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赠港的一对大熊猫昨日顺利抵港,连串庆祝活动陆续有来,特区政府下月将举办命名活动,为大熊猫公开征名。大熊猫命名有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为新来港大熊猫重新征名,不仅是鼓励市民共同参与欢迎大熊猫来港的盛事,亦展现了中央对特区的关爱及重视。
一对大熊猫原名“安安”、“可可”,来港后是否重新命名及公开征名,一度备受关注。据了解,特区政府考虑到举行本地命名活动,是以往不少地方迎接大熊猫的庆祝活动之一,也可让更多市民一同参与欢迎大熊猫盛事,故倾向再办命名活动。命名活动得以落实,肯定得到相关部委支持,足以反映中央对特区的关爱及重视。
大熊猫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族谱,每只大熊猫都获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号码,相当于人类的身份证,这个号码对应的大熊猫名字,基本上要体现与其族群的联系,方便在相关科研过程追踪和辨识。
翻查资料,大熊猫命名方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由官方发布,中央1999年送赠香港的第一对大熊猫“安安”和“佳佳”,从成都来港前已有名字;第二类是公开征集,2007年第二对落户香港的大熊猫“盈盈”和“乐乐”,来港前只有一组号码,名字是透过本地命名活动,收集到6700对名字,再由五人评审团选出;其他命名方式还包括公益冠名、继续沿用乳名。大熊猫名字不一定是两个字,例如三年前在法国出生的雌性大熊猫双胞胎,名字是“欢黎黎”和“圆嘟嘟”。\大公报记者 郑文迪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