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佈的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小幅反彈3%、達到12億部,而中端(150-249美元、約合人民幣1085元-1800元)和高端機型(600-799美元、約合人民幣4337元-5775元)則是推動整體出貨量的主力。
對此有分析師認為,中端市場雖然在2023年出現瞭顯著下滑,但預計今年將同比反彈11%,而在高端市場,則預計將會保持穩定、同比增長17%,其中AI手機的推出和折疊設備的普及,則有望刺激市場對於高端產品的持續需求。
事實上,這一調研機構預測增長最為顯著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當前安卓陣營旗艦產品的標準版、Pro版,以及正在更下沉市場滲透的折疊屏手機。但這一趨勢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有多個調研機構公佈的數據表明,如今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已被逐漸拉長,這也就意味著用戶對於智能手機的性能、耐用性等方面,有瞭更高的要求,因此換機時往往會更青睞高端產品。而安卓陣營旗艦產品序列的標準版和Pro版,不僅在硬件配置上有著“換代”的優勢(如SoC迭代、主攝CMOS升級等),在系統更新等方面也有著更加及時的表現。
而折疊屏手機這類具備明顯差異化的產品,不僅滿足瞭消費者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更已經逐步提供瞭越來越多的實用性。此前由於在性能、設計、成本、良率等多方面受限,折疊屏機型不僅在產品力上與直板旗艦存在差距,售價也令許多用戶望而生畏。
但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折疊屏手機正在展現出向中端市場滲透的趨勢,用戶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從當前的市場反饋和用戶預期來看,高端市場快速增長的趨勢或將繼續保持,甚至有可能會一步加速。
盡管目前高端市場的勢頭不錯,但接下來在市場競爭中,關鍵點或在於中端領域。此前中端市場雖然表現也不錯,但相比高端市場的增長就相對較為緩慢瞭,也表明潛力仍未被充分挖掘。來自調研機構Sandalwood的數據顯示,2023年在國內電商市場,1500元-5000元售價區間多數呈小幅下跌態勢。
在Sandalwood公佈的數據中表明,小米在2023年在不斷加強2000元-4000元中端產品的力量,OPPO、一加、榮耀等品牌在過去一年中也同樣在這一領域充分發力,以驅動整體的發展。
而此前許多用戶對中端機型不太“感冒”的關鍵因素,毫無疑問是其與高端產品存在著性能鴻溝,因此各類越級配置的機型層出不窮。但需要註意的是,這類產品由於成本控制更為嚴格,因此配置也呈現出高度趨同的現象。但隨著新款性能向中端SoC的面試,這一問題或將扭轉,也有望改變用戶的消費習慣。
例如,不久前剛剛發佈的第三代驍龍7+,就由於采用瞭與旗艦SoC同款架構,因此性能在部分場景(例如GeekBench 6.2的CPU跑分)甚至可以超越第二代驍龍8高頻版,有效彌補瞭以往中端機型、特別是2000元左右價位段產品性能相對“孱弱”的短板。再配合目前AI功能逐步向中端市場滲透的趨勢,無疑也將有望大幅增強這類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其向著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除瞭性能之外,目前中端市場,部分廠商也正在采取更多的策略來試圖實現突破。其中外觀設計的差異化便是其中之一,隨著玻璃 、金屬、素皮等材質的應用,再配合不同的處理工藝,也使得中端機型在外觀方面有瞭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為瞭滿足用戶對於使用體驗更高的要求,如今中端機型也開始在諸如屏幕、影像等方面加大投入,以產品的差異化來應對市場競爭。例如相關廠商正在將高頻PWM調光普及,甚至將零風險調光功能向中端產品滲透,並且有消息顯示,有廠商甚至還將AI與護眼功能結合,試圖將中端機的護眼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除瞭持續提高中端機的“內涵”之外,有廠商還通過重新規劃產品線,來進一步推動這類機型的市場競爭力。以Redmi為例,就重新構建瞭新的產品系列,對中端市場進行更加精準的細分。這一策略或不僅將促進中端市場向著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顯然也為其他廠商提供瞭參考。
目前,智能手機市場正逐步展現出增長回歸的態勢,其中高端市場的繁榮無疑為這個趨勢註入瞭動力,然而市場的全面復蘇顯然不能僅靠高端產品支撐。以往中端機型由於種種限制,使得其產品端的吸引力受到瞭一定程度的制約,但隨著廠商對於這類產品的重構與細分,也使得其或將展現出新的生機。而後續更多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中端產品除瞭有望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也或將為推動整個市場的復蘇提供助力。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