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所有的手機廠商日子都不太好過,隨著智能手機不斷的迭代升級,消費者換機周期也越來越長,這直接導致手機市場的出貨量長期處於下滑的狀況。權威統計機構IDC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手機市場的總出貨量為6544萬臺,同比下滑11.8%,全球市場更是同比下滑14%,單一個季度就減少瞭4500萬部手機。
然而手機市場也並非毫無希望,根據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全球高端手機(售價在600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幣4256元)的出貨量同比增長4.7%,超過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1/3,成功實現瞭逆勢增長。
(圖片來源:Canalys)
過去,國產機憑借性價比從三星蘋果HTC等國際大廠中搶回一定市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端市場也逐漸成為新戰場,在如今的國產手機市場中,高端化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
所以,在高喊“沖擊高端”口號的幾年後,廠商們的表現到底如何呢?
血戰之後 隻有華為小米脫穎而出?
在Canalys公佈的數據中我們還能看到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高端手機出貨量前十五名的機型,其中蘋果占據瞭七個席位(而且前四名均為蘋果),幾乎吃掉瞭高端手機市場一大半的份額,三星的表現同樣不錯,旗下共有六款手機上榜,而國產手機廠商,隻有小米13和華為Mate 50上榜,分別位列第13和14名。
(圖片來源:華為官方商城)
其實仔細分析這兩款機型不難發現,它們的定位都是水桶旗艦,在同價位中盡可能給瞭足夠完整的配置。就以華為Mate 50為例,在4000元價位段中華為給予瞭它不俗的影像實力和性能表現,更重要的是在外觀方面做出瞭足夠的辨識度,能夠讓人一眼就認出這是華為系的手機。後續發佈的P60也同樣延續瞭這一優勢,除瞭缺少5G網絡外,其餘配置在同價位中幾乎都是第一梯隊的水準。雖說這兩款機型的售價在這份榜單中算是中等偏下(大部分都是六七千元以上),但能成功上榜就表明市場對於這兩個品牌的認可度正在穩步提升。
作為本次榜單上的新面孔,小米13的成功相當值得一說,從小米10系列開始,小米CEO雷軍就一直秉持沖擊高端戰略,推出瞭不少“不符合”小米價格的產品。當時不少消費者都認為沒有人願意花五六千甚至更高的價格去買一臺小米手機,然而事實是,如今小米的旗艦系列確實已經實現瞭高端化,整體表現符合大傢對於高端旗艦的印象。
(圖片來源:小米官方商城)
去年發佈的小米12S Ultra,雖然售價高達5999元起,但從上市到退市都沒有降過價。而今年發佈的小米13 Ultra,自4月11日上市至今,在京東的評論人數已超過1萬,並且好評率高達99%。
據瞭解,2022年初,雷軍在集團戰略會上明確: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小米會堅定不移地執行高端化戰略。目前看來,小米的堅持是正確的。
其實大傢對於高端手機的要求很簡單,無非就兩個: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口碑,換句通俗的話來說,高端就是消費者連你的硬件配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敢花大幾千購買。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但想要真正做到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也是為何高端手機市場基本都是由蘋果三星壟斷。但本次華為Mate50和小米13的上榜證明高端手機市場的格局,或許真的要發生變動瞭。
國產沖高端 任重而道遠
話雖這麼說,但對於國產手機廠商們而言,想要成功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還是相當困難的。在2023年第一句,三星和蘋果的出貨量雖然也有所下滑,但由於售價高、造價成本低、降幅小等優勢,依舊占據瞭全球智能手機超過96%的利潤。剩餘的4%才留給國內廠商爭奪。
也就是說,高端市場中三星和蘋果都有著較為穩固的基礎,短時間內是不會被國產廠商輕松擊垮,隻能盡可能從它們手中搶來一點份額。
不過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國產廠商們的希望越來越大,根據Sandalwood中國電商市場全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iPhone 在4000-5000元市場份額下降至40%以下,5000-700元市場份額也開始降至80%以下。而安卓和鴻蒙手機在4000元以上價位段銷量同比增長22%,其中6000-8000元價位段增速最高,達到62%。
這一方面是因為iPhone 14系列(主要是標準版和Plus版)的產品力和銷量不佳,另一方面也是得益於安卓和鴻蒙旗艦的崛起,在最重要的性能、屏幕、拍照以及充電方面都已經接近甚至是超越定價更高的iPhone 14系列。
當然,這也不隻是小米華為的功勞,OPPO和vivo雖然沖擊高端喊的口號沒有那麼響亮,但行動力卻一點也不差。OPPO Find X6 Pro和vivo X90 Pro+在高端旗艦機最看重的影像方面做出瞭自己的風格,成為不少“高端”用戶的購機首選。同時,這兩傢品牌還在折疊屏方面佈局,希望實現彎道超車。
根據公佈的數據,OPPO在折疊屏市場取得瞭不錯的成績。在今年一季度,憑借主打輕薄的OPPO Find N2和OPPO Find N2 Flip占到瞭整個折疊屏市場的35%,其中光是OPPO Find N2 Flip就獨占近22%的市場占有率,超越華為登頂國內市場。vivo X Fold 2和vivo X Flip也憑借出色的產品力在折疊屏市場中奪得瞭不錯的市場占有率。
另外,國產手機不僅滿足瞭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也打開瞭海外市場的大門。根據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牌中,小米、OPPO以及vivo占據瞭三個席位。
目前國產手機沖擊高端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產品力上,而是自研實力的缺失,蘋果和三星都擁有自主的芯片及相關元器件,像三星甚至能實現自給自足。然而,國產手機在這方面遭遇瞭一些困難和挑戰,很多產品都受到瞭美國制裁或芯片短缺的影響。
(圖片來源:vivo官網)
另外,手機廠商在自研芯片方面還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全球芯片產業已相當成熟的情況下,實現差異化的突破。目前小米、OPPO、vivo都擁有自傢的自研芯片,但整體帶來的提升並不算太大,還需要繼續研發。
華為之所以能夠在高端市場和蘋果三星掰手腕,正是因為麒麟芯片的存在,華為的品牌價值,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海思自研的芯片。良好的設計、高端化產品的營銷手段、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售前售後服務,這些都在不斷積累拔高華為在用戶心中的品牌價值感。這也是華為能夠在困境之中仍拿出Mate50系列、P60系列等產品力和口碑皆出眾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海思官網)
除瞭硬件方面,小雷對於國產旗艦們還有一點小意見,隨著手機市場競爭節奏越來越激烈,手機廠商自然會加快新品發佈的步伐。但這會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軟件更新跟不上導致消費者拿到手中時還是一個“半成品”,可能要等待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有完整的體驗。就算是最頂尖的團隊,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軟件方面優化得盡善盡美也絕非易事。
小雷個人是非常不能理解這一做法,出廠時手機整體的表現隻有60分,哪怕後續的升級可以將體驗優化至90分,也會嚴重影響到首發用戶們的使用體驗。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賭一把:廠商後續的優化到底能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要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兌現承諾,那消費者也無可奈何,長遠來說這大大增加瞭消費者對產品的不信任感。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總得來說,華為Mate50和小米13的上榜確實給中國手機市場打瞭一劑強心針,也能進一步提升中國品牌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但這還遠遠不夠,國產手機們在很多方面確確實實與蘋果三星這類巨頭有著不小差距,仍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填補。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