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區醫院臨床腫瘤科一臺放射治療機,新安裝瞭“表面引導放射治療系統”。\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玨強報道:東區醫院於今年4月引入“表面引導放射治療系統”,透過3D立體相機追蹤患者身體皮膚表面,能更精準地對準腫瘤進行治療,減少治療對腫瘤周邊良性細胞的傷害及副作用,並縮短治療周期。新系統首月已服務74人次,目前主要適用於前列腺癌、乳癌及肺癌治療,未來會研究擴展至更多合適的癌癥種類。

  為電療瞄準目標

  癌癥是本港頭號殺手,放射治療(又稱為電療)是其中一種擊退癌細胞的治療方案。東區醫院數據顯示,每年有約3000個癌病新癥個案到東區醫院求診,當中約三分之二癌癥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療。“表面引導放射治療系統”通過非侵入性和非接觸式的3D立體相機,追蹤患者身體皮膚表面,在治療期間實時監測患者是否偏離治療位置,幫助放射治療機精確瞄準腫瘤。

  臨床腫瘤科部門主管宋崧醫生表示,過去放射治療師在控制室透過監控鏡頭觀察病人情況,需肉眼察覺病人位置偏離,有時難以發現細微移動;而病人呼吸的幅度亦會影響到內臟位置,影響放射治療的準確度。新系統可精確檢測10亞毫米的病人身體位移情況,提高放射治療精準度和病人安全。若病人接受電療期間,因身體微小動作令治療位置出現偏差,系統會發出提示信號,提醒放射治療師暫停療程。

  可縮短治療周期

  他又提到,現時癌癥病人接受高劑量的根治性放射治療時,需要每星期五天到醫院接受治療,治療過程需時數星期,病人在接受治療時,亦需要在相應位置猶如紋身般註射墨水,但使用新系統,不需要在病人身上畫上記號,可以減少病人憂慮,更可以縮短治療周期。

  東區醫院現時設有三部放射治療機,其中一部機齡較新的放射治療機正應用新系統,投入服務首月已服務74人次,當中以肺癌、乳癌及前列腺癌病人居多,占該放射治療機4月服務量的17%,未來有望按照需求逐步增服務量,以及擴大適用的癌癥種類,讓更多病人受惠。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