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蘋果深似海,安卓仿佛是路人”。

在數碼圈裡,似乎總是會有這樣一句說法,也似乎總有這麼一撮死忠果粉,堅信著世界上隻有蘋果iPhone才是智能手機的標桿,蘋果“生態系統”要遠超安卓手機的聯動體驗,而蘋果自傢的iOS系統更是要比安卓系統好用個不知道多少倍。

反正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堅定又執著的同事。

有執著的人,也就有搖擺的人。事實上,自iPhone 16系列發佈後,身邊不少原本長期用蘋果做主力機的同事,對換上安卓旗艦手機蠢蠢欲動,圍繞著安卓旗艦和新款iPhone之間的熱議,也算是我們午飯時間的一個標準話題瞭。

(圖源:蘋果)

在很多iPhone用戶準備換到安卓機時,小雷打算做一個“逆行者”。

小雷算是個極其標準的安卓用戶,對於蘋果生態相關的硬件幾乎是絕緣體,就更別提花大價錢去買新的iPhone 16瞭。

作為對比,雷科技編輯部的其他小夥伴則幾乎個個都是「雙持黨」,也就是同時使用安卓手機與iPhone,這讓他們對兩邊的黑點都有足夠的發言權,那豈不是隻有我一個雲用戶要被這招堵嘴?

在他們的慫恿下,我交出瞭自己常用的小米14,換來瞭雷科技編輯部采購的iPhone 16的一周使用權。一個星期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正好是一個新人上手最能體會到產品的時間段。

正所謂不吐不快,今天小雷索性在這裡把話說明白,把我在這一個多星期裡使用iPhone過程中遇到的那些讓我不爽的點都吐出來。如果你有打算從安卓陣營換到iPhone,一定要慎重。

(圖源:雷科技)

接下來是照例疊甲:以下內容均為筆者本人感受,測試中的兩款手機系統版本號分別為18.0(22A3351)和HyperOS 1.0.45.0.UNCCNXM,僅代表本人在短時間內體驗iPhone 16中遇到的體驗和痛點。

如果你不贊同,或者有什麼要補充的,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那麼廢話不多說,咱們這就開始。

安卓換到蘋果,數據同步依然不方便

對很多安卓用戶(包括我)來說,iPhone確實是一個相對陌生且神秘的東西。

自己熟悉的軟件應用、資料信息這些東西,能不能較為便捷地換到另外一套硬件和系統裡,確實會成為很多人在換機之前猶豫的關鍵因素。

先說結論,二者之間換機的隔閡基本不存在。

(圖源:雷科技)

在iPhone 16的開機流程裡,蘋果就會引導用戶去下載一個名為“轉移到IOS”的APP。

使用這個APP,即便是安卓用戶也可以將自己的信息、聯系人、日歷、照片圖庫、APP以及各項設置參數轉移到iPhone上。

反過來也是如此,在App Store上就可以在下載到各傢廠商的換機APP,基本可以實現應用數據的無縫對接。

(圖源:雷科技)

體驗下來,和目前安卓之間的換機流程差別不大。

但是,小雷要說但是瞭。

從安卓手機換到iPhone上的應用,隻是提供瞭一個可在App Store上下載的應用列表,並不包含應用程序裡的數據信息。

換言之,給大夥施加無限痛苦的微信消息記錄,還是得用傳統的方法弄過去。

就算隻是想恢復應用也不簡單,因為蘋果對於各地區應用市場的限制,隻有在蘋果國區上架的應用才能夠被順利地搬過來,其他應用該丟失的照樣丟失。

什麼?你對海外論文、生理健康頗感興趣,希望在iPhone上也勤加鉆研?

那隻能換區瞭,至少我的不少必備應用都是借瞭同事的美區賬號才能夠順利下載的,與此同時,蘋果應用生態裡存在的大量的付費應用也讓從“APK隨便安裝”的安卓過來的我多少有點不習慣。

要應用安全,還是自由安裝,這也算是一種兩難抉擇吧。

從安卓換到iOS,系統有流暢也有卡頓

不可否認,iOS的系統動畫確實很流暢。

盡管iPhone 16隻配備瞭一塊60Hz的屏幕,但是不管是應用的切入、切出,還是各種滑動的系統動效都是很順滑的。

但是這種系統動畫上的流暢,體驗上和安卓旗艦手機的系統動畫倒也沒啥本質提升。

不僅如此,由於60Hz屏幕這一客觀要素的存在,在刷諸如百度貼吧、新浪微博等信息流應用的時候,上下一滑動,你還是難免會註意到畫面的粘滯感,這就不是系統動畫能夠解決的問題瞭。

(圖源:雷科技)

隻能說2024年,花5999元買60Hz屏幕,確實“Only Apple Can Do”瞭。

不僅如此,系統體驗裡還有些奇怪的地方,比如相機設置要到設置裡調,以及讓全網數碼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側滑返回”。

(圖源:雷科技)

簡單來說,iOS的側滑返回已經不是好不好用的問題,而是你永遠不知道這手勢啥時候能用啥時候不能用。

在普通的APP中,你確實能通過左邊側滑返回到上一個界面。

(圖源:雷科技)

雖然沒有右邊側滑這麼順手,但是起碼能用,隻是會讓我非常想念當年安卓手機底部的三大金剛鍵而已。

但是在很多APP的搜索界面裡,你想習慣性地用側滑手勢返回到上一個界面是不行的,隻能去點擊屏幕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的返回鍵才能行。

到瞭Apple Music的播放界面裡,側滑手勢返回又不能生效瞭,這時候你得通過下滑退出播放界面,然後才能夠正常使用側滑手勢。

(圖源:雷科技)

至於安卓必備的花活,什麼分屏模式、小窗模式,它也都不支持,隻有畫中畫能讓你看個視頻。

其他諸如應用雙開、應用鎖、長截圖、通話錄音、息屏顯示等在如今安卓機上已是標配的功能我就不說瞭,很多人喊瞭好幾年都沒等來蘋果給標準版iPhone加上。

至於聲名遠揚的後臺?

這一次,蘋果為瞭Apple Intelligence,特地給iPhone 16標準版也上瞭8GB運存,

也沒提升多少,就和現在爛大街的安卓千元機標配差不多,甚至還沒有跟上已經普及瞭12GB運存的安卓中端機配置。

但你別說,蘋果的後臺機制確實可以讓它同時保存更多的後臺應用,至少在我體驗的這段時間裡,大部分後臺應用都沒有出現過重新加載的情況。

(圖源:雷科技)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在蘋果上就不會遇到後臺重新加載的問題,比如很久以前的相片沒殺,剛開沒半天的知乎卻給掐瞭;編輯好的文檔或者瀏覽網頁的進度,後臺看著頁面確實是凍結瞭,但是再次打開卻丟失瞭進度。

但是對比我曾使用的幾臺安卓旗艦手機來說,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這一點,倒是能給蘋果加一分。

iPhone 16的影像力,已無法和安卓比肩

“拍照平平無奇。”

這就是我對iPhone 16影像能力的概括。

從硬件上看,iPhone 16的影像配置升級有限,iPhone 16的主攝像頭保持與iPhone 15相同的48MP分辨率和f/1.6光圈,超廣角相機的光圈也就從f/2.4增大到f/2.2,以改善低光環境下的拍攝效果。

(圖源:蘋果)

這個參數嘛,嗯,就很一般。

實測日間拍攝,你用iPhone 15拍出來啥樣,那iPhone 16拍出來就是啥樣,樣張中保留瞭不錯的暗部細節,整體色彩還原也已經足夠到位,沒啥過度銳化的痕跡,畫面看著幹幹凈凈,肉眼觀感足夠舒服。

(圖源:雷科技)

這顆12MP的超廣角,倒是到瞭iPhone 14 Pro的水平,但是樣張畫質依然是經不起放大後細看的,隨手拿來拍點風景、建築或大合照時,那應該還是夠用的。

(圖源:雷科技)

iPhone 16首次支持的微距攝影,這在安卓陣營都算不上個功能瞭,不過實際用來拍玩具還是很受用的。

(圖源:雷科技)

長焦?沒有,主攝2X變焦那都是什麼年代的玩意瞭。

真要說特別的地方,那就是這次優化瞭這代手機的影像處理管線,引入瞭最新一代“攝影風格”。

(圖源:雷科技)

這玩意本質上,算是一個有著類似RAW形態的調色濾鏡,你不僅可以在相機預覽框裡想換就換,還可以隨時調節曝光、飽和參數,而且保證畫面不會出現斷層,讓你隨時對拍下來的照片實施回爐重造。

這個還挺好玩的,希望安卓廠商找法子跟進一波。

至於友媒大力鼓吹的這顆全新的相機控制按鍵...

(圖源:雷科技)

可能是因為很少用這種壓感設備的緣故,我根本把握不好按下去和觸發功能的力度,而且整個操作邏輯很不好把握,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我同事所寫的《相機按鈕》一文(全網搜索“相機按鈕,雷科技”即可),在此不再贅述,總之蘋果哪怕把它設置成隻有拍照一個功能的按鍵都不至於這麼別扭。

對瞭,按住相機控制按鍵附近的邊框,還能觸發觸屏失靈的BUG,這個大夥知道嗎?

iPhone的性能隻比安卓旗艦差一點點

不管某些廠商怎麼強調系統優化的重要性,我始終認為影響日用體驗的第一大要素,那肯定是性能

再出色的廠商,也不可能把驍龍778G芯片調教到驍龍8 Gen3芯片的水平;用著前代A16芯片的iPhone 15,根本沒碰瓷用上A17 Pro芯片的iPhone 15 Pro,我想很多讀者應該都會認同這個觀點吧。

但是iPhone 16卻不一樣,它用上瞭與Pro版同代的A18芯片。

GeekBench CPU單核得分為3252分,多核得分為7947分, 放在目前市面上的旗艦芯片裡屬於傲視群雄的存在,就是GPU性能依然趕不上驍龍8 Gen3和天璣9300的表現,存在約10%左右的性能差距。

(圖源:雷科技)

在實際遊戲中,iPhone 16基本上運行熱門3A遊戲都可以穩定在60幀的樣子,《鳴潮》《崩壞:星穹鐵道》中的表現都要比搭載瞭驍龍8 Gen3的小米14更好,但是機身溫度也來到瞭相對燙手的45°C左右。

(圖源:雷科技)

換成輕度遊戲,例如我日常打發時間的《英雄聯盟手遊》這類遊戲的話,iPhone 16隻有60Hz屏幕的弊端就顯露出來瞭,120Hz的MOBA體驗和60Hz的MOBA體驗確實是截然不同的,追求高幀遊戲的用戶會很不習慣。

iPhone的信號與續航,已看不到安卓背影

至於很多人關心的,“iPhone的信號和續航是不是真的很離譜?”

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場景,你其實很難感覺到iPhone 16的信號和其他手機之間存在什麼不同。

不過在這次體驗的過程中,我正好遇上瞭難得一見的長途出差,因此我也順理成章地將iPhone 16帶上瞭。

在高鐵站這種本來信號就很嚴苛的地方,iPhone 16有接近一半時間都無法穩定在4G網絡,甚至有概率出現斷聯的現象。

(圖源:雷科技)

到瞭地鐵、電梯、發佈會這類場景,看著別人刷短視頻,iPhone 16那更是連微信發文字都費勁,與此同時,小米14還能保持比較穩定的4G網絡狀態,當然實際能不能聯上網就是另一回事瞭。

不過Wi-Fi體驗倒是還行,在我們辦公室和我傢衛生間都能保證穩定的連接狀態——至少不會上不瞭網。

續航這塊,iPhone 16則是迎來瞭史詩級升級——

電池從之前的3349mAh提升到瞭3561mAh,有線充電功率按說也有提升。

(圖源:雷科技)

實際用起來,因為60Hz屏幕和iOS的調度策略問題,iPhone 16的續航表現感覺還可以,在出門的情況下體驗和小米14相差不大,都可以在持續使用數據網絡、在線視頻、音樂流媒體和社交媒體的情況下,堅持半天左右。

至於有線快充,實測基本還是“27W快充”,在回血這塊的體驗和安卓不可同日而語瞭。

iOS是iPhone的核心優勢,安卓用戶慎換

和之前想象的有些不同,實際體驗下來,即便是此前從未使用過蘋果設備的我,也能發現iPhone和安卓手機之間的相似之處。

相比於安卓,iPhone 16確實擁有著安全、省心且流暢的iOS系統,和蘋果生態體系內的產品聯動更是值得所有國內廠商學習;但是產品本身配置素質一般,系統部分功能和交互設計的缺失,也確實給我帶來瞭諸多的不便,特別是部分關鍵應用的區域限制,讓我這個海外手遊黨很難接受。

(圖源:雷科技)

所以結論是,我想我肯定不會選擇購買一臺iPhone作為主力機。

但是這次體驗,也確實讓我明白瞭:手機市場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沖進來,城內的人拼命想沖出去”,總會有蘋果用戶想從蘋果換到安卓,也總會有安卓用戶想從安卓換到蘋果。

但是所有產品都是有利有弊的,就如有人不能忍受系統廣告一樣,也會有人永遠不能忍受認同小一萬的手機連通信質量都做不好;有人不能忍受安卓應用對用戶隱私的步步窺探,就有人不能理解怎麼這世界上還會有60Hz屏幕的旗艦手機。

不管是安卓、iPhone,還是咱們自傢的鴻蒙設備,這世上就從來沒有一款完美的手機,有的隻是一款適合自己的手機。

由此看來,雙持好像、似乎、應該、可能、大概、也許,確實才是唯一的正解?

那剩下的問題,就是我的錢包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