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专家提醒,市民应尽量避免接触雀鸟,随便餵饲野鸽会增加感染鹦鹉热的风险。

  城市中成群野鸽造成卫生问题、健康隐患,卫生防护中心最新一期《传染病直击》公布,在六月中至七月中,录得6宗鹦鹉热个案,涉及深水埗、九龙城、葵青、北角、沙田及观塘居民,患者均有长期病患,但未有养雀鸟或接触鸟类或鸟粪历史。部分个案出现呼吸衰竭,需要重症监护。患者均未有养雀鸟或接触鸟类或鸟粪,卫生署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居所附近有鸽子出没。截至本月24日,本港今年共录得12宗鹦鹉热个案,接近去年全年的14宗。\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在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卫生防护中心录得的6宗鹦鹉热个案。首宗为一名73岁的退休老翁,他在6月2日出现咳嗽及呼吸短促等病征,8日后因病情恶化入住公院,后因呼吸衰竭而要插喉,一度需入住ICU。他潜伏期曾到澳门及珠海,但表示没有接触过接触鸟类或鸟粪。卫生署调查发现其深水埗居所附近有鸽子出没。

  第2宗个案是居于九龙城的72岁老妇,她本身在湾仔做兼职家务员,6月16日开始发病,翌日已入院,亦因呼吸衰竭要插喉;其后化验证其气管分泌物对鹦鹉热衣原体DNA呈阳性。调查报告指她家里没有饲养任何鸟类,也不记得有过其他可能的鸟类或鸟类粪便接触过,其家庭接触者没有征状。

  有患者曾徒手接触鸟粪

  第3宗为居于葵青区的73岁老翁,他在6月19日有病征,同日入院,其痰液对鹦鹉热衣原体DNA呈阳性。调查发现,他虽然未有接触雀鸟,但曾在深水埗公园看见过成群的鸽子,且他每日都会到公园閒逛。

  第4宗个案为居住在北角的一名70岁老翁,他6月15日已开始有发烧等症状,翌日入院已要插喉,且要入住ICU;其气管分泌物亦对鹦鹉热衣原体DNA呈阳性。他在潜伏期间前往泰国,但否认与鸟类接触过,家中亦未养任何鸟类。

  第5宗个案涉居于沙田的75岁退休老翁,他在6月13日开始发烧及咳嗽,18日采集的痰液经检测呈鹦鹉热衣原体DNA阳性。他曾在沙田一个公园内见到成群的鹤,而他每日都会在附近散步,但未有接触牠们。

  第6宗个案为一名61岁退休老翁,他在6月24日有发烧等症状,至7月3日恶化而入院,7日采集的痰液中对鹦鹉热衣原体DNA呈阳性。调查报告指其住所附近有鸽子出没,他曾因衣物沾染鸟粪,徒手接触过鸟粪。

  严重个案会引致肺炎

  卫生防护中心回复《大公报》表示,截至7月24日,本港今年共录得12宗鹦鹉热个案,当中6宗于今年六月中至七月中期间录得,皆属散发性个案,没有流行病学关连。翻查资料,香港自2019年录得22宗鹦鹉热个案后,2020年至2023年维持在11至14宗。

  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会长林纬逊说,鹦鹉热是由动物传人的疾病,主要是接触鹦鹉为主,理论上接触其他雀鸟亦有可能感染,但机会相对少。香港多区都有鸽子,难以断定今次涉及的6宗个案是否与接触鸽子有关。

  林纬逊表示,感染鹦鹉热的病征与一般呼吸道感染相似,如发烧、咳嗽及气喘等,严重个案会引致肺炎。他认为,即使现在有自养鹦鹉的市民毋须太过担心,不过就要留意鹦鹉的健康状况。他提醒,市民尽量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自养或野生的雀鸟,如接触,需做好个人卫生和清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