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現時食肆使用電子點餐十分普及,市民須提防被過度收集私隱。

  智能手機普及,“電子點餐”盛行,餐飲業人士估計,全港現有超過5000間食肆已使用電子點餐。不過,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有關餐廳二維碼點餐的投訴舉報,自2020年以來持續攀升,今年首10個月的投訴已是2020年全年的13倍,不少涉及私隱問題。

  大公報記者到多間食肆觀察與實測,有餐廳要求顧客下載應用程式(App)並登記做會員,才能使用電子點餐,而登記時除瞭要求提供姓名等個人資料,更要求允許應用程式追蹤使用者在網上的活動。有專傢表示,App開發者的目的,主要為推送自傢廣告,亦有可能將資料給予其他機構用於推廣,建議市民考量箇中風險,切勿隨便授權允許追蹤。\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現時食肆采用的電子點餐系統,主要有二維碼(QR Code)掃碼點餐、電子點餐牌、餐廳平臺點餐等。大公報記者實測發現,有食肆在進行電子點餐時,顧客需先下載應用程式及登記成為會員,應用程式除要求輸入姓名、電話、電郵、性別、年齡、住址、工作地點等個人資料,並會彈出視窗顯示“允許應用程式追蹤使用者在其他公司的App和網站上的活動”。記者以兩部手機進行登記,分別點擊“允許”及“不允許”,結果均可正常點餐。

  不過,有顧客在網上留言,“我隻是想點餐,但我感覺好像在做調查”,質疑這類App會搜集顧客太多個人資訊。

  食客少有細閱授權條款

  若允許應用程式追蹤自己在網上的活動,會否因而洩露個人私隱?《大公報》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隨機訪問,接近98%受訪者表示,曾使用電子點餐。逾半數受訪者反映,在使用電子點餐時,曾被要求下載餐廳應用程式或加入成為會員。但令人關註的是,僅有17%受訪者在使用電子點餐時如遇到使用條款或第三方軟件授權同意,有詳細閱讀當中條款。

  調查結果並顯示,67%受訪者擔憂下載食肆程式、登記成為會員才可點餐等情況,會令個人私隱暴露。近85%受訪者認為,食肆的應用程式不應收集市民個人信息。

  消委會回應《大公報》查詢表示,有關餐廳二維碼點餐之投訴,2020年隻有2宗,今年單是首10個月已收到27宗,四年來累計接獲49宗,主要涉及收費爭議、銷售手法、服務質素,3宗涉及私隱問題(詳見表)。

  港專協理副校長林森表示,電子點餐若是透過掃描二維碼與網站鏈接,然後進行點餐及上傳點單指令,一般不會記錄任何個人資料。但若是要求下載應用程式,填寫個人資料,登記成為會員才可使用,則另當別論。

  隨時被“追蹤” 收大量廣告

  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教授區文浩教授指出,一般而言,應用程式的開發者想追蹤使用者在網上的活動,最基本是為自己公司作廣告宣傳。不過,消費者一旦同意追蹤,開發者也有機會把其經常參加的網上活動訊息收集起來,提供給其他廠商,讓廠商針對該消費者發佈其可能感興趣的廣告。他舉例,一個曾允許某應用程式追蹤的人,若每周都會去很多次健身房,而該應用程式又將從他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給廠商,他便可能會經常收到營養補充品、健身器材的廣告。

  港專協理副校長林森表示,應用程式要求取得授權的條款細則,往往篇幅長、文字細,難以完整閱讀,市民當遇到要求輸入個人資料時,宜先考慮相關營運者是否值得信任。市民可上網就相關公司或點單的第三方程式進行搜索,瞭解情況。如果是較少聽聞,甚或聞所未聞,就應提高警惕,避免個人信息暴露或在不知情下被不當利用。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使用二維碼點餐服務時,須註意服務平臺會否收集個人資料,以及消費者是否有權利選擇不提供非必要或較敏感之個人資料。消費者若有意見或疑問,可主動向食肆反映,透過溝通減少爭議。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