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調查指本港過去35年的整體樓價指數飆升逾13倍,遠超通脹,新世代更難置業。
本港年輕人背負置業壓力,新青年論壇昨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本港過去35年的整體樓價指數飆升逾13倍,租金指數升幅亦達近2.8倍,兩項指數升幅均遠超通脹,當中實用面積不足40平方米的“上車盤”的樓價和租金升幅,均是各面積單位之冠,年輕世代的收入升幅遠遠落後於樓價,對新一代而言,置業仿似是奢望。
該團體建議政府增加私樓供應,並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優勢,發展高新科技等高增值行業,提升年輕人收入。\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新青年論壇引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和租金指數對比,分析過去35年大學學歷勞工的收入和增薪速度,借此反映不同世代大學學歷工的住屋承擔能力及向上流動情況。研究發現,本港整體樓價指數從26.3點,升至369.7點,增幅逾13倍,而整體租金指數則由47點升至178.3點,升幅亦近2.8倍;惟通脹從32.1點升至103.3點,升幅為2.2倍。雖然近10年的樓價升幅有所減慢,但仍然拋離通脹。
置業負擔能力一代不如一代
研究又指出,在不同類型的單位的樓價升幅中,實用面積少於40平方米(相當於430平方呎)的單位,在2012至2022年間的樓價最高,達87.3%,高出整體樓價指數的79.3%,意味著近十年“上車盤”升幅最大,令本身置業能力較弱的年輕世代更難“上車”。
至於年輕人的收入,研究發現,經樓價指數調整後的初入職(20至24歲)的中位數收入,由1987年大學畢業的“第一代”的17490元,跌至“第八代”即2022年畢業的4868元。若以新界一個面積40平方米以下的單位平均呎價計算,約占“第一代”初入職收入的19.1%,到“第七代”已高達75.3%,顯示置業承擔能力遠低於年長世代。
促增建資助出售房屋助“上車”
該團隊總結說,經樓價指數調整後的大學學歷勞工收入持續下跌,新界不足40平方米(430呎)的“上車盤”,平均呎價占收入比例雖然不再暴增,但仍維持在極高水平,反映年輕世疑面對異常沉重的置業壓力,除非現時暫時緩和的樓價出現大幅度調整,否則對年輕世代而言,置業可說是奢望。
新青年論壇召集人鄧詠駿促請政府,正視年輕人置業難的問題。研究團隊期望,行政長官在將公佈的施政報告,大力增加資助房屋供應,並應繼續大力支持產業多元化,發展高新科技等高增值行業,增加高收入的工種,以提高年輕世代的大學學歷勞工收入。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樓市正向下調整,但樓價仍然高企,青年置業能力仍然較弱。他指出“白居二”計劃現時較傾斜向傢庭,單人配額隻占一成,期望放寬單身配額,助青年“上車”置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