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監管部門宣佈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產品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這意味著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將停止使用美光的產品。作為存儲芯片巨頭,美光是全球第二大內存廠商和第五大閃存廠商。Trendfore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光拿下瞭全球DRAM市場23%和NAND市場10.7%的份額。這個審查結果,對美光公司自然是沉重一擊,但對中國存儲產業而言,卻是件好事。

過去幾年,國產存儲行業迎來瞭快速發展,湧現出瞭一批兼具技術和資金實力的企業,在被海外巨頭占據瞭數十年的存儲市場上撕開瞭一道口子。如今,這道口子在不斷擴大,存儲芯片自主化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在逐漸接近的現實。即便沒有瞭美光這樣的海外巨頭,中國的存儲產業仍然能發展起來。

01.奮戰多年,國產存儲芯片實現從0到1

能歸類到存儲芯片范疇內的半導體產品有很多,但最核心的芯片就DRAM、NAND兩種,前者可以理解為內存,後者則是閃存。國金證券曾在一份報告中披露,2021年DRAM、NAND加起來的出貨量,在存儲芯片中的占比能達到97%。

而在全球存儲芯片市場上占據支配地位的,主要是韓美日芯片巨頭。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2年Q4,全球DRAM市場,三星拿下瞭近一半的份額,排第二、第三的SK海力士和美光份額加起來超過瞭一半,其他廠商能分到手的市場已所剩無幾。

圖源:TrendForce

全球NAND市場,三星以33.8%的營收份額位列第一,鎧俠以19.1%的份額排第二,從第三到第五分別是SK海力士、西數和美光,留給Others的隻剩下3.1%。

圖源:TrendForce

從以上數據來看,國產存儲芯片廠商在各類報告中依然聲名不顯,它們的名字淹沒在“Others”中。但在關鍵的從0到1的這一步,國產廠商已經取得瞭空前的突破,在DRAM和NAND領域,均有知名企業站穩腳跟。

目前,國內最知名的DRAM廠商是長鑫存儲。長鑫2018年成功研發出中國首個國產8Gb DDR4內存,此後不斷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據瞭解,2021年,長鑫存儲采用的主流內存芯片工藝為19nm,2022年完成瞭17nm DDR5內存試產。2021上半年,長鑫存儲的全球市占率已經達到瞭1%。無論是消費還是企業市場,我們均能看到大量采用長鑫顆粒的內存條。

圖源:國產長鑫官方

NAND領域,國產廠商中的佼佼者則是長江存儲。長江存儲2017年發佈瞭第一顆32層NAND閃存芯片,當時和海外頭部廠商還有較大的差距。但長江存儲後續的進展非常快,推出瞭自研自產的晶棧架構Xtacking,還於2022年全球首發232層3D NAND Flash技術並且用在瞭量產存儲產品上,實現瞭一次對國際巨頭的趕超。

今年4月,長江存儲得到大基金二期增資,註冊資本從562.7億元人民幣增至約1052.7億元,新增近500億資金。長江存儲二期項目也在啟動,規劃產能能達到30萬片/月,和國際存儲巨頭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預測,2023年長江存儲在全球存儲市場預計能拿下6%的份額。

圖源:長江存儲官方

不難發現,盡管在市場排名中,國產存儲芯片廠商還無法和國際巨頭們對比,但我國的存儲產業起步晚、技術積累少,而且整個行業被少數幾個海外巨頭掌控,要想在這樣一個群狼環伺的環境中獲得一線生機,難度極大。但就結果我們都看到瞭,國產存儲芯片廠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生存下來瞭,並且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穩住瞭腳跟的同時還在持續發展,對老牌廠商們發起一輪輪沖擊。至此,國產存儲芯片廠商,已經完成瞭至關重要的從0到1的突破。

02.國產發力,存儲產品紛紛迎來“真香”價格

很多小夥伴都應該發現瞭,今年SSD固態硬盤價格血崩瞭,200元出頭就能買到1TB容量的固態硬盤,價格直逼機械硬盤,這在前兩年幾乎是不可想象的。而這背後的功臣,其實就是國產存儲廠商。這些價格低廉的固態硬盤,基本用的都是國產廠商的顆粒,其中以長江存儲居多。

圖源:京東網頁截圖

坦率說,這些低價SSD在部分參數規格上是不如海外大廠的,但在小雷看來,這類國產SSD的性能足以滿足日常需求,至少流暢度遠勝機械硬盤。除非有超大容量存儲需求,否則我找不到讓人買機械硬盤而不買固態硬盤的理由。更何況,大批量低價國產SSD的出現,沖垮瞭海外巨頭們的價格體系。以小雷之前購買的2TB版三星980 Pro為例,去年年底海淘的優惠價大概是1400元;而如今,它在國內電商平臺上的價格已經跌到瞭千元以內。

我們還發現,今年發佈的手機新品中,推出1TB容量的非常多,除瞭小米、OPPO們的旗艦外,還有真我的中端機型。超大容量手機普及,背後是存儲價格爆降。

DRAM內存產品出現劇烈的價格變動,比存儲品類可能還要更早些。去年開始,國產品牌就把DDR4內存條的價格從300多打到瞭150元左右,價格直接腰斬,現在更是不到100就能買到。現在,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內存銷量排行榜中,經常能看到國產內存條的身影。

圖源:京東網頁截圖

有意思的是,此前國產內存沒有出現時,那幾傢巨頭廠商的廠房三天兩頭出事,比如水災、火宅、工廠故障等,結果都是內存瘋狂漲價,小雷現在還能想起當初一條8GB內存條賣1000來塊的“盛況”。而國產內存條上市並把價格打下來後,老牌廠商們的工廠安穩瞭很多,很久沒有漲過價瞭。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國產存儲廠商的崛起,帶來瞭最實在的利益,無論你最終是否選擇國產產品,都會因國產而受益。

03.不被卡脖子,科技自立自強是唯一出路

現如今的國際大環境下,中國廠商和中國用戶,能明顯感覺到被卡脖子的“無芯之痛”。而要把主動權和控制權握在自己手上,自主研發無疑是最優的選擇。但半導體是尖端技術密集的行業,對技術實力、專利積累、資金投入等各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起步更晚的國內行業,想要奮起趕上,無疑困難重重。

但對當下的我們來說,別無選擇,即便難度極大,也要迎頭直面。讓人欣喜的是,國產存儲芯片成為中國在自主半導體產業上撬開的缺口,獲得瞭值得稱道的成績。盡管國產存儲廠商拿下的營收和市場份額還不算多,和老牌巨頭們還有差距,但無論在技術還是市場,都在持續進步,充滿著發展壯大的希望。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國產存儲產業的崛起,更容易讓人感知到,並且能直接從中獲益。當然,要看到的是,存儲芯片在整個芯片領域中屬於技術難度相對沒那麼高的類型,我們要占領更多技術高地,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麼說,國產存儲產業從0到1發展起來、擺脫瞭對美光這類海外巨頭的依賴,都是我們前進道路上一個值得銘記的事件。

同時,這說明,要想不被卡脖子,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們的唯一出路,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