺得去電影院看3D電影的邏輯已經崩塌瞭。

獵豹移動CEO傅盛,第一時間對這款產品進行瞭點評,他認為“Vision Pro強大到讓人窒息,先進到讓同行絕望,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有支持贊美的聲音,同樣也有批評質疑的聲音。有著“iPod之父”之稱的Tony Fadell在推文中表達瞭自己對Vision Pro的看法。他認為,Vision Pro確實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硬件,但其高昂的售價,以及僅有2小時的續航表現等一系列問題,都說明蘋果目前已經在走下坡路,不過是在以新奇的首發掩飾問題的存在。

紮克伯格在全員會議上,表示蘋果 Vision Pro 頭顯的各項功能和場景應用,Meta 此前早已納入設想或正在實現中,沒有出現創新的「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且成本是 Quest 3 頭顯的 7 倍。紮克伯格補充道,在價值觀和願景上,蘋果和 Meta 的差異已顯現出來:Meta 的目標是提供「每個人都可以訪問且負擔得起」的產品。Vision Pro 的售價為 3499 美元,而 Quest 3 的售價為 499 美元,Quest Pro 的售價為 999 美元,最初售價為 1499 美元,今年 3 月下調售價。

特斯拉CEO馬斯克當地時間周四晚發推,對蘋果新推出的價格高達3500美元的AR頭顯Vision Pro進行瞭辛辣嘲諷。馬斯克發佈瞭一張圖片,左邊是一位戴著Vision Pro頭顯的女性照片,右邊是一個塑料袋裡面裝著幾個迷幻蘑菇,上面寫著“通過化學方式改變你的碳振動,與UFO和外星人進行即時接觸。”

不過國內的AR/VR同行們普遍對蘋果發佈的Vision Pro表示樂觀, AR/VR產業的致命痛點是生態,而生態要想起步最缺體量。對開發者而言,蘋果不但舍得投入研發產品,還為他們提供瞭大量的開發工具,極大降低瞭適配難度。早在2017年,蘋果就推出瞭AR開發平臺ARKit。去年1月,庫克曾透露,App Store已有超過1.4萬個ARKit應用。“這些才是幹貨。”一位相關供應鏈企業人士說,VR/AR行業已經艱難前行很久,現在他終於看到瞭一點光亮。

具體來看Vision Pro搭載M2+R1雙芯片,使用visionOS操作系統,佩戴者通過眼神、手勢和聲音導航。這款頭顯的主要特點是對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技術的整合,佩戴者在體驗虛擬世界時,可以與現實世界保持聯系,有網友“形象的表示”能手中拈訣(手勢識別),會言出法隨(語音識別),其實Vision Pro是一款“修仙模擬器”。在應用層面,除瞭遊戲、電影以外,Vision Pro還拓展瞭辦公、休閑類場景。

全新研發的R1暫時沒有詳細參數,但其服務於該產品的12個攝像頭、5個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並聲稱它可以在12毫秒內處理傳感器數據,這意味著極大降低瞭與肉眼識別之間的差異,也減少瞭過往VR設備被詬病的暈眩癥狀。

但問題同樣也很多, 2.5萬元的高昂價格、外接電源線隻有2小時的短續航、不具備全天候穿戴性、缺少強大的AR應用,都註定瞭它是一款市場規模極其有限的產品。

蘋果在想什麼

2016年,蘋果董事會曾集中接觸瞭大量VR/AR設備和原型、demo演示等,一開始在前蘋果設計師喬尼·艾維堅持下,蘋果曾考慮采用“VR盒子”式設計,通過搭配智能手機實現VR功能。但時任VR/AR項目負責人邁克·羅克韋爾,卻希望以VR一體機的形式推出更為強大的相關設備。最終,在庫克協調之下,蘋果選擇瞭折中路線——先開發MR形態的產品,再逐步演進到更為輕便小巧且功能強大的AR形態上。

據彭博社報道,在Meta全力押註元宇宙後,2021年下半年從蘋果挖走瞭約100名工程師。為留住關鍵員工,蘋果甚至不得不向一些芯片設計、硬件、部分軟件及運營的工程師以股票形式發放巨額獎金。就在Vision Pro發售前的三個月,蘋果內部甚至還在猶豫要不要再次延遲。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份爆料,設計團隊建議耐心等待,直到打通更輕薄AR設備的技術路徑,這意味著產品上線還需幾年時間。而運營團隊則希望盡快讓產品上線,即便設備會比較笨重和昂貴。

倉促上市的代價則是,蘋果公司已經下調瞭首款MR產品的銷量,從原本的年銷300萬臺,一路縮減至90萬臺。據郭明錤爆料,Vision Pro出貨量預期甚至僅有20萬-30萬臺。銷量大幅縮減的背後,暗含著蘋果策略的調整。

Tony Fadell、紮克伯格、馬斯克等人的批評並不是無中生有,問題確實是存在的,但庫克仍然堅持要大力推這樣一款產品,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呢?

筆者認為蘋果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Vision Pro快速獲取用戶和市場的一手反饋信息,並借助後續產品迭代,同時推動MR生態內容建設降低AR內容制作門檻,將價格一步步降低,並演進到眼鏡形態,即傳聞中的Apple Glasses,那才是蘋果計劃收割市場的終極武器。

Magic Leap公司CEO佩吉·約翰遜認為,自己永遠不會低估蘋果設備占領消費者市場的能力,“開創新市場很困難,但你必須把它交給蘋果。他們在這方面很在行。”

在帶領蘋果從4000億美元上漲到2萬億美元,甚至一度突破3萬億美元後,在接任喬佈斯12年後,針對庫克的質疑依舊存在。尤其是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長見頂的情況之下,VR/AR行業不僅是庫克證明自己的一次絕佳機會,也將有望幫助蘋果發掘一條新的增長曲線。

在此之前,XR行業內的交互方式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流派:以Quest 2為代表的“手柄派”,另外一派則是通過手機、PC等終端操作的“串流派”,而蘋果完全顛覆瞭上述交互邏輯,開創瞭一種最貼近用戶自然使用習慣的方式。在Vision Pro的演示中,所有的應用操作都是通過“眼神選定目標,手勢進行控制”的方式來實現的。

今年5月,Meta CTO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社交媒體上說,2023年“代表著一次相當大的轉變”,將步入“VR 2.0”,實現瞭包括雙手追蹤、眼動追蹤、面部追蹤等技術,而它們“是特定類型設備未來的新基線”。而這正好是蘋果已經在實現並且效果仍不錯的產品。所以無論如何目前來看,蘋果並沒有點歪瞭科技樹已經要完。

但資本市場近期對蘋果Vision Pro的表現頗為冷淡,很大程度是擔心重蹈微軟之前的覆轍。畢竟微軟的HoloLens售價與蘋果相當都是3500美元,而且已經出到第二代但現在已經在市場上沒有聲音瞭。值得註意的是,HoloLens聯合創始人Bar-Zeev透露,HoloLens並未用於遊戲場景,其高昂的成本和笨重的體積,並不適合消費級市場,因此主要應用於軍事、工業、醫療等B端場景。

Bar-Zeev還表示,通常,構建AR產品首先需要證明或反駁其潛在的需求、關鍵用戶體驗,然後再花費10億美元開發這款產品。盡管已經在科研投入大量資源,他認為目前的AR技術體驗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這些難題都是AR還未解決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說我們距離全天候穿戴的AR還有很遠。目前,光學元件小型化、視場角最大化是AR研發的主要方向,但未來還有更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傳感器、用戶體驗、交互等等。

蘋果目前隻是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做出瞭90分的產品,距離大眾期待另類需求仍然有一定差距,不過這已經很厲害瞭。

頭顯行業需要Vision Pro

近兩年來,受“元宇宙”概念影響,XR(擴展現實,包括AR、VR、MR)行業經歷過一輪起與落。XR 從業者的心情大概就像坐過山車。先是以字節、騰訊為首的一眾巨頭公司都在對 XR 高舉高打。結果到瞭今年年初,騰訊裁撤掉瞭 XR 部門,微軟也解散瞭工業元宇宙團隊,就連剛推出新品不久的字節 Pico 也在裁員,XR 連同元宇宙變得討論者寥寥。有些從業者甚至懷疑難道我們這個行業是偽需求?

據IDC的數據,2022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為880萬臺,同比下降20.9%。其中Meta的出貨量占比近80%,其次是字節跳動旗下的PICO,市場份額為10%。剩下的大朋VR、HTC和愛奇藝分別占據3至5位。

而僅僅是在曝出裁員信息不久,Pico又被曝出將2023年全年的銷量目標從去年的100萬臺,下調為50萬臺左右。其中,國內C端銷量目標為35萬臺,B端市場為15萬臺。

在Pico面臨銷量挑戰的同時,Meta宣佈下調兩款主打產品Quest 2和Quest Pro的售價。其中256GB版本的Meta Quest 2從499.99美元下調至429.99美元,高端機型Quest Pro從1499.99美元降價至999.99美元。顯然主打的就是一個“降價大酬賓”的大動作。

更為尷尬的是國內一些初創XR企業,在產品介紹上已經不太敢提AR/VR概念,都非常直接的表示自傢產品有超大數字屏SkyBox,或者直接放棄AR隻做能拍照語音通話的智能眼鏡。在各大電商平臺產品評價界面,出現最多的是“不方便”、“不舒服”、“沒啥用”。他們已經從資本寵兒被打入現實谷底。

還好蘋果還沒放棄,蘋果Vision Pro的出現帶來瞭新的方向和目標,給行業註入瞭一絲暖風。顯然蘋果不是微軟,將拖著行業走出另一條路。蘋果具備一切微軟不具備的條件,巨大的C端品牌號召力,地表最強的軟硬件結合實力,手機電腦平板手表多個跨平臺的軟件生態,甚至連芯片能力它都算是“地表最強”。

然而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這需要幾代產品的漫長迭代、全球范圍開發者的投入內容和不可想象的海量資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未來的5-10年完成這個大而全平臺的建立。絕無蒙混過關的可能性。

寫在最後

“互聯網教父”《失控》作者凱文· 凱利曾撰文,40 年間,我們經歷瞭兩個技術平臺。第一個是網絡,將信息數字化。使知識受算法的影響。Google 統治著這個領域。第二個是社交媒體,對人進行數字化。將人類的行為和關系納入算法的強大作用范圍,Facebook 與 WeChat 綁定著人們的生活。下一站,我們正處在第三個平臺的曙光。萬物互聯,數字化世界剩餘的部分。

蘋果的 “空間計算”是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空間計算”帶來最顯著的交互變革是在真實3D空間中的人機交互。這裡一定要咬文嚼字。這種新交互是3D的,這不僅僅是立體感的引入(畢竟在平面屏幕中也可以模擬3D),而是一種身臨其境的3D。

(愛奇藝旗下AR公司)夢想綻放CEO熊文表示,馬上端午節瞭,接下來對蘋果新品是踩還是捧,估計和粽子該甜還是咸一樣,立場不同自然觀點不同,誰也別想說服誰。但作為從業者的他還是直白的表示蘋果將會領先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很多歷史性意義的事情,當時可能沒有那麼重要,很多所謂的歷史性時刻,是後來人賦予的。喬佈斯當年發佈iPhone4的時候,網上仍然有很多人質疑,比如觸控體驗看起來並不好,不支持鍵盤糟糕透瞭,這麼大屏幕很費電吧等等。

當然目前很難講現在是不是iPhone4時刻,Vision Pro可能也要面對“不舒服”“不好用”“不方便”的質疑。但在這個時代蘋果仍然願意嘗試新的科技創造,去觸碰下一個未來。筆者覺得這比蘋果股價幾萬億美元要酷的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