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公报记者试用不同的网上旅游平台后,浏览社交平台时出现包括行李箱广告等旅游相关广告,未知是否有关连。

  网上留下的“足迹”,令我们的喜好、需求、经济状况等一览无遗。《大公报》记者昨日实测使用及登记不同的网上旅游平台,之后数小时发现,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涌现不少跟旅游相关资讯,包括行李箱广告及网购旅游产品优惠。《大公报》两年前的《网购智容易》系列报道,实测发现搜寻器会记录用户搜寻酒店房间价格的变化,为用户提供便利之余,其实也是帮商家较易获得最大利益。

  网上旅游平台的私隐政策列明,可能会将已收集的个人资料,转移予第三方。记者登记网上旅游平台后数小时个人社交媒体账号涌现旅游相关资讯,暂未知两者是否有关连。

  网络安全专家、港专协理副校长林森分析,有关情况可能跟两原因有关,第一是在网上旅游平台登记账号后,平台取得权限,将用户的个人资料及浏览纪录进行分析,从而提供切合用户喜好的宣传;第二项原因,是记者在网络搜寻器输入“旅游”等字眼后,Cookie(数位存根)留有纪录,所以使用社交媒体等平台,也会提供相应广告资讯。

  林森指出,私隐专员公署建议市民,删除不再使用的账户,减低资料外洩风险,原理是市民只要曾经在网上旅游平台应用程式(app)登记个人资料,就算不开启使用,程式仍然可以分析用户的个人资料,删除程式才可以跟系统“断绝来往”。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