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標和專利局(USPTO)近日公示的相關清單顯示,蘋果方面獲得瞭一項關於iPhone/iPad的專利,其主要內容是在機身側邊框處新增類似Touch Bar的功能區,用於增強用戶的交互。在專利說明中,這一功能區域可用於顯示控制鍵、用戶界面,以及一些機身狀態信息,還可提供額外的控制功能。
從這份專利不難發現,其所展示的是通過在iPhone/iPad側面添加觸控屏的方式,使得用戶在握持設備的同時,能夠通過簡單的滑動、觸摸等操作,快速訪問常用功能或控制選項。從這個角度來看,其設計思路與此前在MacBook Pro上出現的Touch Bar頗有幾分相似。
在相關專利的示意圖中可以看到,實現這一功能是借助柔性屏幕的特性,將屏幕的一部分彎曲、並貼合在設備側面,使得其能夠形成一個連續的、可觸控的顯示區域。這一設計除瞭可以充分利用機身側面的空間之外,也保留瞭設備整體的完整性,不會因為增加新的交互區域而顯得過於復雜。
其實這種類似曲面屏的應用並不新鮮,早在多年前的三星Galay Note Edge上就提供瞭類似的側邊任務欄,並且在小米MIX Alpha概念機上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方案,因此基本可以將這一專利視為蘋果對於柔性屏應用的一種探索。
但需要註意的是,如今在市場上,大曲率的曲面屏和基於其所實現的類似Touch Bar功能,都已經成為“非主流”元素,雖然其能夠帶來差異化的視覺和交互體驗,但同樣也要面對更多的挑戰。
此前為瞭突出產品的差異化,安卓陣營在旗艦機型上曾大量應用大曲率屏幕,營造出機身兩側無邊框的視覺體驗,並帶來更“輕薄”的視覺效果。但相比直屏和微曲屏,這類屏幕在實際使用中的難點在於需要確保如何在不同角度下都呈現出清晰、真實的圖像,並降低由曲面屏弧度所帶來的誤觸率上升等問題。
此外,如何讓應用和相關功能與這類曲面屏融合,以及怎麼降低成本,都是困擾這類大曲率曲面屏的難題。因此現階段的安卓機型,基本都已經拋棄瞭這類屏幕方案。
另一方面,Touch Bar自誕生以來就飽受爭議。盡管蘋果將其用到MacBook Pro上是為瞭給用戶帶來更便捷的體驗。但其實用性也飽受爭議,有觀點認為其華而不實,甚至可能會因為視線在屏幕與Touch Bar區域間來回切換造成割裂,導致工作效率的下降,最終這一配置也在2023年秋季正式退場。
所以將其引入iPhone/iPad是否會遇到同樣的問題,畢竟相較MacBook Pro,手機和平板的屏幕尺寸本就更小,這些問題可能還會更為明顯。因此盡管蘋果的這一專利展示瞭其對大曲率屏幕的探索,但前景卻依舊還充滿變數。
事實上,目前在手機廠商的諸多探索中,完全取消實體按鍵、減少機身開孔也成為瞭其中的一個方向。這種方案的目的,則是為瞭實現機身更進一步一體化,並提升其防塵耐水能力。
其實取消實體按鍵的探索在手機市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此前就曾有廠商嘗試使用隱藏壓感鍵配合X軸線性馬達,來取代機身側面的音量和電源實體鍵。此外屏幕發聲技術的應用,也能進一步減少機身上開孔的數量,提升外觀的整體性。不過由於實際使用體驗、用戶習慣,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上述方案目前已經非常,主流產品依舊還在沿用實體鍵。
而無線充電技術的進化,以及取消3.5mm耳機接口這一趨勢,或多或少也有減少機身開孔方向的嘗試。當前無線充電已經進化為無線快充,並能夠降低用戶對於接口磨損、線纜損壞等方面的顧慮,但現階段這一功能暫時還隻是旗艦產品專屬。而取消3.5mm耳機接口可能是這類嘗試中目前最成功的案例,但具體因素則有多個方面,其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關鍵則是藍牙技術的快速迭代,以及用戶對藍牙耳機、特別是TWS耳機需求的增長。
此外,類似靜音撥桿這樣的方案也表明相關廠商在不斷嘗試過程中,為適應用戶需求的調整。目前就有爆料顯示,蘋果方面至少在短期內沒有完全取消iPhone實體鍵設計的打算,甚至還有可能會增加按鍵,iPhone 16系列上據稱就有望新增一枚支持通過觸控來調整焦距的實體拍照鍵。
因此即便取消實體按鍵或是未來手機行業的發展方向,但至少現階段要完全實現還有不少難度,而蘋果此次被曝光的曲面屏相關專利,大概率也隻是一種方案的探索。而對於任何一項試圖顛覆現有使用習慣的方案來說,技術的先進性固然重要,但其最終商用的決定性因素,是在實用性和用戶體驗上能否實現平衡。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