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標準合同》首階段邀請銀行業、征信業及醫療業參與,立法會進出口界議員黃英豪認為,措施是一個好的開始,三個行業基本是民生圍繞需求,展望未來可開放至更多行業應用,例如生物科研、藥物研發等,相信有大灣區數據支援下,兩地合作更暢順,更可促進香港科研企業發展。

  港可擔當數據樞紐重要角色

  黃英豪昨日接受《大公報》查詢時舉例指出,製藥等科研都需經過長時間臨床實驗,假若香港與內地一間醫院合作展開醫學科研第一、二期臨床研究,但當中科研數據主要在內地研究,未能跨境流動至香港,某程度窒礙香港科研的發展。他建議《大灣區標準合同》措施在下一階段,可擴展至適用於生物科研、藥物研發等,以加快兩地企業間合作。

  大數據專傢、前阿裡巴巴副總裁、科技園公司董事會成員車品覺指出,過往好多公司因提取內地數據的審批流程復雜,機會成本過高而卻步,相信是次安排可讓大灣區內數據更充分流通外,亦是本港成為數據樞紐的先決條件。車品覺說,不少國際公司選擇落戶香港,都是瞄準內地或大灣區龐大市場,期望本港擔當數據樞紐重要角色,若在內地經營生意業務時,可更有效掌握數據。

  黃英豪又指出,大灣區經濟增長迅速、居住人口眾多,首階段作為信息跨境流動的試點較為適合,若措施推進過程暢順及堅實,相信未來中央會開放更多區域應用。車品覺則估計首階段會在大灣區試行三至六個月,倘若過程順利,香港在大灣區內的角色將更加清晰,而個人信息跨境流動的范圍,有望由大灣區擴展至其他內地城市。\大公報記者鐘佩欣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