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大研發的“強力可穿戴人造肌肉”,采用新的矽膠材料進行3D打印和編織,可以幫助中風患者進行功能訓練,加速復康。
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瑞士落下帷幕,香港中文大學共奪得26個獎項,包括6個評審團嘉許金獎。其中,“強力可穿戴人造肌肉”獲特別獎,這種超人類肌肉能力和覆蓋全身關節的可穿戴人造肌肉,是中風患者的復康訓練的好助手。而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沈秀媛教授與理大合作,首創用於治療多種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新藥更獲得發明者協會國際聯合會(IFIA)最佳發明大獎。\大公報記者 蘇薇(文、圖)
臨床測試 患者可扭毛巾
由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湯啟宇教授領導的“強力可穿戴人造肌肉”,采用新的矽膠材料進行3D打印和編織,制作出最新型的“外肌肉”,並可以制造出不同尺寸和強度的肌肉,可滿足不同應用場合。這款產品可以幫助中風患者進行功能訓練,促進復康,並且還能根據個人需要度身訂造,為中風患者提供更好的復康選擇。系統設計瞭腦機介面和肌電傳感器,使用腦電波或肌肉信號,讓患者重新學習運動。相較於傳統設備,新型人造肌肉更加露活輕便,其力量足以舉起20公斤的水樽,且成本低廉,價格約為傳統的90%,這意味著更多的患者可以負擔得起。
目前,新型人造肌肉正在進行臨床測試,參加實驗的中風患者朱先生分享說,他已利用設備進行過多次康復訓練,覺得幫助很大,以前右手無法動彈,但是現在關節可以稍微“鬱動”,甚至能自己“扭毛巾”,感覺很好。
兩大學合研治肥胖藥奪大獎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沈秀媛教授與理大合作研發的ABarginase不僅獲得評審團嘉許金獎,更獲得發明者協會國際聯合會(IFIA)最佳發明大獎。ABarginase是一種結合白蛋白的重紅人精氨酸酶,是全球第一種通過消耗精氨酸,安全有效地治療與肥胖癥和胰島素抵抗相關的多種代謝性疾病的藥物,適用病癥包括糖尿病前期、Ⅱ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
是次獲獎項目是中大推動知識轉移的成果,成功把研究及創新轉化為具社會效益的產品。在26個獲獎項目中,有9個項目已經在大學支持下,由中大學者創立初創企業或社會企業,將研究成果商品化。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