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刘硕源报道:再有两款不同剂量的口服药在“1+”机制下获批准在港注册,该两款药是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致贫血的口服药。医院管理局回复《大公报》查询表示,会继续密切留意医疗和科研实证的最新发展,听取病人团体的意见和建议,以善用有限公共资源的原则,检讨药物名册和安全网的涵盖范围。
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苏曜华昨日向《大公报》表示,本港现时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一般是打补血针,在公立医院每次打针收费约800元,在私家诊所收费可达1600元左右。病人通常需一个月打针一次,部分病人或需三星期打针一次,成本较高。
就两款新的口服药,苏曜华说据了解是来自荷兰,通常一星期服用三日,该药物的价格或较补血针低,某程度可通过转移需求降低补血针价格。
该两款口服药于11月8日(上周五)批准在香港注册。“1+”机制于去年11月1日起实施,并于今年11月1日起,由原只适用于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新药,扩至所有新药,若能提供符合要求的本地临床数据,并经本地专家认可后,只须提交一个(而非原来的两个)参考药物监管机构,便可在香港申请注册。
自从“1+”机制生效以来,已有七款新药获批准注册,包括两款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新药,医管局议价令药物成本价下降近三成,公院病人只须支付标准费用15元,预计每年近300名癌症病人受惠。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