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州互联网法院将构建衔接港澳的审判制度体系。
广州互联网法院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广州互联网法院建设高水平互联网司法的五年规划(2024-2028)》(下称《规划》)。《规划》提出,探索“专业法官+港澳陪审员+行业专家”审判新模式,构建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互联网审判制度体系,研究聘任港澳居民担任人民陪审员。
广州互联网法院亦同时会持续深入建设“跨港澳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构建信息互享、司法互认、执法互助的工作机制。\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广州报道
“互联网法院已经通过技术与司法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了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圆满完成了探索‘网上纠纷网上审’的阶段性任务,相关经验不仅覆製推广,还被成功写入《民事诉讼法》。”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刘冬梅在发布会上讲述成果。
广州互联网法院院长宋伟莉介绍,《规划》着眼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网络空间依法治理需要,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障数字权益、规范数字市场规则、夯实数字治理模式、深化跨境司法实践、优化司法科技创新、抓实审判质量管理、强化数字法治人才培养等8个方面40个要点工作,擘画互联网司法新篇章。
其中,《规划》提出,深化跨境司法实践。探索“专业法官+港澳陪审员+行业专家”审判新模式,构建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互联网审判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粤港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联合实验室,完善涉外纠纷典型案例发现、培育、研究、应用机制,定期发布涉外纠纷典型案例,提高大湾区跨境纠纷司法规则透明度。
构建信息互享司法互认
广州互联网法院同时会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持续深入建设“跨港澳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构建信息互享、司法互认、执法互助的工作机制。完善涉港澳民商事案件网上授权委托见证机制,探索诉讼主体、证据审查、域外法适用、证人出庭作证等方面诉讼规则衔接。通过模拟庭审、“一案三读”等方式,开展裁判规则比较研究和交流互鉴,增进湾区跨法域法律适用和裁判规则理解互信,助力“法律趋同、标准一致”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规划》还明确指出,探索聘任港澳居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吸纳港澳调解组织成为特邀调解组织,持续扩大涉外法律服务“朋友圈”。建设多语言诉讼服务中心,推动跨境网络诉讼服务全方位线上办理。此外,支持港澳法律实习生到法院实习,探索建立香港、澳门法律人才参与司法审判研究工作机制,推动港澳法律人才积极融入国家法治建设。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